3月25日、26日,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召開會議,部署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將得到深入治理。
3月25日,在全國公安機關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上,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公安部部長王小洪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堅持“一件事”全鏈條治理,強化系統施策、綜合治理,以堅決的態度、剛性的要求、嚴格的措施,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著力根治涉企執法突出問題,著力完善可執行、可檢查、可追溯的執法監督體系,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王小洪要求,要找準涉企執法存在的突出問題,刀刃向內、動真碰硬,采取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性的措施,以“嚴教育”切實提高全警法治素養、執法能力,以“嚴制度”進一步堵塞漏洞、明確界限,以“嚴監督”把問題發現在早、解決在小,以“嚴查糾”做到查糾一案、警示一片、規范一域,務求取得可感可及可見的成果。
黨中央作出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決策部署以來,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法律監督職能,認真研究檢察機關貫徹落實舉措。3月26日,最高檢專門召開會議,對全國檢察機關開展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進行部署。
最高檢制定了《檢察機關開展“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工作方案》。“黨的中心工作推動到哪里,檢察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應勇指出,最高檢決定部署開展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專項監督,是落實黨中央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決策部署、以法律監督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履職切入點和著力點,是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的務實舉措,也是全國檢察機關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項年度重點任務。各級檢察機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政法工作會議部署,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關于最高檢工作報告的決議,從政治上著眼、在法治上著力,以更高站位、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扎實推進專項監督,以高質效檢察履職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擦亮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鮮明政治底色。
應勇強調,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和保障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司法機關,開展專項監督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罪責刑相適應等法治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確保專項監督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進行。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要堅持依法監督、敢于監督、善于監督,聚焦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等突出問題,依法加強對涉企刑事案件立案監督,加強對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性措施的監督,堅決糾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健全檢察環節依法甄別糾正涉企冤錯案件機制,堅決防治辦案與利益掛鉤。要勇于自我監督,直面問題不回避、動真碰硬出實招、刀刃向內見實效,堅決糾治檢察機關自身履職辦案中的突出問題,確保嚴格依法辦案、公正司法,持續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做到“三個善于”,更好維護司法公正、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企業和人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應勇指出,檢察機關開展專項監督是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要求,在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的整體統籌下開展工作。要加強與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法院、行政執法機關等協作配合,完善信息共享、線索移送、類案研判等工作銜接機制,增強工作合力,共同提升執法司法質效,著力解決涉企執法司法突出問題。檢察機關內部要樹牢“一盤棋”意識,堅持依法一體履職、綜合履職,用好依法接續監督、內部線索移送、跨區域檢察協作等工作機制,實現四級檢察機關、“四大檢察”同題共答、同向發力。最高檢、省級檢察院要在注重梳理、排查案件線索的基礎上,加大重大案件、重點案件交辦力度,加強辦案督導指導,確保專項監督取得實效。
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葛曉燕葛曉燕在講話中要求,要認真落實專項監督工作方案,聚焦11個方面重點任務,堅持問題導向、查糾結合,綜合運用“四大檢察”職能,依法監督糾治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司法等突出問題,扎實推進專項監督走深走實。要突出涉企刑事案件的監督辦案,依法加強涉企刑事案件立案監督、強制措施監督等,依法糾治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合力推動涉企刑事“掛案”清理。要深入推進虛假訴訟專項監督行動,完善辦案機制,充分發揮民事、刑事檢察監督職能,既注重糾正虛假訴訟涉及的民事案件,又注重查辦相關刑事案件。要依法加強對審判和執行活動中違法“查扣凍”涉企財物的監督,依法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要依法強化對在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中發現的行政違法行為的監督,推動治理小過重罰、重過小罰、以罰代管等問題。依法規范推動行刑反向銜接,防止當罰不罰。要注重以檢察公益訴訟營造公平有序市場競爭環境,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檢察履職探索,推動構建開放透明、規范有序、平等競爭、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準入制度體系,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要依法查處司法工作人員在辦理涉企案件中相關職務犯罪,依法懲治司法腐敗、維護司法公正。
今年1月,南方網在評論中表示,違規異地趨利性執法對民營企業的影響尤為突出,這種飲鴆止渴、竭澤而漁的做法,嚴重影響著民營經濟穩經濟、穩就業作用的充分發揮。越是發達地區的民營企業,越是容易遭遇這種異地執法,而且涉及的資產規模巨大。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性亂罰款,在這些案件中,公安機關采取抓人、罰款、扣押、凍結財產的措施,不僅使民營企業家的財產權益、人身權益受損,還可能使民營企業因資金鏈斷裂導致“辦理一起案件、垮掉一家企業、失業一批員工”,削弱企業發展信心。這種趨利性執法行為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等要求背道而馳。
違規異地趨利性執法嚴重影響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設,進而影響到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的迸發。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對于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能夠塑造穩定、透明、可信賴、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執法司法中的趨利性行為濫用了法律管轄權,損害了市場預期,不僅嚴重破壞了法治秩序,也嚴重破壞了營商環境,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消極因素。
這篇評論文章提出,解決違規異地趨利性執法,關鍵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公正執法司法體制機制。要規范執法程序,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暢通申訴渠道,依法保障監管對象申訴權利。要優化執法方式,對情節比較輕微、沒有主觀故意、對社會危害性較低的違法行為,可采取柔性執法措施。要在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加快改革步伐,完善案件管轄制度,探索建立管轄權異議制度,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跨區域協作機制;要完善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制度,強化執法監督,嚴格規范罰沒收入使用,強化對罰沒收入異常增長、大量異地執法、大額頂格處罰的監督,審查核實相關執法行為,鏟除“罰沒經濟”的生存土壤。
2025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經濟犯罪檢察廳廳長杜學毅在訪談活動中表示,趨利性執法司法現象與公正司法背道而馳,嚴重損害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破壞法治秩序并損害營商環境。因此,全國檢察機關將積極參與“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糾紛、違法“查扣凍”企業財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涉企“掛案”等突出問題。這一舉措向社會釋放出治理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現象的強烈信號。
來源:公安部官網、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央廣網、南方網
監制:張劍
編輯:李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