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低調的朝鮮,近年卻接二連三秀肌肉,大量公開五常才擁有的戰略級武器裝備。以前偏向遠程戰略型彈道導彈,主打發展不對稱優勢,在核武器加持下先把敵人嚇住再說,然后才有精力發展更多先進裝備。比如3月27日,朝中社等媒體突然放大招報道,公開朝版“全球鷹”大型無人機、A-50大型戰略預警機,不是簡單的地面展示而是真的飛起來了。
其實這兩款飛機不是第一次公開,之前或多或少都有畫面曝光,但外界對此不斷有質疑聲,認為這些飛機可能是模型、不能使用,只是嚇唬人用的。既然作為戰略級裝備,朝鮮當然不能坐視別人亂猜,同時也為實現戰略威懾有必要拿出來展示。于是用實際行動告訴外界,它們不僅能夠正常起飛,而且綜合性能還相當出色,搞不好比俄羅斯同類裝備還強。
從朝版“全球鷹”無人機說起,早在2023年就已經對外公開,當時是在朝鮮國防裝備展上,對俄羅斯國防部長等客人進行介紹。這款和美制RQ-4一樣的無人機立刻引發大量關注,雖然只是靜態展示沒有動起來,但朝方還是很貼心的播放了相關視頻。視頻有地面和空中兩部分視角,包括在機場整備、起飛,以及空中飛行機動等,可以理解為當時在測試,所以有伴飛機在旁邊進行拍攝記錄。
去年它再次公開現身時,《戰區》網站報道中對它的稱呼是“新星”-4偵察無人機,有了新編號名字顯然已經裝備入役。所以當朝版“全球鷹”無人機再次現身時,不僅公開近距離高清照片,還直接起飛感覺表示非常成熟。從近距離高清對比,它就是美制“全球鷹”的翻版,外觀上幾乎一模一樣,甚至感覺機體比美版還要大一點。
宣傳視頻
定位屬于戰略偵察機,理論上完全具備高空長航時性能,在半島這種地形上滯空時間非常可觀,完全可以實現全區域覆蓋。至于朝版技術源自哪里,可以參考伊朗以擊落、電磁設伏等手段,成功捕獲及擊落美制MQ-1B“捕食者”、RQ-4A“全球鷹”等無人機,在此基礎上伊朗有很多仿制版本。以伊朗和朝鮮的關系,適當提供一些技術支持并非不可能,當然除了外部造型內部雷達、配套發動機等,這些裝備成功研制才是朝鮮實力象征。
不過最大的亮點是預警機,畢竟全世界能夠研制預警機的國家不多,更何況以伊爾-76平臺打造的大型戰略預警機。這架預警機大家并不陌生,整體造型和俄羅斯A-50、中國空警-2000差不多,大家都是一個平臺打造,只不過性能上會有一定出入。2023年衛星照片顯示它停放在平壤機場,去年7月份移出機庫完成背部底座安裝,到今年3月再出現時已經完成雷達罩天線安裝。
也就是用了兩年時間,就“手搓”完工一架遠程戰略預警機,而且從照片看機背雷達采用三角形標記。這種設計特征,在美國和俄羅斯預警機上沒有,反而是中國預警機上的標配。美俄采用機械式掃描雷達,可以實現360度旋轉和搜索,能夠覆蓋400公里以上空域,但雷達略顯笨重。中國預警機則領先一代,采用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由三面雷達拼裝每個負責120度扇區掃描,剛好實現360度無死角。
朝鮮這架顯然走高端路線,采用更先進的雷達,而且公開照片透明度非常高。不僅高清外觀隨便看,機內畫面除了電子屏幕打碼外,整體布局居然也毫無遮擋,可見對自己這款預警機是非常自信。這架預警機可不是簡單擺設,而是公開了飛行畫面,說明它已經具備實戰能力,至少搭載雷達罩后還能順利飛行,說明氣動方面設計早就已經解決。
打底400公里預警半徑,對朝鮮來說完全是高配,只要升空半島態勢一目了然。不過朝鮮大飛機不多,這架伊爾-76還是從朝鮮高麗航空公司拿來的,之前從俄羅斯也就購買了3架,所以最大機隊規模不會超過這個數。但不管怎么說,有3架進行輪換也足夠使用,相比俄羅斯新式A-100預警機磨蹭多年,朝鮮科研能力甚至有所超越。
預警機升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