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彈劾案一再推遲之際,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迎來了好消息——其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二審被判無罪,暫時為他掃清了競選總統的障礙。
不過,韓國實行的是三審終審制,檢方還可以繼續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如果在終審中被判有罪,李在明還是逃不過無緣下屆總統大選的命運。
但不管怎么說,李在明先于尹錫悅一步解套,也算是共同民主黨的一大勝利。有分析認為,李在明被判無罪,就意味著尹錫悅危險了,憲法法院不斷推遲總統彈劾案宣判日期,怕是也有這方面的考慮,畢竟尹錫悅的忠實支持者不是吃素的。
與此同時,難得逃過“青瓦臺魔咒”的前總統文在寅卻成了被調查對象。就在李在明案宣判的前一天,韓國地方檢察廳宣布對文在寅及其女兒文多惠進行立案調查,理由是二人涉嫌共同受賄。
整個案件大概是這樣的:文在寅擔任總統期間,文多惠的丈夫徐某被一家航空公司聘任,得到了一份超過2億韓元薪水的工作,相當于人民幣一百多萬。而幫助徐某獲得這份工作的,是一個叫李相稷的人。
李相稷是文在寅直接任命的韓國中小企業振興公團理事長,后來又得到共同民主黨的推薦當選國會議員。所以檢方認為,徐某得到的高薪工作其實是李相稷向文在寅父女行賄。
去年9月,全州地方檢察廳將文在寅列為嫌犯,并突襲了文多惠的住所,此舉引發了共同民主黨的怒火。該黨黨鞭樸贊大指責檢方這么做純粹是為了羞辱前總統,目的是幫助陷入丑聞的第一夫人金建希轉移視線。
樸贊大的說法并非全無道理。除了韓國總統普遍難以擺脫的“青瓦臺魔咒”,文在寅和尹錫悅也有過節,文在寅一手提拔了尹錫悅,又擔心檢察機關權力過大,于是發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司法改革,最終的結果可以用兩敗俱傷來形容。
從那以后,兩人的梁子就結下了。只不過文在寅下臺以后回歸田園生活,幾乎不過問政事,看上去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尹錫悅當局倒是沒少變著法地調查文在寅,但都無疾而終。
今年2月,文多惠又因為涉嫌酒駕和非法出租房屋被檢方起訴。這兩起案件雖然都和文在寅無關,卻因為兩人的特殊關系,文在寅難免被牽扯其中,但他始終保持緘默,任由檢方調查,主打一個身正不怕影子斜。
讓文在寅打破沉默的是緊急戒嚴風波,尹錫悅鬧出這么大一個亂子,作為老領導的文在寅表示愧對國民,如果不是他當年非要搞司法改革,讓尹錫悅有了出頭之日,也就沒有今天這么多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文在寅的至交、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正是因為周圍人被牽連而不堪重負,選擇跳崖結束一切。盡管以文在寅的性格,不太可能步盧武鉉的后塵,但要真的被女兒牽連,可能最終也難逃“青瓦臺魔咒”。
相比之下,尹錫悅經歷“青瓦臺魔咒”的概率要更大一些。截至周三,憲法法院仍未公布總統彈劾案的宣判日期,考慮到一般會在宣判之前2-3天公布,可能又要推到下周了。
這已經成為韓國有史以來耗時最久的總統彈劾案,從憲法法院接到彈劾案之日算起,已經超過了100天。而另兩位韓國總統盧武鉉和樸槿惠的彈劾案,則分別耗時63天和91天。
可以肯定的是,尹錫悅彈劾案一定會在4月18日前宣判,因為有2名法官的任期將在這一天到期。但具體是哪天,就得等憲法法院的通知了。
此前,尹錫悅的支持者曾經強闖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在韓國引發極大爭議。另一方面,希望尹錫悅下臺的人也不在少數。不管憲法法院作出何種判決,最后都很難收場。
考慮到這一點,法官們也是想盡可能地往后拖,等到民間的熱度降下來再宣判,以免引發更大的動蕩。
總之,韓國當前的政局只能用一潭渾水來形容,前總統、現總統、總統候選人都官司纏身,或許只有當潮水退去,才能真正看出誰在裸泳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