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民黨部隊敗逃,解放軍加快解放全國各地的腳步,國民黨局勢岌岌可危。
老蔣為了守護好自己所在的地方,對廈門和鼓浪嶼的局勢十分重視。作為革命年代鼎鼎大名的人物,只要是老蔣親自上陣了,可見事情的重要性。
為此老蔣就親自前往了廈門和鼓浪嶼,為鼓舞駐軍士氣助力。
我軍解放腳步終將到達此地,雖說廈門固若金湯,湯恩伯更抱著很大的決心,但最后還不是灰溜溜的逃命。
在此期間,我軍一班長甚至捉了國民黨師長,自是一大功績。可是在領功時,這位班長卻想當排長,這是為何?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國各地百姓為迎接這一高興時刻,歡呼雀躍。這是令人開心的,但接下來迎接我國人民的還有很多考驗,而我軍戰士也有很多還在駐守前線。
一旦攻勢展開,解放軍戰士將繼續征戰沙場,保家衛國。
這時在福建地區,我軍便駐守著很大規模的軍隊,只等著最后的攻堅。
雖說老蔣已經敗逃,可是他似乎還是沒有死心,也就是國民黨部隊隨時還有反撲的勢頭,而掌握在他們手中的地方也是重中之重。
此前隨著福州解放,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有解放工作順利,殊不知國民黨大部分軍隊敗逃至廈門等地,利用當地的地理位置優勢,也將是國民黨堅實的堡壘。
而敵軍的勢力尚存,我軍的威脅也就重重,解放軍自然會重視起來,并在合適的時機給予重擊。
對于老蔣來說,這是他們最后的希望,也就十分的重視。他不僅親自鼓舞,還親自對一些地區進行部署。
就湯恩伯來說,是國民黨一高級將領,他聽命于老蔣,后根據老蔣命令進行防御工事修建。廈門地區,有海峽作為屏障,只要合理利用起來確實是一不小阻礙。
而且那里還有一些日軍曾修建的防御工事,加上地堡等的運用,可謂給國民黨很大的底氣。不過這時解放軍的勢力也不小,經歷革命戰斗,我軍戰士作戰經驗豐富,經歷種種磨難,他們的力量可不小。
盡管在湯恩伯等國民黨將領看來,廈門想要防御個三年五載沒問題,但別忘了他們遇到的可是我軍部隊。而且他們之前連連戰敗,此后又能阻擋得了幾時呢?
面對敵軍的防御,我軍不會放棄,跟隨當時的局勢,我軍開始作戰部署,最后從廈門外圍的敵軍開始,而后一點一點的,最終對敵軍形成三面包圍的態勢,這時敵軍也就難以阻擋。
而后戰斗開始,最先走進人們視野的戰斗是鼓浪嶼戰役。不得不說,國民黨確實是下了很大的決心,這時在鼓浪嶼可不是賞風景的時候,敵軍重重保障,這個巨大的堡壘我軍想要攻克可以說難上加難。
而且敵軍用鋼筋水泥修建,堡壘的堅固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上探照燈、精良的作戰裝備等加持,看著確實能夠防御很長一段時間。
除了防御工事外,老蔣安排的部隊自然也不弱,經歷解放戰斗,我軍歷經多場大戰,敵軍部隊自然也是,所以他們也是作戰經驗豐富,更是國民黨部隊較強的隊伍。
總之在重重防線和火力的加持下,我軍困難重重,但盡管如此,革命時期我軍便不懼犧牲,這時更將義無反顧的沖鋒陷陣。為此,我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可解放軍戰士們依舊前仆后繼。
而且別忘了,這還是海上的戰斗。說起陸地上的戰斗,我軍曾取得過不小的勝利,但當時是在海上,我軍海上力量還沒有多強,一些時候甚至需要當地漁民的幫助,而后隨著戰斗推進,我軍無疑一大批英雄涌向。
無論部隊任何一員,哪怕是醫療兵等,每位戰士都沒有退縮,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91師展開著一場又一場的激戰,與敵軍奮力抗爭著。
而92師則隨著戰事發展攻進廈門,這時戰場局勢轉變,岌岌可危的一方無疑轉向了國民黨部隊。
湯恩伯此前并不太緊張,但隨著92師開始攻進,他自然是坐不住了。轉頭開始自己逃命,而作為國民黨重要將領,他都這樣了,其他國民黨將士無疑軍心渙散,與團結一致的我軍較量,他們迎接的不過是一敗再敗。
國民黨守軍四散潰逃,一旦遇到我軍,只能是放下武器投降。隨著我軍將領一聲令下,我軍的進攻隨之而來,其中92師274團2營負責南部的國民黨殘部,而孫繼伯班長則在這一階段被委以重任。
當時隊伍遇到敵軍六輛大卡車,車上的士兵不少,不過敵在明,我在暗,隨著卡車一點點的靠近,營長率部發起伏擊,敵軍防不勝防,只能紛紛下車,找尋一線生機。
最后他們還想著反擊,但不一會只能是敗下陣來。通過這些敵軍士兵,我軍得知他們是七十四師運輸連的,至于此行目的,則是為了給師部運輸物資。
如此一來,我軍便找到了機會,那就是找到敵軍師部的機會。不過我軍還不能都聽信了他們的話,以防有險境。于是營長便將此事交給班長孫繼伯,讓他帶隊先行去查看。
雖然此行危險重重,但孫繼伯沒有畏懼,相反他英勇果斷,更為我軍立下戰功。
孫繼伯一行人先是換上敵軍的服裝,隨后乘坐卡車前往塔頭村,一路上孫繼伯都提高警惕,并觀察著周圍的敵軍情況,當懶散的敵軍戰士映入眼簾,孫繼伯便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那就是將其一網打盡,孫繼伯敢說敢做,一經到達敵軍師部地點,他便朝著師長去了。
最后他成功找出七十四師師長李益智,自知自己勝算不大,他可以說很配合。不過孫繼伯在自報家門時,稱自己是部隊排長。
他這么做主要還是怕敵軍察覺他只帶了一個班的兵力,難保威懾不住。如此說都說了,他自然在營長說要為他請功時說,“不要功”。
為了不丟人,所以孫繼伯只想當個“排長”。
而在我軍戰斗史上,立下赫赫戰功之人眾多,孫繼伯也是我軍一位英雄,如此他的用武之地應當還有很多,如此他被提升兩級,當上了我軍連長。
說回湯恩伯,雖然最初自信滿滿,但隨著我軍攻勢,他只得迅速逃脫。
而在革命時期,湯恩伯也是一位復雜的人物。他曾是老蔣的得力干將,但在多數戰斗中,也不過是一敗再敗。
不可否認的是他在抗日戰爭時期卻是一位抗日名將,而且還是令日軍部隊所忌憚的,可以說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貢獻不可被磨滅。
如在南口戰役開始后,當時日軍部隊勢力很大,無論步兵還是騎兵,人數甚至達到了上千人。除此之外,其還有空軍進行掩護,如此一來,威脅很大。
隨著進犯的腳步開始,他們的威力可不小,但八十九師是在湯恩伯的帶領下,他們沉著冷靜迎戰,盡管敵軍多次進攻,那他們便多次將其打退。
湯恩伯一度名聲大噪,但他打過的敗仗卻也不少,廈門一戰可見一樣如此。
無論建國前,還是建國后,我軍涌現無數英勇的戰將,他們能力出眾,在部隊需要之時,發揮出巨大的優勢,給予敵軍打擊,為我軍立下戰功,那么孫繼伯連長便是。
為提升可讀性,此文歷經加工與潤色。劇情演繹,僅供娛樂,萬勿信以為真,切莫對號入座。圖文素材皆源自網絡,若有冒犯侵權之嫌,請及時聯絡,我會第一時間修改或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