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年輕男性
胸痛月余
血管條件極差
體重還達到120公斤
不適合內科介入
又懼怕外科搭橋
專家找到“機器人”
來打輔助
近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人心外五病區王圣主任醫師團隊借助達芬奇機器人為年輕大體重患者成功進行微創搭橋,幫助患者打贏這場“護心戰”。
前些日子,與朋友喝酒聚餐后,34歲的程先生感覺胸口有點悶痛。
第二天一早,就前往家附近的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顯示,患者有心梗的征兆。
但程先生不以為然,認為是“喝酒”的原因,扭頭就回家休息了。
之后的幾天,患者頻發胸悶胸痛,再次前往醫院進行救治。新鄉當地醫院診斷出程先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很差。造影顯示,患者的冠脈三支病變,血管狀況也相當糟糕。為需求“生路”,立即轉診至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進行急救。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成人心臟五病區負責人王圣主任醫師接診后,帶領團隊研判程先生的病情。患者的血管鈣化嚴重,病變復雜,比起內科介入治療,更適合外科搭橋。但是患者的體重“超重”,達到120公斤,脂肪層會很厚,這種情況血管一般都“隱藏”較深,這對于外科手術的血管顯露是很困難的。
考慮到患者僅僅34歲,為了遠期效果,專家團隊最終決定采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來為患者進行微創冠脈搭橋手術。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王圣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站上手術臺。
術中,在機器人的輔助下,專家團隊在患者胸壁打了一個6cm的微小切口,通過操縱機械臂,獲取雙側乳內動脈,成功完成多支血管的旁路搭建。既避免了傳統開胸的巨大創傷,又實現了血管再通的完美效果,保證橋血管的遠期通暢率。
術后,患者恢復迅速,第二天即轉回普通病房,胸悶胸痛癥狀顯著緩解,心功能逐步改善。
“我現在感覺舒服,胸悶胸疼都消失了。我還這么年輕,王主任采用的微創手術方式,真的是對我特別友好!我一定謹遵醫囑,好好減肥,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謝謝醫護人員對我的精心救治和照料!”恢復健康的程先生,高興地合不攏嘴。
王圣主任醫師介紹,相比傳統冠脈搭橋手術,借助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不僅更加微創和智能,患者也能更快恢復。它不需要劈開胸骨,也不需要體外循環。微創切口完成手術,可減少術后疼痛,保持胸廓完整性,降低炎癥反應,實現患者快速康復。尤其適合高齡、高危及復雜病變患者。
“程先生的案例再次證明,即使是左主干合并多支病變的‘冠心病天花板’病例,通過微創技術和規范治療,仍能實現高質量康復。”王圣主任醫師表示,“隨著技術進步,冠心病治療已進入精準微創時代,患者無需因恐懼開胸而延誤救治。 ”(朱之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