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看到全中團隊拿出世界領先實績,而且發在《自然》這樣的頂級期刊上,奇點糕也是感覺蠻自豪的!
我國在豬肝移植這一項上,可以說成果大大的有。
2024年3月,西京醫院團隊宣布完成全球首例基因編輯豬-人異種肝臟移植;2024年5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團隊成功在一名肝癌患者中完成了豬肝移植;2025年1月,西京醫院團隊宣布實現基因編輯豬肝臟對人肝臟的完全替代。每一步,都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
今日,《自然》雜志發表了西京團隊的研究論文(也就是2024年3月那次),為我們更詳細地介紹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豬-人肝移植的研究細節。研究通訊作者為西京醫院竇科峰、王琳、董海龍。
論文題圖
作為很多疾病治療終極武器的器官移植,受限于供體的短缺,很難讓所有患者都受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的器官移植需求僅有10%能被滿足,更多的患者在等待供體器官的路上告別世界。
而豬的臟器因為與人類大小相近,成了異種供體器官的好來源。近幾年,已經有不少研究嘗試了豬器官向人類的移植,主要集中在心臟、肝、腎這三大領域。
關注過之前報道的讀者一定還記得,豬器官移植到人類的主要困難在于大量會造成免疫排斥的不相容分子和其基因組內攜帶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PERV)。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基因編輯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本研究中采用的基因編輯豬是來自我國生物企業自主研發的一種基于Bama微型豬的6基因編輯體,敲除了介導超急性排斥反應的α-1,3-半乳糖基轉移酶(GGTA1)、β-1,4-N-乙酰-半乳糖胺基轉移酶2(B4GALNT2)、N-羥基神經氨酸(CMAH),轉入了人補體調節蛋白(CRP)CD46和CD55,這二者有助于減輕排斥反應并延長異種移植物存活。此外,還轉入了人血栓調節蛋白(THBD),這可以激活抗血栓形成蛋白C、防止凝血。
手術受體是一名腦死亡患者,手術采用了異位輔助移植的方案,也就是說不切除患者原本的肝臟,直接將基因編輯豬肝臟移植入體內,移植肝產生的膽汁倒流至體外以供分析。10天的觀察期結束后切除移植肝,用人工血管重建受體的下腔靜脈(IVC)。
手術方案
在再灌注2個小時后,豬肝開始產生金黃色膽汁,并隨時間增加,豬肝源性白蛋白水平也顯著增加。二者的含量并不多,但足以證明豬肝可在人體內存活并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發現,移植后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水平正常,但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在術后短暫急劇增加后下降。這種差異應該與移植物功能障礙無關,但具體成因不清楚。
肝功能的其他指標也基本在正常范圍內,膽紅素和γ-谷氨酰轉肽酶(γ-GGT)水平在研究后期有所升高。
移植肝產生的膽汁和其他肝功能指標變化
研究結束后對移植肝的組織學進行分析,存在輕微的炎性細胞浸潤,但并未發現免疫排斥。研究者觀察到,第10天收集的受體原始肝組織存在輕微肝內膽汁淤積,可能是膽紅素和γ-GGT升高的原因。
研究者還觀察到,相較術前,第10天收集的豬肝肝細胞增殖顯著升高、星狀細胞活化降低、肝竇內皮細胞增殖增加,說明移植肝可再生、無免疫排斥和纖維化。顯微結果也沒有觀察到病毒顆粒。
組織學分析
受體在觀察期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其中甲潑尼龍、他莫克司、嗎替麥考酚酯常規使用,依那西普和利妥昔單抗間歇性使用。總體來說,受體炎癥指標良好,說明炎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患者的免疫監控
研究者討論了ALT和AST水平差異的可能原因,這在之前的動物研究中未見觀察。檢索資料后,研究者發現,在此前的另一項豬-人心臟移植案例中,存在早期AST峰值。AST是心肌細胞釋放的,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意味著需要在肝移植早期評估心肌損傷,并在必要時刻實施藥物保護。
受限于短暫的觀察期,這項研究無法分析長期移植后異種移植物的功能改變,也不足以證實豬肝可完全替代人類肝臟功能。
不過在今年1月,西京同一團隊已經完成了豬-人全肝原位移植。據新聞報道各項指標反應良好,期待他們公布更詳細的信息。
參考資料:
[1]Tao, KS., Yang, ZX., Zhang, X. et al. Gene-modified pig-to-human liver xenotransplantation.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799-1
本文作者丨代絲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