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蹭“土”,有人歸“零”,如此借“標”發揮,到頭來還是市場環境受傷害。
作者 | 布魯斯
編輯 | 布魯斯
近日,繼“千禾0”是注冊商標引發熱議后,“壹號土豬”也成為網絡熱議話題。有網友發帖稱:“‘壹號土豬’中的‘壹號土’竟然也是注冊商標?”該話題迅速激起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1
“壹號土”豬非“壹號”土豬
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壹號土豬”廣告(來源:上游新聞)
3月25日,有媒體記者致電“壹號土豬”出品企業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了解情況。公司工作人員證實,“壹號土”確實是公司注冊的商標,用于旗下系列產品,“‘壹號土豬肉’只是這系列下的一個產品。”
據報道,“壹號土豬”的字樣頻頻出現在該公司官網、宣傳海報及線下門店招牌上,部分標識則有意在文字“壹號土”與“ 豬肉”之間形成間隔。
知產力檢索中國商標網發現,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曾提交過854件商標注冊申請,其中也包括“壹號土豬”“壹號土”“壹年土”等商標申請,雖然“壹號土”等商標成功獲得注冊,但涉及第29類中的“豬肉食品”等商品的“壹號土豬”商標注冊申請則多被駁回或者處于無效狀態,獲得注冊的則是與豬肉無關的商品或者服務類別。
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申請的“壹號土豬”商標申請信息(來源:中國商標網)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公布的一份于2023年6月做出的《關于第64966904號“壹號土豬”商標駁回復審決定書》(商評字[2023]第0000176863號)顯示,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曾就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駁回其第64966904號“壹號土豬”商標注冊申請一事申請復審。該申請商標申請于2022年5月30日,申請使用在第29類商品上,后被商標局駁回,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復審后,國家知識產權局做出上述復審決定。
第64966904號“壹號土豬”商標申請信息(來源:中國商標網)
國家知識產權局復審認為:“申請商標使用在指定商品上,易使消費者對商品的原料、成分、質量等特點產生誤認,已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所指不得作為商標使用之情形。”因此,國家知識產權局決定駁回該申請商標在復審商品上的注冊申請。
《關于第64966904號“壹號土豬”商標駁回復審決定書》(商評字[2023]第0000176863號)(來源:中國商標網)
在商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商標作為品牌的重要標識,承載著傳遞產品信息、塑造品牌形象的重任。然而,一些商家卻在商標上玩起了“文字游戲”,讓商標變成了“刺客”,在消費者眼前大肆舞動,引發了一系列爭議。
“土”字傳遞出的是一種原生態、淳樸的產品形象,但一些商家將“土”字注冊為商標。像“壹號土”商標,單看這個名字,消費者很容易以為是與土豬相關的品牌,可實際上它是否與土豬有直接聯系,恐怕只有商家自己最清楚。
無獨有偶,類似蹭“土”事件還有此前曾被媒體報道過的“山里來的土?”商標。有湖北襄陽的網民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吐槽,表示自己買的雞蛋外包裝上寫著“山里來的土雞蛋”,仔細一看是公司商標叫“山里來的土”,網友以為是來自山里的土雞蛋,30元錢一盒比其他雞蛋價格稍高無所謂,沒想到就是普通的鮮雞蛋。
(來源:湖南襄陽網民視頻截圖)
包裝上印著青山和母雞,營造出農家散養蛋的氛圍,但母雞可能只是住在城郊鐵籠里,消費者購買的只是商標帶來的錯覺。
不過“山里來的土”雞蛋商家顯然還不敢玩得太過火。這件“山里來的土”商標雖然申請注冊,但當時還并未獲準注冊,所以商家還在角落標注一個“?”表示作為商標使用,沒有錯標為注冊商標“?”,真不知該說商家“法律意識強”還是“法外狂徒”。
這不免讓人心生質疑:這些商家是否想利用“土”字傳遞出的原生態、淳樸的產品形象,又不想承擔被詬病為“誤導消費者”的風險?如果商家的確賣的是土豬肉、土雞蛋,那么即使不申請注冊帶“土”商標也可以宣傳是土豬肉、土雞蛋,又為何非要煞費苦心地將“土”字納入商標一并申請注冊呢?
2
“千禾0”檢出鎘,還是“零添加”嗎
有人蹭“土”,有人歸“零”。
就在前不久,千禾味業旗下“千禾0”醬油產品因媒體送檢事件備受廣泛關注,并引發社會大眾對“千禾0”與“零添加”的關系質疑。有媒體報道,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了13款宣稱零添加的醬油,包括海天、千禾、加加、欣和等多個品牌。結果顯示,有12款零添加醬油檢出鎘,含量范圍在0.00572~0.110mg/kg。
兩款標注“千禾0”的醬油產品,左側為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的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右側為另一款注明零添加的產品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認為,千禾送檢的該款產品主打零添加,千禾旗下不少“千禾0”的產品,在零添加醬油中檢測出鎘是不應該的。
但也有網友指出,“千禾0”其實只是千禾味業的商標,并不必然意味著產品絕對的“零添加”。
“千禾0”是否意味著“零添加”?在隨后接受媒體采訪時,千禾味業董事長伍超群明確表示,使用“千禾0”商標的產品都是零添加產品,且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那“千禾0”醬油產品為什么還會被檢測出鎘呢?千禾味業認為,醬油產品檢出的微量“鎘”來源于原料,根據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醬油主要原料中“鎘”的限量為:大豆<0.2mg/kg,小麥<0.1mg/kg,食用鹽<0.5mg/kg。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對醬油中“鎘”沒有限量要求,“千禾0”系列產品均遠低于相近類別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
但回到“千禾0”這種展示方式,不得不說這種商標設計將醒目的數字“0”置于產品包裝視覺中心,容易引發消費者對產品特性的特定認知聯想,消費者很可能會聯想到“0添加”的健康概念,甚至認為“0”就代表其完全不含污染物,這種營銷手法正處于法規監管的模糊地帶。
千禾味業圍繞“零添加”概念申請注冊了一系列商標。2018年9月,千禾味業申請并成功注冊了30類“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千禾零零”商標。隨后千禾味業又接連申請了“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商標,但均未獲注冊。
對于將“無添加”“0蔗糖”一類的詞語申請注冊為商標,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工作人員在接受央視網采訪時表示,“也不太好(通過)”,對于商標審查審理的相關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商標審查審理指南》解讀中有具體的說明。
與之類似的還有酸奶產品上出現的“其它沒有了?”商標,乍一看仿佛廠家在強調產品純凈無添加,可實際上這只是商標名,與產品是否真的無添加并無直接關聯。
央視網此前報道稱,有消費者注意到,樸誠乳業旗下的多款簡愛酸奶包裝上都印有“其他沒了”字樣。但該類產品中有部分酸奶標注添加了膳食纖維(以菊粉為代表)、乳清蛋白等食品添加物,“其他沒了”并不意味著“零添加”,這讓不少消費者“感覺被騙了”。
根據中國商標網信息,樸誠乳業于2015年申請“其他沒了”的食品(第29類)商標注冊并于2017年獲準注冊,專用權期為2017年4月14日至2027年4月13日。
央視網也通過電話咨詢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工作人員稱:“注冊商標不能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以及實施條例,廣告用語也可以申請,但是能不能批,到時候要看審查(部門)。”對于該商標日后有無可能被認定為無效,工作人員介紹,這需要由其他人對此提交商標無效的申請。
央視網指出,雖然樸誠乳業旗下簡愛酸奶曾“辟謠”稱從未隱藏“其他沒了”為商標的事實,在其提出“高端無添加酸奶”產品理念時,市場上也沒有同類預包裝食品在售,故而將“其他沒了”申請注冊為商標,但是央視網下場實錘稱當時市面上的無糖酸奶并不少見,簡愛酸奶包裝上的“其他沒了”字樣周圍也并沒有象征商標的“?”或“?”標識。
3
“商標刺客”怎么防?
消費者追求“天然”、抵觸食品添加劑的心理,很容易被食品企業利用,企業通過在食品包裝中采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聲稱,來吸引消費者購買。然而,這些具有迷惑性的商標,容易讓消費者產生錯誤認知,做出不符合自身期望和需求的購買決策。長此以往,消費者會對商標信息產生懷疑,增加購買決策的難度和成本。
另一方面,對于誠信經營的商家來說,這些具有迷惑性的商標是一種不公平競爭。他們通過真實的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來吸引消費者,卻被一些利用商標文字游戲的商家搶占了市場份額。而且,一旦這些具有迷惑性的商標被識破,整個行業的信譽都會受到影響,消費者對商標和品牌的信任度下降,商家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來重建消費者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商標的核心價值在于區分商品來源,維護市場秩序。當商標被用來玩文字游戲,其本質功能被扭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也面臨挑戰。
但今后這一現象有望得到改變!
就在今天(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就包含《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據了解,為了避免這些聲稱對消費者的誤導,新的預包裝食品標簽國家標準明確提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避免企業利用消費者追求“天然”、不喜歡食品添加劑的心理,吸引消費者購買。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25)提出“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義語等詞匯”(來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數據檢索平臺https://sppt.cfsa.net.cn:8086/db)
這份新國標將于2027年3月16日實施,并且是強制性國家標準。這意味著,新國標實施后生產銷售的預包裝食品標簽上,“零添加”這樣的字眼就不應當在出現了!那時如果再在預包裝食品標簽上見到類似“零添加”“不添加”的字樣,就屬于不符合國家標準,違反食品安全法,大家就可以直接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了。
“零添加”,再見!
在筆者看來,防止商標變為“文字游戲”,需要監管部門、商家、行業協會、消費者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商標審查部門可能需要在審查過程中更加謹慎,避免具有誤導性的商標進入市場。例如,或許可以考慮對于將功能描述直接作為商標、利用字面意思制造誤導的商標申請,要求申請人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證據,證明其商標不會對消費者產生誤導;并且可以加強對商標顯著性的審查,避免一些缺乏顯著性、容易讓消費者混淆的商標進入市場。同時,對于已經注冊的具有爭議的商標,也需要有相應的監管和處理機制,以維護商標制度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商家則應樹立正確的商標注冊和使用觀念,遵循誠信經營的原則。在注冊商標時,應充分考慮商標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避免利用文字游戲誤導消費者。對于已經注冊并使用中的具有爭議的商標,商家應及時進行評估和調整,積極與消費者溝通,澄清商標的真實含義。行業協會也應發揮積極作用,制定相關的行為規范和標準,引導商家合理注冊和使用商標,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自律懲戒。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增強辨別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商標信息。除了關注商標名稱外,還應仔細查看產品的配料表、成分說明、執行標準等詳細信息,了解產品的真實情況。例如,在購買標注有“0添加”類似商標的產品時,查看其配料表中是否真的沒有添加防腐劑、色素等成分。同時,消費者可以多關注一些專業的評測機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信息,提高對產品和商標的認知水平。
商標刺客的“文字游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商家在市場競爭中的創新思維,但當這種創新以誤導消費者為代價時,就違背了商業倫理和市場規則。只有通過加強商標注冊審查、提高消費者辨別能力、強化商家自律與行業監管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讓商標回歸其本質功能,營造一個公平、誠信、透明的市場環境,讓消費者能夠真正享受到商標帶來的便利和價值,推動商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部分圖片來自媒體,僅為說明相關問題使用)
部分素材來源 | 中國商標網、上游新聞、證券時報、央視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