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最具潛力的青年藝術家魏啟先首次于法國舉辦個人藝術展,這次展覽共展出藝術家近年所創作的15件作品。作為非常具有創造力的青年一代藝術家,魏啟先作品中展現出了驚人的藝術才能,我們順著他一件件精美絕倫的作品,又一次憧憬于古老的歷史文化記憶,重溫那一份具有溫度和靈性的歷史情景。
伴隨著微微的海風吹來,俯瞰著晚間城市的燈火,世界似乎停歇一般。一杯咖啡端上了帶有質地的老木桌,我們開始聊起關于記憶、歷史的一些話題。
一切都似乎應該如此,又那么不著邊際,歐洲人作為一個理性的建立者、倡導者,在這片土地上發生了一場又一場殘酷血腥的戰爭,也隨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理性破滅、理想破滅。一個故事到另外一個故事那么的誘人,你會相信塞尚,同時,也會相信杜尚、沃霍爾、博伊斯,任何一場大的歷史變革,人們順著記憶去尋找與之相關的人和故事,沒有時間讓人們走神去想其它之外的問題,而之外的之外都終將變得模糊不堪。
我們很難集中我們的注意力離開手機,這難道不能說我們的注意力正是手機,它屬于科技的力量、科技的框架,這讓我們反問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已經被控制。我們所熱愛的故事,我們是否曾經被故事所控制,我們是否被理性控制,我們是否被小麥控制,我們是否被科技控制,我們是否被仇恨所控制。我們變得情緒化提出不應該有情緒,我們也可以輕輕松松的反問,我們為什么要壓抑我們的情緒,我們追問作為人的定義,人作為一個動物,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我對時間概念也變得模糊,因為記憶本身變得模糊,我們身體的誠實讓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不僅僅是喝著香濃的咖啡、誘人的紅酒,在一片風景優美的場域之中描繪兩筆山山水水,那些終將是我們的去處與理想,這些又怎能回答我們的處境和我們內心深處的疑問呢?
物并非物,人并非人,整個環境的虛幻剎那間煥然一新,我們好奇、激動、疑惑,誰又能給予一個很好很準確的定義來詮釋人工智能,它基于算法、算力、數據、邏輯、創新于一體,還有其它能達到嗎?似乎很難回答,而這樣的一種智能機器會把我們帶向何處,我們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我們的文化、法律、規則等等的一切是否為這種新變化提供了條件,圍繞著這樣的邏輯,生活是什么樣的,我們的教育、健康會發生什么變化,我們已經開始準備了嗎,似乎沒有人在乎。
秩序是好的,這句話沒有什么問題,和理性所描繪的景象又有什么區別,而在理性主導這一關的時候歷史遭到了無法愈合的創傷,不是幾個虛幻的美好詞匯問題就迎刃而解。當從這一切虛幻中醒來,順著歷史的軌跡去尋找去思考,難道不是這樣的嗎。
泥土里面透露出半截的瓷片、斑駁破碎的圖式,那些屬于另外一個時代所存留下來的余音,已是記憶之余的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