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腫瘤中,宮頸癌是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其發生率僅次于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2020年全球宮頸癌監測估計,每年約有60.4萬宮頸癌新發病例,死亡人數每年約34.2萬。
我國每年宮頸癌新發病例約10萬例,約3萬例死于宮頸癌。簡單來說,每5~6分鐘就確診一例,每20分鐘就有一名女性因宮頸癌去世。
近年來,免疫療法已成為未來癌癥治療的重要發展方向。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的過繼性 T 細胞療法(ACT) 是一種個性化的被動免疫療法,簡單點講就是將手術切除的腫瘤組織中的淋巴細胞分離純化,挑選出其中能特異性抗癌的淋巴細胞,擴增活化后回輸。這類療法擁有30多年的歷史,最早用于惡性黑色素瘤,近年來在宮頸癌等多種實體瘤中都給出了不俗的數據。
2019年6月,FDA批準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治療方法LN-145為突破性的治療指定,這是用于實體瘤的細胞免疫療法首次獲此殊榮,相信距離上市也僅是時間問題。
75%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國內學者小試牛刀,TILs療法療效驚艷!
2022年8月1日,我國醫學研究學者也采用TIL細胞療法輔助免疫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該研究納入27例接受同步放化療的患者,并通過微創手術取得了腫瘤組織,其中的20例患者可以獲得足夠多的TIL細胞,成功率為74.1%。
直到 2022 年 3 月 1 日的最后一次隨訪,12例患者順利地接受了TIL細胞的回輸,9例患者在同步放化療及TIL細胞回輸后實現了腫瘤完全緩解(有1個或更多腫瘤完全消退),完全緩解率為75%;疾病控制持續時間為9~22個月;療效維持時間最長的已經超過2年。
復發性宮頸癌并伴有膀胱轉移患者經TILs輸注后完全緩解!
2022年2月17日,我國醫學研究人員刊登在《JITC》上的一篇案例報告中,對一名患有復發性宮頸癌并伴有膀胱轉移的患者采用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輸注和改良的淋巴細胞清除方案進行治療的I期臨床試驗結果進行報道。切除組織的特征表明腫瘤區域內浸潤的淋巴細胞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輸注后的 IL-2 注射也從治療中移除。患者在 TIL 輸注后 10 周達到完全緩解,治療期間不良反應較少。
這是一名52歲的女性,因不規則出血于2021年1月被診斷為復發性宮頸癌,在此之前患者曾經手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切除術,4個周期的紫杉醇化療。17個月后核磁共振成像顯示在膀胱中復發,隨后她接受部分膀胱切除術,1個周期的輔助化療,并要求保留腫瘤切除以進行細胞治療。
TIL輸注6周后,T1WI顯示病灶明顯縮小。根據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 v1.1 (RECIST),患者在輸注后 10 周確認完全緩解。
晚期或復發宮頸癌患者的新選擇!自體TIL注射液招募來襲!
近期無癌家園有一項““自體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注射液治療既往治療失敗的晚期或復發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招募中。
本注射液來源于患者自體腫瘤組織,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提高實體瘤的治療效果,同時降低腫瘤免疫逃逸的風險。TIL 細胞療法具有腫瘤特異性高、識別靶點廣泛、腫瘤歸巢能力強的特點,在實體瘤臨床領域展現出巨大治療潛力。本產品已在多項臨床前研究中,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優異的腫瘤清除效力;同時,本品尚處于臨床研究階段。該項目經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現向社會公開招募計劃納入3例受試者。若符合以下招募標準的患者可咨詢無癌家園醫學部(400-626-9916)評估病情。
主要納入標準
(1)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能完成研究程序和隨訪檢查與治療;
(2)年齡 18~70 周歲(含邊界值);
(3)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體能狀態評分 0~1 分;
(4)經細胞學或組織學確認的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病理類型包括鱗狀細胞癌、腺癌及腺鱗癌),且經過至少一線含鉑方案化療期間或化療之后出現疾病進展或者因毒副作用不耐受的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患者;
(5)育齡期婦女在入組前 7 天內的血妊娠試驗為陰性,任何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必須同意在入組后至 TIL 細胞輸注后至少 6 個月內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
(6)經研究者判斷,能遵守試驗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