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以其精彩的劇情和出色的制作掀起了一陣“哪吒熱”,票房創下全球影史奇跡。這部續作在保持前作水準的基礎上,實現了全方位的突破,創造了一個既熟悉又新奇的奇幻世界。影片保留了哪吒故事的核心精神——反抗命運、追求自我,但將其置于現代家庭語境中重新演繹。這種古今交融的敘事方式在現代觀眾中引發強烈共鳴。
視覺呈現上,從陳塘關的市井風貌到東海龍宮的神秘瑰麗,影片用精美的畫面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傳統建筑、服飾、器物等元素經過藝術化處理,既保留了古典韻味,又增添了現代審美。特別是哪吒與敖丙的戰斗場景,將東方美學與現代特效完美融合,創造了令人窒息的視覺奇觀。
影片用現代化的表達方式,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寶貴經驗。這種創新性的文化表達,不僅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更激發了年輕一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如此精彩的動畫電影《哪吒2》卻未能在向來以中華文化自豪的臺灣地區上映,讓人不禁好奇,臺灣何以缺席?
表面上看,臺灣目前對引進大陸電影采用“配額抽簽”制度,以隨機抽簽的方式,一年抽出10部大陸影片在臺發行。依照此規定和已公布的抽簽結果,《哪吒2》幾乎板上釘釘無法于年內在臺放映。《哪吒2》雖未入島,但也在島內網絡也引發熱議。一些在大陸看過電影的臺胞在島內網上留下“絕對值得一看”,“劇情好,親情好,友情好,科技好,配音好”,“見證了大陸電影產業將隨著科技井噴,站起來并跑起來”,“讓世界看到中國動畫技術的進步及講故事能力的成熟”等大量好評。看不到電影的臺灣網民則表達了失望:“三太子的故事,臺灣人應該要耳熟能詳才對,結果搞半天只有臺灣看不到。”
綠營則有不少酸言酸語,甚至稱《哪吒2》“涉及意識形態問題”。一部中國神話題材的動畫片能扯出意識形態,說這種話的人,顯然是“恐中”“反中”思維作祟,把一切來自大陸的好東西都視為“統戰”了。《哪吒2》無法在臺灣上映的真正原因也正在于此。大陸方面早在2010年起就已取消臺灣電影在大陸公映的數量限制,民進黨當局卻堅持每年限10部,就是怕島內民眾接觸太多大陸文化產品,進而導致綠營抹黑貶低大陸的謊言穿幫現形,其極力構筑的信息繭房破窗塌房。來自大陸的東西越好,他們就越害怕,島內民眾越喜歡,他們就越反對。此前民進黨當局禁愛奇藝、淘寶、華為、大疆,近期禁DeepSeek,背后莫不是同樣的思路。
從各個維度看,《哪吒2》都是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尤其從傳揚中國文化的角度來說,臺灣地區的缺席更加令人遺憾。從《黑神話:悟空》到《哪吒2》它們所激發的是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自豪和信心,以及創作者從中華文化汲取養分的靈感和熱情。這本是兩岸中國人的喜事和中華文化的盛事,卻成了臺灣未能參與的憾事。
民進黨當局為一黨之私,阻撓兩岸文化交流,讓臺灣同胞少了親炙大陸優秀文化作品的機會,也讓臺灣社會錯失發展傳統文化的契機。在國臺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兩岸同胞有著共同的文化根基和情感聯系,期待更多臺灣民眾能親身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兩岸同胞應一起努力,搬開政治勢力所設的絆腳石,共同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利用各自優勢發展中國神話宇宙,則不但在影視、游戲、動漫等產業實現巨大經濟效益前景可期,還可讓中華文化踏上“風火輪”,更快更好地傳向世界。
近期視頻推薦
更多精彩請關注川越海峽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