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解夏
編輯 |王東
從躺著賺錢到賠本賺銷售,儲能行業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產能過剩,價格殺跌,頭部企業更加兇猛搶占市場,馬太效應加劇,行業進入洗牌期,新一場風暴已然來臨。
洗牌潮已至,牌局中人卻不為所動。一些企業寧可虧本銷售,也不愿失去訂單,結果卻是失血越來越重;還有大量玩家蒙著眼睛往進沖,儲能企業數量在激增,而死去的企業一樣眾多……
3月20日至22日,由江蘇省儲能行業協會主辦的CESC2025第三屆國際儲能大會暨智慧儲能技術及應用展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包括比亞迪(SZ:002594)、上能電氣(SZ:300827)等在內的數百家企業參展。
在實地探展中,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深刻感受到內卷帶給儲能企業的強烈沖擊,同時也看到了很多積極面對的舉措。企業雖“叫苦不迭”,卻也早已開始部署策略,或暗藏“殺手锏”產品,或尋求差異化競爭,為應對更加艱難的明天做好準備。
“行業卷起來才有活力,不然就是一潭死水,不內卷的行業都會走向衰落。只有卷起來,才能把‘差生’淘汰。”一家儲能設備企業的解決方案負責人對華夏能源網說。
華夏能源網在展會現場面對面訪談了同啟新能源、中科海奧、新能安、鉑蘭特新能源、海灣公司、開沃集團等6家企業,近距離感受中小企業是如何在行業內卷中尋找突破口的。
儲能內卷下的企業態度
行業內卷帶來的價格斷崖式下跌,身在局中的企業最知冷暖。
“2023年是‘工商業儲能元年’,當時很火,我們調研之后,覺得整個行業非常好,所以就準備進入。”鉑蘭特董事長應虎平回憶稱,當時的儲能產品每瓦時價格是1塊2毛多,現在每瓦時的價格最低已經跌到6毛左右了。
2023年8月,做傳統工程機械的鉑蘭特正式切入儲能賽道,成為儲能設備大軍中的一員。作為行業新人,一入局就深刻感受到了內卷的殘酷,但應虎平并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
“新能源是高速增長的行業,是達成‘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這是個坡長雪厚的賽道,鉑蘭特不是想賺一波塊錢就走”應虎平坦言,正因為立足長遠,因此鉑蘭特不怕卷,在前期研發上也不吝投入重金。
行業內卷帶來的競爭壓力,同啟新能源也有同感。成立于2022年的同啟新能源,主要從事儲能系統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由同力日升(SH:605286)和天啟鴻源兩家公司完全控股。
同啟新能源研發部經理張飛告訴華夏能源網:如果剔除招標中的配電設施、土建等費用,純算儲能設備的話,每瓦時只有4毛多,三年前還在一塊錢以上。
“內卷導致了儲能產品品質急速下降,要把價格壓下去,必然會犧牲品質,這是儲能行業很無奈的現實?!睆堬w說道。
在新能安市場總監劉亞輝看來,“行業內卷應該是常態,供不應求才是短期現象,如果沒有競爭,這個行業就會失去活力?!彼€引用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的觀點:凡是人可以制造出來的東西,短缺只是階段性的,過剩才是常態。
新能安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技術創新的科技型公司,其電芯產品以極致的安全可靠,極致的性能體驗,讓公司在成立短短三年內,在無人機、電動工具、兩輪電動車、家用儲能等諸多高價值電池解決方案領域做到了全球領先。
但劉亞輝也對當下卷價格的行為表示擔憂:“儲能是一個對安全性、可靠性依賴很高的行業,如果只卷價格,那低價帶來的安全和可靠性風險是逐年累加的,到最后頻繁的故障甚至安全事故不僅會侵吞掉初期紙面上的投資收益,也會對行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低價內卷不會持久。”劉亞輝態度明確地表示,三年前,大部分以低價中標的客戶,現在陸續反應出來,其產品暴露出來的安全隱患,以及衰減超標、一致性等問題接連出現,投資商手里握著這樣的儲能資產,可能晚上連覺都睡不著,一旦出問題,賠付或將遠遠超過項目本身。
“我們提的有價值的‘內卷’,應該是卷客戶價值,這個過程中,企業自身必須持續的圍繞行業可客戶需求進行迭代,客戶受益,行業也可健康發展?!眲嗇x表示。
作為中科院技術創新工程院成員單位,中科海奧也明顯感受到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但在心態上,中科海奧選擇直面大環境。
“行業確實很卷,做企業是不能回避的,就看誰擁有核心競爭力,誰能夠突破周期,否則要活下去會很難?!敝锌坪W運營總監葉有譜告訴華夏能源網說。
在同質化內卷中尋找差異化
既然內卷難以避免,各家廠商該如何應對?
“如果細算成本的話,我認為工商業儲能基本沒利潤,今年還會有很多企業被洗出去?!睉⑵奖硎?。所以鉑蘭特打出了“高品質、高價值、高回報”的口號。
應虎平認為,行業和市場快速變化,反而更要專注研發,持續優化產品,保持半年一迭代的節奏,同時尋找降本增效的手段。
在與華夏能源網的交流過程中,應虎平多次提到對于研發的重視——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在快速迭代過程中,始終保證研發第一位。從公司成立開始,應虎平花了大量時間找研發人員,面試過的研發人員超過1000人。
在本次展會中,鉑蘭特不僅展出了128kWh風冷光儲一體機、261kWh液冷儲能柜、418kWh低壓液冷戶外柜等工商業儲能產品,還展出了移動儲充檢機器人、0.836MWh中型移動供電站,1.672MWh大型移動供電站等差異化產品,應用于工程機械等多種領域和場景。
應虎平介紹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鉑蘭特多元化產品布局,以大儲、工商業儲能產品為主,其他重心還包括移動電站、原有的工程機械油改電(即電動化產品)等方向?!耙环矫媸浅鲇谧陨順I務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在內卷中尋求差異化?!?/p>
只要身在局中,就必然要參與市場競爭,也不得不跟隨市場降低產品價格。因此,如何平衡價格和品質成為一門藝術。
“從客戶角度來講,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五大六小等電力央企,對儲能產品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寧愿多一些成本采購儲能系統,也要保障整個項目的安全可靠?!蓖瑔⑿履茉囱邪l部經理張飛表示,在安全性方面,浸沒式儲能產品更具優勢。
同啟新能源非??春媒]式儲能的市場前景,并在近期醞釀正式推出一款5MWh浸沒式儲能系統,這也將是行業首套集裝箱式浸沒式儲能產品。早在2024年7月,同啟新能源就已申請一項名為“一種堆疊式的高散熱浸沒冷卻儲能電池包”的專利。
浸沒式技術門檻更高,參與企業更少,利潤更有保障,從而避免了同質化內卷。不過,浸沒式儲能并非“完美無缺”,其仍然有三大痛點:一是成本高,二是易滲漏,三是檢修困難。
針對這三大痛點,張飛表示,在研發之初,同啟新能源就嚴控成本,僅比市面上同類5MWh產品有少量溢價;同啟新能源還將所有接口全部外置,做到箱體頂部,包括BMU都在箱體外部,通過這種特殊設計,有效解決易滲漏的痛點;此外,由于接口外置,只有電芯在浸沒液里,檢修時只需要拆開四個螺絲,就可以對系統進行維護,從而讓運維更簡單方便。
“浸沒式產品在安全和散熱方面是飛躍性的提升?!睆堬w表示,由于散熱效果強,電芯和電芯之間的溫度差異特別低,短板效應會發生延緩,溫差可以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5度,是行業里最先進的水平。
“浸沒式有非常大的技術優勢,一旦成本可控,后續一定會快速占領市場?!睆堬w表示,浸沒式儲能將是同啟新能源的發力重點,保證自身技術領先和競爭的差異化。
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多樣需求
各家在探索差異化打法中,各有各的路子。新能安與中科海奧也推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在本次展會上,新能安展出了一款重磅儲能產品,其搭載的自研電芯循環壽命高達15000次,而市面上主流產品的循環壽命基本在8000次左右。
“15000次,這不是口頭說說,是可以白紙黑字寫在協議里的。”新能安市場總監劉亞輝對華夏能源網強調。
循環壽命高出其他競品一倍,彰顯了新能安的實力和野心——公司目標是做到中型鋰電全球第一。
“未來一定是差異化的競爭,是綜合能力的較量。”劉亞輝認為,各家給客戶提供的產品、解決方案的差異都不會很大,最大的差異是誰能持續為客戶的儲能資產賦能,首先是企業得活得更久,否則談全生命周期是沒有意義的。
而新能安從一開始就是以全生命周期的視角提供解決方案,而非單一產品售賣。這不僅要保障產品可靠性支持15年,還要分階段、分維度提供軟硬件的迭代,即便未來商業模式發生改變,企業也要有方案支持資產持續運營變現,同時,給客戶提供產品保險之類的高附加值,讓資產運營更穩定,讓最初落在紙面上的投資收益的確定性更高。
中科海奧則逐漸探索了另一條差異化競爭途徑——綜合能源管理。
中科海奧運營總監葉有譜透露,幾年前,中科海奧覆蓋研發、設計、試驗、制造等全環節,如今則是自己打造平臺,硬件端選擇合作伙伴的產品,例如其儲能電芯就是選擇了國軒高科(SZ:002074)的產品。
“以前廠商比較少,現在產業鏈企業做得很好,而且性價比很高,不需要全都自己做?!比~有譜表示。
基于此,中科海奧目前的打法已經不再是單一產品,而是將光伏、儲能、充電等業務協同,為零碳園區提供解決方案?!拔覀円蛟煲粋€智慧、綠色、高效、安全的能源管理調度平臺,既要解決供給側、用戶側需求側,也要解決運行側的需求?!比~有譜稱。
中科海奧提出三大圈層的概念,即“芯-腦-云”:海奧芯,是將所有核心元器件自主研發設計,核心技術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海奧腦,是在終端疊加人工智能技術,整合成統一的能源調度管理平臺;海奧云,是把不同的產品、項目、應用場景聚合到平臺,形成海奧云。
面對客戶的多元需求,儲能產品的性能、性價比只是影響因素之一,最終要得還是優質的整體解決方案。
“很多園區不單需要單一的光伏或儲能或充電樁,需要的是發電、用電、儲電、充電的整體需求,因此,提供給他們的必須是整體解決方案,而不是單獨解決某一塊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不行的?!比~有譜說。
在市場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開沃集團能源動力事業部于光儲充運業務領域內,布局了整體能源生態系統,融合光伏、儲能、充電及動力電池系統,構筑起從能源生產到存儲、應用的全鏈條閉環。
開沃集團是國內少有的商乘并舉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及銷售綜合性企業,除新能源整車版塊外,其產品業務范圍還涵蓋了光儲充設備的研發、制造及運營。集團旗下能源動力事業部自研自產的新能源核心零部件致力于主機廠配套、新能源車輛動力系統更換與傳統燃油車或用油設備動力系統改造等場景。另外,應市場發展前景需求,還會拓展農機、低空經濟、動力船舶等領域的動力系統配套。
開沃集團能源中心董事長孫健稱,公司儲能產品已在多個企業用戶側及零碳園區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物流園區,由于其剛性需求,根據江蘇省的案例分析,配置儲能系統后大約3年即可實現投資回本。公司也在積極開拓充電場站的光儲充系統布局,項目落地一線城市一般需要1.5~2年,三、四線城市則需3~5年。
對于項目建設補貼差異和電價差異對項目帶來的波動性,孫健表示,在補貼差異方面,部分地方補貼占初期投資20%~30%,退坡后需靠運營效率補足;在電價差異方面,峰谷價差超過0.7元/kWh的地區(例如浙江、廣東)具有更大的套利潛力,而價差低于0.3元的區域則需通過結合光伏發電來提升整體收益。
開沃集團能源動力事業部未來將持續深化光儲充運一體化的全面能源解決方案,拓展海外市場,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競爭白熱化背后的“安全第一”
盡管內卷讓各家企業頭痛不已,但所有受訪企業都有一個共識:安全永遠排在儲能產品第一位,性能、價格、價值都要排在安全之后。
對于儲能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問題,新能安市場總監劉亞輝以光伏類比。
“光伏電站是逐漸老化并穩定,問題在第一年就暴露了,越往后,光伏電站運行越穩定。而儲能系統第一年是最好的,效率最高、電芯一致性最好、系統運行最完美,隨著冷卻系統效率逐漸降低,安全系統在長期不用的情況下逐漸老化,電芯衰減過程中出現不一致、衰減超標等情況,運行工況越來越復雜,問題越來越嚴峻,考驗的是長期可靠穩定安全運行的能力。”劉亞輝直言,很多低價中標的儲能產品并不具備這些能力。
而低價低質的產品,未來會給投資商帶來巨大的資產風險、運營風險,維護產品的成本將完全覆蓋掉投資收益。
海灣安全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灣公司”)是華夏能源網訪談的六家企業中,唯一一家專注于安全的。公司已成立近32年,是國內主要的火災探測報警及消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隨著儲能產業的爆發,海灣公司也在5年前開始進入儲能賽道。
海灣公司展臺工作人員介紹產品
目前,海灣公司擁有儲能領域的從火災探測到氣體滅火的全系列產品線,產品線覆蓋從火災早期預警、中期探測報警到后期滅火,再到智能逃生等多個環節。本次展會帶來的一站式儲能消防解決方案,包括復合探測器、感煙感溫、極早期煙霧探測報警系統、可燃氣體探測器、報警主機等。
“儲能產品的環境很復雜,有潮濕、嚴寒、酷暑、風沙、雨雪等,對于產品整體性能要求很高?!焙彻炯夹g中心負責人馬合新舉例道,普通住宅樓里的產品是用于一般工業和民用建筑的,無法直接適配到儲能行業的,需要針對實際需求開發產品,才能滿足現場要求,如海灣公司自研的G3E點型光電感煙火災探測器,抗電磁干擾達到200V/米,普通國標只要10V/米就夠了。
在與儲能廠商對接過程中,由于各家廠商的接口標準和接口協議各不相同,海灣公司會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需求,一單一議,一定程度上會延長交付周期。因此,海灣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動行業標準和技術細則,實現產品標準化,助推整個行業的發展。
馬合新還提到三點對于行業的期盼:一是接口標準化,這有助于企業有更多精力專注于產品的品質和服務;二是期望電池安全性能提升,實現本質安全;三是針對現有電池熱失控不可逆的情況,探索更有效的探測和控制方式,做到極早期探測并可以進行有效隔離,防止擴散。
此外,海灣公司目前還在積極部署針對儲能行業的智慧消防產品,將整個儲能的相關消防設施實現信息數字化,并通過海灣公司智慧消防物聯網平臺幫助企業向運維數字化升級,實現最大安全運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