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愿意交養老金啊?很多專家說是年輕人不懂得大局觀,不懂為未來規劃,只貪圖眼下的享受,不知道為自己的未來去謀劃。但是很多年輕人為什么不交養老金,其實專家你們說了這么多理由,沒說到重點。關鍵是什么?沒錢吶!我連現在的生存都成問題了,還需要考慮養老嗎?
我們一群大學同學最近在群里經常討論養老和養老金的問題。因為我們這一代人剛好卡在要延遲退休的關鍵點上。本來以為交了 15 年之后,到時候就可以拿退休金了,但是現在延遲了,我們這一代人可能要交到 20 年、25 年,甚至更長時間。
有個同學就說,自己能不能活到那個年紀都不知道,交了有什么用呢?要知道中國人的平均壽命,男的現在平均 70 多歲,可 “平均” 這個詞其實沒什么意義。就像現在人均居民存款平均是 11.3 萬,但中國有 6 億人存款為 0,少部分人存了大部分的錢。
現在平均壽命 70 多歲也是這樣,少部分人的高壽拉高了平均壽命。你看香港的那些富豪,李嘉誠今年 98 歲月還很健朗,剛剛去世的富豪李兆基 97 歲,之前澳門賭王何鴻燊去世時 98 歲,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現在已經超過 100 歲,香港 TVB 創始人邵逸夫 108 歲去世,澳門銀河集團創始人呂志和去世時也是 90 多歲。基本上這些頂級富豪都是 90 多歲甚至 100 來歲。
所以這部分有錢人享受的醫療條件等,大大拉高了社會平均壽命。不能因為現在平均壽命 70 多,就覺得挺長,很多人其實 50 多、60 多就去世了,還有很多年輕人早早離世。
所以現在年輕人為什么不交養老金,很多年輕人不愿意交,最關鍵的就是:第一個,收入太少了;第二個,年輕人越來越活得明白了。與其老是擔心以后養老的問題,不如現在過得快快樂樂的。有一個網友說了個理論,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熬夜會讓自己的壽命減少,但熬夜時,不就是把減少的壽命提前享受了嗎?
而且減少的壽命是年紀大的時候的,現在增加的時間是年輕的時候的,用年輕的時間換老年的時間,好像很劃算。
養老問題也是一樣,比如說現在一個月存 1000 塊錢為養老做準備,還不如把這 1000 塊錢花在當下。現在身強體健、年輕,能出去玩、旅游、蹦迪,去體驗各種刺激的事,看各種各樣的風景,為什么不把這 1000 塊錢花在這些方面,而要存下來,等到六七十歲、七八十歲哪都去不了的時候,用來吃藥、看病、交養老院的錢呢?這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現在非常贊成,如果收入不是很高,那就不要交了;或者收入很高,那就更不用交了,收入高有的是辦法養老,有各種非勞動性收入,比如家里有很多鋪子、房子收租,根本不需要考慮交養老金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在公司上班,公司幫你交了大頭,單位幫你交了大頭,那很好;但如果你像我這樣是自由職業,你覺得需要交嗎?
我自己是沒交的,為什么呢?因為第一,我覺得自己現在能掙的錢,以后有辦法養老,如果能活到老的話;第二,如果假設現在沒什么錢,那就活好當下。不能老是用大局的問題來壓個體,大局是專家、高層考慮的,我們個體只需要想好自己怎么活、怎么活得開心,這才是最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