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段楠楠
編輯 | 馮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3月20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擬聘任奉平桃先生為公司財務總監,現任總經理欒琳女士不再代行財務總監職責。
此前,光啟技術2017年定增的68.94億元經歷了一系列變動,公司先是用商業承兌匯票支付募投項目款項,后又開設專門理財賬戶用于存放募集資金。
一直以來,光啟技術定增項目進程緩慢被市場所詬病。光啟技術多次將募集閑置資金用于理財,公司每年凈利潤有很大一部分都來源于募集資金帶來的利息收入。
憑借募集資金帶來的利息,2023年光啟技術在營業收入不到15億元的情況下,歸母凈利潤達到5.8億元以上。在募集資金陸續投入項目當中后,光啟技術后續還能否維持較高的歸母凈利潤?
1、動態估值超115倍,股價緣何大漲?
2024年,對于光啟技術而言無疑極為美好。2024年2月2日光啟技術股價最低跌至10元/股左右。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光啟技術股價便迅速漲至20元/股以上,成功翻倍。
此后,光啟技術股價一直在15元至20元/股左右波動,直到2024年9月光啟技術股價再度大漲。自2024年9月17元/股左右漲至2024年11月最高50.58元/股,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光啟技術股價漲近三倍,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元。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截至3月27日,光啟技術股價報收39.07元/股,市值仍超8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光啟技術自身營收和利潤規模并不太高。
2024年前三季度,光啟技術實現營業收入12.69億元,同比增長3.67%,實現歸母凈利潤5.37億元,同比增長20.05%。這也意味著,以目前光啟技術利潤計算,公司整體動態估值超115倍。
縱觀公司2020年以后的股價走勢,大部分時間都不溫不火,股價長期在20元/股上下浮動,市值大部分時間都在400億元以下,光啟技術股價為何會在2024年9至11月份狂飆?
光啟技術股價大漲與控股股東轉讓股份及公司建設新材料第二基地有很大關系。2024年10月24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西藏映邦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藏映邦”)以77億元的總價向三家投資機構合計轉讓了15%股份。
此前西藏映邦及光啟技術實控人劉若鵬自身資本布局較為廣泛,資金需求較大,因此西藏映邦債務壓力也較大。
截至目前,西藏映邦持有光啟技術的股權100%均被質押。此次成功轉讓光啟技術股權,有助于西藏映邦緩解債務壓力。對于光啟技術來說,控股股東轉讓股權有利于公司股權結構及控制權的穩定。
除控股權轉讓外,2024年10月,光啟技術超材料709基地二期投產;2025年3月,光啟技術906基地項目又在天津動工。
光啟技術超材料是新一代裝備結構功能一體化的主流技術,可應用于航空航天、通信、低空無人機及人形機器人領域。
因為超材料需求很高,且國內從事超材料生產的企業并不多,光啟技術壟斷了國內超材料90%的市場份額。此前,因為產能擴張緩慢,光啟技術業績增長并不理想。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此次,光啟技術709基地二期投產加之正在建設的天津906基地、株洲905基地,投資者對于光啟技術超材料產能擴張抱有極大的期望。在此背景下,光啟技術股價接連大漲。不過,公司超材料項目建成后銷量如何,是否能給公司業績帶來提升,目前還不得而知。
對此,「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光啟技術了解,隨著709基地二期投產,公司超材料現有產能能達到多少,而正在規劃建設的905及906基地規劃產能又是多少,預計什么時候達產?截至發稿,未獲得光啟技術回應。
2、定增項目八年未完工,募集資金頻繁用于理財
光啟技術超材料產能偏小與公司募投項目過慢有很大關系。
2017年,光啟技術通過資產注入的方式將超材料業務注入上市公司龍生股份當中,公司從汽車零配件企業搖身一變成為超材料企業。
為了擴大超材料產能,2017年光啟技術通過定向增發募集了68.94億元,計劃用于超材料相關產能擴張。
此后,光啟技術對募資項目進行了調整,新增了運營中心項目、信息化項目。2019年,光啟技術再度對募投項目進行調整,將此前計劃投產的超材料產業化項目變更為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建設等。
除頻繁更換募投項目外,光啟技術募投項目頻繁出現延期。如計劃在2020年2月完工的研發中心被推遲至2023年12月,對此,光啟技術給出的解釋是受深圳地鐵施工所影響。
2022年4月,光啟技術再度公告計劃在2021年12月31日投產的運營中心及信息化項目再度延遲至2023年12月31日。
而在公司宣布募投項目一再延期的背景下,光啟技術將募集而來的資金頻繁購買理財產品。Wind數據顯示,自2017年定增以來,公司有關理財和現金管理的公告多達144條。
最近一期理財公告是在2024年12月4日,光啟技術計劃使用未投入使用的資金35億元用于理財。
龐大的現金也為光啟技術帶來了可靠的利息收入,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光啟技術利息收入分別為1.61億元、1.92億元、1.75億元、1.32億元,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1億元、3.77億元、5.83億元、5.37億元。
2021年,光啟技術超過一半的利潤來源于理財收入,后續由于經營利潤的提高,公司利息收入占歸母凈利潤比重才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將巨額資金用于理財,此前光啟技術還遭到交易所問詢。2021年,深交所曾要求光啟技術披露公司大額理財是否包含高風險理財產品,對于理財產品是否有風控措施。
對此,光啟技術回復稱,公司購買理財利息均在2.5%-3.6%之間,購買的產品均為保本保收益型和保本浮動收益型,不存在將資金用于高風險投資的情形。
為了將資金繼續用于理財,2月11日,光啟技術公告稱擬將商業票據先行支付募投項目款項,之后再以募資的等額資金進行置換。
定增過去八年時間,光啟技術賬上仍有30多億元定增資金尚未使用,依靠定增資金帶來的利息光啟技術也能過得不錯。
根據相關規定,募集閑置資金不得用于風險高、流動性差的理財產品,且投資產品的期限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從光啟技術披露的信息來看,其募集的資金使用情況滿足以上需求。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不過從2017年至今,連續八年的時間,光啟技術頻繁將閑置資金一再續期用于理財,而定增項目卻一再變更、延期,無疑會影響公司誠信、讓投資者失去信心。
對此,「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光啟技術了解,公司完成68億元定增至今已有八年時間,期間公司定增閑置資金一再用于理財產品,定增項目卻遲遲沒有完成。截至目前,公司定增項目還需多久完工,完工后預計能為公司帶來多少收益?截至發稿,未獲得光啟技術回應。
3、應收賬款遠高于營業收入,壞賬金額逐年走高
由于完成了68億元定增,光啟技術并不缺錢。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賬上貨幣資金還有53.99億元。在充足的貨幣資金支撐下,光啟技術也敢于加大對外擴張力度。
但持續對外擴張帶來的問題便是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的大幅上升。截至2024年9月30日,光啟技術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余額高達21.4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光啟技術營業收入僅為12.69億元,僅相當于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的60%左右。
龐大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也給光啟技術帶來了諸多困擾。2024年前三季度,光啟技術信用減值便高達7900萬元,其中大部分都是應收賬款無法回收導致的壞賬。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應收賬款余額的增加,光啟技術壞賬金額也在逐年走高。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對于公司產生的壞賬,光啟技術在2024年半年報表示,公司應收賬款92%以上來源于前五大客戶。2024年上半年,光啟技術18.63億元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中有3.6億元以上的賬齡在1年以上。
按照應收賬款壞賬計提規則,年限越長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比例越高,五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應當100%計提,以此來看,隨著光啟技術的應收賬款余額擴大,公司壞賬風險越高。
對此,「界面新聞·創業最前線」試圖向光啟技術了解,公司每年十幾億元的營業收入,為何會產生如此高的應收賬款,公司主要對應的客戶有哪些?隨著營業收入的繼續擴大,公司應收賬款愈發龐大,未來,公司如何控制好應收賬款壞賬風險?截至發稿,未獲得光啟技術回應。
對于光啟技術而言,由于超材料的先進性,以軍工行業為代表的企業,對超材料需求巨大,因此光啟技術經營業績一直穩步增長。但制約公司業績進一步提升的還是其擴張極其緩慢的產能。未來幾年,光啟技術業績能提升多少,很大程度要看此次開工建設的基地能為其帶來多少新增產能。
*注:文中題圖來自光啟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