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出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加沙地區瞬間被淹沒在炸彈的轟鳴聲之中,至少400條多生命消逝,如今,以軍密集轟炸依舊不斷,加沙北部對哈馬斯的不滿情緒卻逐漸高漲,數百人走上街頭,高喊“滾出去”。誰料,法塔赫也送上致命一擊。#熱問計劃#
沒想到,加沙第一刀捅向哈馬斯,數百人高喊“滾出去”
3月18日開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戰火再一次燃起,這也成為自1月19日停火協議實施以來最為猛烈的一次軍事行動。
1、以軍不顧人質死活,推翻停火協議!
那為什么會發生上述畫面?
這一切還要從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停火協議說起。期間雙方就人質釋放問題僵持不下,哈馬斯要求先撤軍再釋放人質,而以色列堅持在摧毀哈馬斯軍事能力之前絕不妥協。
美國特使威特科夫提出的“分階段釋放5名人質”方案被哈馬斯拒絕后,以色列遂下決心啟動軍事行動計劃。而這場沖突,則是停火協議第二階段談判破裂后的結果。
從以色列角度分析,他們目標明確,就是要通過軍事打擊削弱乃至摧毀哈馬斯的軍事能力。譬如以色列國防部部長卡茨所說,“不論人質是生是死,只要沒有回家,只要戰爭目標沒有實現,戰斗就不會停止。”
反觀哈馬斯,這個組織早已在加沙立足多年,并建立起一套相對牢固的統治體系。面對以色列的軍事重錘,哈馬斯將矛頭指向美國,稱其給予以色列無限的政治和軍事支持,使得以方膽敢撕毀停火協議。
此外,哈馬斯還批評以色列“兩面作戰”,即一邊尋求談判,一邊卻發動大規模空襲,使得原本脆弱的停火協議幾近崩潰。
2、特朗普給開綠燈?
很顯然,白宮的態度無疑是影響局勢走向的重要推手。
《華爾街日報》引用以色列官員的話指出,特朗普在哈馬斯拒絕釋放更多人質后,暗示以色列可以重新展開軍事行動。
理由是,哈馬斯原本有機會通過釋放人質來延長停火時間,但他們選擇了拒絕合作,并繼續沖突。這一決定無疑讓處于戰爭陰影下的平民蒙受更大苦難。
據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以色列在發動新的空襲行動前的數小時,曾向美國政府進行了咨詢,而特朗普政府對此表示默許。
就這樣,在以色列恢復空襲后,加沙的醫療設施幾近癱瘓,紅十字會強調當地醫院難以應對不斷增加的傷員。而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的醫院,同樣擠滿了受傷的平民,傷者中還包括不少幼童。
這種戰火重燃的局面無疑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埃及和卡塔爾等調解國譴責以色列違反停火協議。
3、沒想到,加沙第一刀捅向哈馬斯
沒想到的是,伴隨著以軍炮彈不斷砸下,加沙內部也開始出現對哈馬斯統治的不滿聲浪。
事實上,自哈馬斯在2007年通過武力奪取加沙地帶控制權后,其治理風格便一直備受質疑。雖然在許多巴勒斯坦人看來,哈馬斯是反抗以色列壓迫的象征,但十余年的管治卻并未給這片土地帶來和平與繁榮,相反,頻繁的軍事交火和經濟封鎖讓加沙人承受了極大的生存壓力。
如今以軍的空襲,如同一根導火索,將隱藏已久的不滿情緒引爆。《聯合早報》稱,在加沙北部拜特拉希亞地區,數百人走上街頭,高喊“哈馬斯滾出去”“哈馬斯恐怖分子”等口號。
關鍵時候,法塔赫也給哈馬斯送上“致命一擊”。他們頻頻呼吁哈馬斯放棄對加沙地帶的權力,以避免更多的人道主義危機。
總而言之,在這場愈演愈烈的危機中,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戰爭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哈馬斯如何選擇關系到加沙未來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