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自啟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以來,全縣深入貫徹“應普盡普、不漏線索”的原則,發動多方人員力量,全面扎實地對我縣范圍內的不可移動文物以及文物線索開展實地普查。
當地老人帶領黎平縣四普辦工作隊員前往玉華山寺廟遺址
一、全面征集新發現文物線索。
一是在微信公眾號、縣電視臺發布《關于征集黎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文物線索的公告》,向社會公開征集新發現文物線索。二是由縣普查辦印發《關于提供黎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文物線索的通知》到各鄉鎮(街道),由各鄉鎮(街道)排查轄區內新發現文物并上報縣四普辦。三是積極對接縣文物、黨史、建筑等方面的專家,提供新發現文物線索。四是在實地普查過程詢問當地老人了解有無文物線索。
黎平縣四普辦工作隊正在玉華山寺廟遺址調查
二、扎實開展文物野外普查工作
一是截至2025年3月25日,全縣新發現文物線索共收集137條,其中,有紅軍長征時期重要的革命文物,如高場紅軍住址、在永從鎮豆洞村,有典型的民居古建筑,豆洞村書香第(石玉堂故居),有古建筑遺址群,如玉華山寺廟遺址、五龍山尼姑庵遺址等。2024年5月,黎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進入實地調查階段以來,黎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扎實開展野外普查作業,通過實地走訪、現場記錄、拍照攝像等方式,全面收集文物的相關信息,為后續的文物保護和研究提供了翔實的數據支持。二是爭取當地支持,確保黎平縣普查工作順利進行。在普查工作中,充分發動當地群眾,特別是當地老人的支持,為普查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和信息,對于野外難尋的遺址遺跡,由老人帶隊到點上開展實地普查。群眾的參與不僅提高了普查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還增強了公眾對文物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
黎平縣四普辦工作隊和當地老人正在前往五龍山尼姑庵遺址的路上
三、加強群眾參與和宣傳教育,提高文物普查工作知曉率和文物保護意識
一是定期總結黎平縣在全國第四次文物普查階段性工作中取得成果,為未來的文物保護研究以及活化利用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利用線上線下對黎平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進展情況以及文物保護知識和成果進行宣傳。進一步加強群眾參與和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文物保護的意識和責任感,共同守護好黎平縣寶貴的文化遺產。(完)
統籌:劉禹涵
責編:王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