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高翔
文 /《汽車人》吳毓
寶馬最近大動作不斷,先發布中國360度全鏈AI戰略,再牽手阿里巴巴定制AI引擎……這已經不是研發新車、優化體驗的常規套路,而是要在中國市場誕生新物種。
新年伊始,中國AI發力。DeepSeek打破算力桎梏,倒逼全行業重新思考技術壟斷的邊界;騰訊雙位數資本投入大模型訓練,美團自研“龍貓(參數丨圖片)”探索AI原生產品;用戶使用頻率持續提高,DeepSeek MAU環比增83.4%至6,181萬人,騰訊元寶環比增265.2%至1,312萬人……
用戶的接受度高了,汽車圈的腳步也跟上。吉利汽車宣布星睿車控FunctionCall大模型已與DeepSeek R1完成技術融合,東風日產宣告電動轎車N7將集成DeepSeek R1大模型,智己汽車攜手斑馬智行、餓了么等板塊共同打造“IM AIOS生態座艙”……
但不得不說,這些融合與集成看似光鮮,但本質仍是先有汽車,再考慮人工智能或深度學習模型的搭載。前者的平臺地位毫不動搖,后者始終是可以采購的裝置、可以定制的能力——汽車仍然是汽車,只不過臨時抱佛腳,增加了AI。
寶馬不喜歡小打小鬧。
寶馬發布的中國360度全鏈AI戰略,包含AI聚焦提升用戶體驗,AI賦能業務流程提質增效,供應鏈合作共贏3大支柱和AI企業理念。其原則是技術以人為本,路徑是AI技術驅動產品開發全周期,并由此塑造人工智能時代的長期競爭優勢。
什么是長期優勢?徹底改變游戲的規則,才能帶來實質的優勢。你還想著打怪升級爆裝備的時候,高玩宗師已經不滿足于精湛技能運用、敏銳局勢判斷、深度地圖理解與良好團隊協作……他們選擇自己另開新局。
對于寶馬而言,360度全鏈AI戰略的核心就是“AI驅動開發”——從產品開發的最前端開始,就有AI全面介入。其目標是無死角地覆蓋產品的制造鏈與價值鏈。
用戶全場景體驗提升的基礎,是AI+研發;業務流程提質增效的基礎,是AI+管理;全供應鏈合作共贏的基礎,是AI+協同;產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持續可回收的基礎,是AI+統籌……始于研發,終于體驗。
一句話,從新世代車型開始,寶馬要做的是AI+汽車。
這已經不是造車,而是打造新物種。
對于AI+汽車,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ADAS高階輔助不過是暖房內的模仿游戲。寶馬的新物種會更強調AI技術的主導地位,將車視為AI的延伸,汽車的硬件能力與軟件架構都要圍繞實現AI的意圖與應用而展開。
對于AI+汽車,用戶可以選擇自主駕駛,體會ADAS帶來的便利、語音助手帶來的便捷,但汽車仍然以傳統的方式出現。而寶馬的新物種會更加強調用戶體驗,圍繞用戶的需求靈活布局空間,圍繞生活的場景靈活選擇駕駛的主體,人在車上,但未必人在旅途。
作為寶馬集團科技創新的集大成之作,新世代車型以全新一代智能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集成算力提升20倍,開啟AI應用深度集成至智能座艙的新紀元。新世代車型將首次以AI大語言模型賦能全新BMW智能個人助理,并將AI智能體引入座艙。
寶馬利用AI技術賦能用戶體驗將聚焦駕駛樂趣、自然人機交互和沉浸娛樂體驗3大維度,最終可實現涵蓋語音和視覺的多模態自然交互體驗。此外,寶馬還將首次推出主動交互推薦功能,利用車內傳感器和攝像頭獲取到的數據分析主動給予客戶服務與關懷,比如當客戶遺落個人物品在座位,系統將主動提醒。
DeepSeek與《哪吒2》的成功啟示我們,AI技術必將會全面重塑汽車行業——研發驗證、商業模式與用戶體驗的革命,可能下一秒鐘就會到來。它不僅引發技術生態的革命,更是商業模式的革命,話語權的革命。企業、品牌的成功或崩潰,也只在一瞬間。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們之間的斗爭是生死斗爭。汽車與AI誰為先,誰主導,不僅顯高下,更將決生死。
寶馬的中國360度全鏈AI戰略,不僅帶來新物種,更打造一片新天地。【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