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提到俄羅斯在庫爾斯克地區已經基本收復了失地,但是仍有一些烏克蘭軍隊和北約的雇傭兵被困在庫爾斯克境內。根據外媒的報道,烏克蘭軍隊和北約的雇傭兵無法逃出庫爾斯克地區,烏克蘭方面開始組織展開多次營救行動。按照烏克蘭方面的說法,烏克蘭軍方為營救被困在庫爾斯克蘇賈西部的2000余名烏軍精銳及數百名北約雇傭兵,在北約情報支持下,制定了多路突擊計劃。
然而,從最新的報道來看,烏克蘭軍隊“豪賭式”的營救行動慘敗,俄軍已經令這條“死亡公路”成絞肉機。根據美國方面3月26日報道:烏軍以SSO特種部隊為先鋒,向別爾哥羅德州等多個方向發起突擊,一度深入俄境內12公里,試圖吸引俄軍增援,為被困部隊創造突圍條件。然而,俄軍迅速識破烏軍意圖,并未從庫爾斯克抽調主力,反而加強了對R200公路的封鎖,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死亡公路”。
烏軍特種兵和北約雇傭兵試圖搭乘改裝卡車沿R200公路突圍,但俄軍早已布下天羅地網——無人機全天候偵察,火箭炮精確覆蓋,蘇-34戰斗轟炸機更是投擲FAB-1500巨型制導炸彈,對公路上的烏軍車隊實施毀滅性打擊。據俄國防部消息,僅一次轟炸就導致上百名北約雇傭兵喪生,其中包括美國、格魯吉亞等多國軍事人員。烏軍原計劃利用F-16戰機提供空中掩護,但俄軍防空系統嚴密封鎖,北約戰機未能發揮作用。
但顯然西方情報失靈,俄軍“刺瞎北約眼睛”。此次營救行動的一大關鍵失敗在于西方情報系統的全面失靈。美英情報機構原本依賴衛星、電子偵察和烏克蘭前線部隊的實時反饋,但俄軍通過電子干擾、戰術欺騙和快速機動,成功誤導了北約的戰場感知。烏軍指揮官甚至抱怨,俄軍的無人機和電子戰能力已完全壓制北約提供的通信系統,導致烏軍行動暴露無遺。
更諷刺的是烏軍第116旅在回援時,因使用星鏈通信被俄軍監聽,最終落入預設的“口袋陣”,全軍覆沒。這表明,俄軍不僅在火力上占據絕對優勢,還在信息戰層面徹底壓制了西方支持的烏軍體系。隨著烏軍營救行動失敗,被困在蘇賈西部的北約雇傭兵已陷入絕境。俄軍已明確表態,不會給予外國雇傭兵戰俘待遇,而是視其為“非法戰斗人員”,可直接處決。
目前,俄軍正逐步收緊包圍圈,并利用無人機和特種部隊對森林地帶展開地毯式搜索。此前,特朗普曾向普京求情,希望俄方“放烏軍一條生路”,但普京僅同意接受投降,拒絕讓烏軍和北約人員安全撤離。這意味著這些被困的北約軍官要么投降接受審判,要么在突圍過程中被俄軍殲滅。俄媒甚至推測,烏軍高層可能已下令“滅口”,以防北約軍事顧問被俘后泄露敏感信息。
此次營救行動的失敗,不僅讓烏克蘭損失大量精銳部隊,更嚴重打擊了北約的軍事威信。西方原本希望通過直接介入(如派遣軍事顧問、提供F-16戰機)扭轉戰局,但現實證明,俄軍已具備全面壓制北約戰術體系的能力。烏克蘭雖然出動了F16戰斗機,妄圖支援地面部隊展開突擊行動,然而事實證明,僅僅依靠空中支援還無法扭轉當前烏克蘭被動局面。
現在美國和西方最擔心的就是俄羅斯會直接包圍并俘獲這批烏軍和北約雇傭兵畢竟他們知道這批北約雇傭兵當中是否有北約的現役軍人。一旦俄羅斯抓住北約現役軍人存在庫爾斯克的證據,那顯然俄軍可能利用俘虜的北約軍官作為政治籌碼,在未來的談判中施壓西方。若這些“大魚”被公開審判,北約將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甚至可能被迫在軍援烏克蘭的問題上讓步。
因此:俄軍“關門打狗”,北約進退維谷。目前,俄軍已在庫爾斯克形成“關門打狗”之勢,烏軍殘部及北約雇傭兵的生存空間正被逐步壓縮。此次營救行動的失敗,不僅暴露了烏軍的戰術短板,更揭示了北約在直接對抗俄軍時的無力感。未來,若西方仍執意向烏派兵,或將面臨更慘重的損失;而若選擇退縮,則意味著烏克蘭將徹底失去翻盤希望。這場博弈的結局,或許已在俄軍的炮火中寫下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