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播出之后,熱度非常大。
除了有精彩的節目以及一些藝人技能表現之外,就是經常出現一種壓錯寶的感覺,可能有些人明明很看好,但播出的效果一般。
有一些是小透明,甚至是第一場就被淘汰的人反而數據十分的火爆,就比如說當時的王心凌。
本來是個小透明,后來誰知道是如此的爆發。
而2025年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開播了。
這就出現了兩個名場面,一個是小燕子李晟,另外一個就是唱《爸爸媽媽》的王蓉,同樣都是回憶殺,為什么李晟能夠斷層第一,而黃蓉卻沒有引發回憶殺?
這還值得思考。
1.
初舞臺的時候,李晟以80萬的票斷層領先第一,遠超第二名的63萬,甚至最厲害的時候,但是能漲40萬,一度沖上熱搜。
而李晟在直播的時候也對此做出回應,說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人守護她,支持她、愛她。她也成惶成恐,甚至在某社交平臺上還說從昨天到現在一直處于懵的狀態,不過后面會繼續努力的。
當記者問她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成績,她說是保三爭一,這個一就是說,別一輪就把自己給淘汰了。
但是被大家當做小透明的李晟,卻突然成了斷層第一的人。
可能會有人說,李晟有什么十分出圈的作品嗎?
想到她,最多的就是小燕子角色,以及她的老公“張偉”。
所以很多好奇,怎么忽然間就爆火了呢?
她不像王心凌,王心凌的歌是70后、80后、90后都喜歡聽的。
而且當年支持王心凌的人,現在都成了霸總。
你看看人家的演唱會,霸總的攝像機都是高端的,畫質也都是高清的,王心凌是有“霸總們”的支持。
那么李晟有什么能力呢?
2.
去了解李晟的作品,發現好像就是《新還珠格格》里的小燕子、《花非花霧非霧》、而像《班淑傳奇》、《雁回時》等就鮮少有人知道了。
不過在出舞臺的時候,她唱了一首《當》,這首本身就有年代感的歌,再加上她自身的形象,所以也就引發了很多人的熱議。
但回過頭來一想,李晟的小燕子,似乎是90后和00后的青春記憶,而現在,00后也已經是20多歲了,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就像網友說的那樣。
王心凌是有霸總支持,那么李晟就有00后來支持,這也就產生了所謂的懷舊IP的爆發力。
中國傳媒大學王教授曾經指出,近年來綜藝里面OST使用量同比增長87%。
不過,60%以上的觀眾表示,回憶殺正在透支情懷。
也不知道李晟能不能逆襲走到最后。
當然這個是另當別論。
而在節目里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王蓉。
可是,她真的就是一個“小透明”的存在,她怎么就成不了現象級的存在呢?
3.
王蓉的歌當年可以說是火爆全網。
比如說《我不是黃蓉》,以及《爸爸媽媽》。
《我不是黃蓉》這首歌比較俏皮,而《爸爸媽媽》就是比較溫馨,比較有情感的。它的傳播范圍更多集中在80后、90后,甚至是00后。
也有網友說,王蓉的出舞臺表現十分的穩,甚至哪怕趨近于清唱,但人的氣息還有,音樂素養都是杠杠的,而且在一眾姐姐當中,純歌手藝人并不是很多,可是王蓉卻沒有引發出所謂的斷層第一或者是翻紅的跡象。
這就很奇怪。
有人說可能是因為前期王蓉的歌比較符合大眾化,后面那比如說《小雞小雞》就有一些抽象,再加上王蓉后續的歌沒有再大火過,所以就出現了這種陌生的感覺,在情感上捆綁的也不是很嚴重。
而李晟的小燕子就類似于王心凌的中年男粉逆襲的現象,還有經典IP支持,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
不過這個節目大家看就行了,你比如說有網友感覺像王珞丹這樣的人應該會翻盤一下,畢竟鏡頭比較多。
有的小透明,感覺像是來打醬油,但卻忽然爆火。
只能說看后續吧。
想要回憶殺成功,首先要有傍身的作品,這個作品要有廣泛的流傳性,其次就是表演者要和作品有高度的捆綁,想起這個作品就能想到這個人,想到這個人,就想到曾經的作品,這才是長久之計。
且看吧,估計后續還有很多火花出現,這才剛剛開始!
你更支持哪個姐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