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翰烽/文
近日,2025年第3期《黨建研究》刊發了湖北省宜昌市委書記的署名文章。該文提到,宜昌在干部考核中突出基層導向,每年隨機聽取1300多名群眾評價,將群眾評價權重增加一倍,達25%。
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向縱深發展,其中有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完善干部考核體系。不僅能最大限度減輕基層形式主義負擔,而且可讓干事創業者有奔頭。
一方面是健全干部晉升重用和獎勵機制。也就是說,要建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通過科學務實的考核,將優秀干部選出來、用上去,而不是讓老實人吃虧,更不能出現“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沒人管”的逆淘汰現象。在這個方面,就是要將考核做精做實,在干部選用當中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并且要逐步公開化、透明化。
比如宜昌市落實為基層減負要求,2024年,縣、市、區指標壓減至47項、市直部門指標壓減至23項,分別壓減24.2%、32.4%。特別是2023年以來,宜昌市委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從推進化工產業綠色轉型、長江經濟帶降碳減污擴綠等領域,提拔和進一步使用250多名縣處級干部。
在有的地方,往往存在過度追求干部年輕化的現象,常常采取破格提拔方式,那么,這個破格的依據是什么?應該就是通過科學務實考核得出的業績結果。否則,就可能難以做到公正。
另一方面就是在考核體系當中,如何完善群眾評價機制?也就是說,當下一些地方之所以形式主義泛濫,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只唯上不唯下”,只盯著上級領導的好惡,不考慮群眾的冷暖。這個群眾觀念、民意導向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于基層干部和基層工作,需要認真對待。
像有的基層工作已然出現機關化、文牘化傾向,到一線去、到群眾中去,竟然還抽不出時間和精力,文山會海、迎檢應酬、臺賬資料,消耗掉了基層干部的意志和能力,更對干群關系和相互信任造成了傷害。這些現象的出現,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考核體系出了問題。
可以說,在考核體系當中,除了堅持工作結果導向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指標應是民意導向,也就是群眾的評價怎么樣?
當然,如何讓群眾評價機制更為科學務實?也是一個難題。否則,也有可能導致群眾評價陷入形式主義,過去與現在不是沒有這樣的教訓。
比如就拿12345滿意度測評來說,一些基層干部為此傷透了腦筋。這里面就有幾個問題值得商榷:一是群眾訴求如果本身就不合理,怎么評價?二是如果群眾訴求是合理的,但是處理起來又涉及到一些特別客觀的原因,確實無法解決,又怎么評價?
因此,關于群眾評價機制。誰來評價?群眾是哪些人員?評價哪些單位或干部?評價什么內容?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評價?都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如何做到簡潔明了,如何做到公正公平,如何防止人為干預,如何防止陷入形式主義的應付?程序上怎么公正合法合理?實質上如何保證評價客觀公正?都是值得十分關注的問題。
還有,面對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職能職責的單位或干部,如何適應和匹配群眾的評價體系?都值得在工作中予以研究。
總之,將組織評價與群眾評價相結合,進一步增加群眾評價的權重,切實遵循實事求是精神,總歸有辦法,總能夠解決一些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