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筑夢展宏圖,以專業領航科技路
——訪武漢筑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明
歷史的洪流裹挾著我們奔涌向前,每一次文明的躍升、每一次社會的興盛,都由創新之火點燃。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取代手工業,到如今第四次工業革命數據驅動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自始至終都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核心支點。在新時代的春風下,高新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武漢筑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筑夢科技正是這樣一棵扎根數字土壤、茁壯成長為以“將企業應用與院校人才培養相結合,通過在機器視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研發和創新,實現產學研協同發展,推動教育改革與發展,為智能化時代的教學和產業需求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為使命;以“通過技術創新和方法創新,提供高質量的思維及技能教育,培養具有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推動教育的公平與包容,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為目標,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參天大樹。
起而行之,厚積薄發啟新程
勃朗寧說:“只要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一切都會變得得心應手。”的確如此,所有歷經磨難取得成功的人,都始終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相信自己的眼光,有信念、有理想,才得以在千難萬險之后踏上理想鑄就的群山之巔。2005 年,走出校園的鐘明,順利對口就職于深圳一個視覺行業的科技公司,開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在深圳工作期間,他先后擔任項目開發工程師、技術總監和銷售總監等職位,并帶領團隊負責富士康(ipod 和 iPhone 項目)、香港先科電子、大族激光、潮州三環、比亞迪電子等重要客戶,為他們提供了上千套視覺系統,贏得了客戶的信賴與贊譽。
經驗是能力的寶貴養分。六年時光一晃而過,彼時的鐘明,已然成為了業內的佼佼者。由于是獨生子女,一直有離家近一點的情節,2011 年結婚之后就回到武漢創業,創立了武漢筑夢科技有限公司,筑夢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機器視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方向系統和裝備研發的高新科技企業。提及筑夢科技命名的來由,鐘明介紹道:首先,我碩士階段所攻讀的學位便是機器視覺,ZOOM 視覺里面是個高頻詞,與“鐘 ZHONG”諧音,所以就一直用 ZOOM 作為英文名;后面成立公司,筑夢其實是 zoom 的諧音,在光學或視覺中 ZOOM 有縮放和飛快地跑的意思。同時筑夢的中文也是建立夢想,契合“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創業信條。
在這份初心的驅使下,鐘明在機器視覺和智能制造領域不斷深耕,同時,在與公司共成長的過程中始終秉承著“誠信、擔當、夢想、感恩、專業、共贏”的企業價值觀,踐行“企業與教育產品并行發展,以真實業需求來促進教育裝備開發與學校人才培養”的發展模式,將企業應用與高校科研、教育實訓、人才培養緊密結合,相互融通,實現產教協同發展。
事實上,智能制造與人才生態早已互為依仗,共生共榮。有著二十年技術沉淀的鐘明見證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深知教育實訓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性。目前,機器視覺與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已十分廣泛。它不僅在半導體及電子制造、汽車、制藥等行業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工業檢測、食品包裝等領域也有力推動著產業的智能化升級。機器視覺,即運用機器代替人眼進行工作,相較于人眼工作的諸多不確定因素,機器不易疲勞,且標準更加統一、速度更快、頻域也更寬,例如紅外、紫外、X 光檢查都是視覺檢測的范圍。機器視覺通常被用于產品識別、目標定位、產品測量和缺陷檢測等方面。智能制造,即在機器視覺的基礎上又包括了數控加工技術、數控成型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激光應用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檢測技術、智能物流技術、智能倉儲技術等技術,同時能夠通過數字化技術將每一項單獨的技術進行串聯和反饋。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機器視覺技術,還是智能制造技術,都將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幅提升了其應用能力和擴展了邊界。
在這場機器視覺與智能制造技術驅動的工業變革浪潮中,武漢筑夢科技一步一印,躬耕不輟,才得以在時光的長度里收獲自己的“麥穗”,如包括自主軟件和硬件平臺在內的標準化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應用平臺、3D 智能視覺模塊、智能機器人裝備、數字化及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四類核心產品的應用而生,獲得了包含發明專利在內的近 70 項知識產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武漢市“瞪羚企業”、湖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武漢市軍民融合單位、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單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合作企業(中職組“智能裝備技術應用”+ 高職組“機器視覺系統應用”)等一系列榮譽。武漢筑夢科技,突破了多項核心技術瓶頸,憑借著自己的力量推動了產業升級、行業進步,已然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守少則固,力專則強。這份專注與執著,才是武漢筑夢科技能夠脫穎而出、獲得客戶的一致認可以及斬獲眾多專利與榮譽的根本原因所在。接下來,武漢筑夢科技將繼續奮進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致力于為推動行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育賢興邦,產教融合聚優勢
作為行業變革的踐行者,武漢筑夢科技攜手機器視覺與智能制造技術正在源源不斷地向社會注入強勁動力。但任何新技術的產生,都將不斷衍生新的問題。隨著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人才不足問題愈發凸顯。鐘明表示,當下在機器視覺與智能制造領域,正面臨著“人才荒”,以及院校培養與企業需求“兩張皮”突出的現狀。所以,武漢筑夢科技積極構建起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公司業務始終圍繞著這三點展開:第一,聯合院校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方向培養基礎專業人才;第二,為企業導入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等成熟應用解決方案;第三,橋接院校和企業需求,真正做到產教融合。
明確發展方向后,武漢筑夢科技聚焦核心領域進行精細化運作,并憑借其獨特優勢,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發展路徑。一直以來,武漢筑夢科技都不是一家純教育企業,公司高度重視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了更好鏈接企業發展與人才成長,武漢筑夢科技每年都會承接一部分企業關于視覺應用或數字化應用的需求,這不僅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也能夠讓公司團隊投身一線,精準把握合作企業的最新需求,在不斷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時,還能夠通過項目精準對接院校與企業的用人需求,在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需求之間搭建起一座穩固的橋梁。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才培養方面,武漢逐夢科技基于多年的工業項目實踐以及與學校合作的經驗,也探索歸納出了一套創新模式。把真實企業應用的工藝段或技術鏡像引入教學場景,在充分考量教學實際、降低效率要求、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巧妙地將真實場景、知識點注入以及實操或二次開發引導有機結合。這種模式,不僅能夠實現讓學生在校園內就能接觸到企業真實的應用場景,還能夠極大地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行踐學、實作培才。鐘明表示,“我們要做工業中最懂教育的,教育中最懂工業的”,正是在此教育理念的堅守下,武漢筑夢科技才能從實際出發,不斷深化技術研發,持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力求能夠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與人才發展貢獻力量。
如今,武漢筑夢科技不僅擁有武漢市機器視覺及智能裝備研究開發中心,積極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知名院校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還已經為包含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在內的超過 600 所院校及研究所提供服務。同時,公司還為包含比亞迪、華工科技、京東方、環旭電子、東風本田等在眾多企業完成了近萬套的視覺軟件開發或系統集成項目。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客戶,武漢筑夢科技還先后在華南、華東建立了分公司。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談及武漢筑夢科技在為學校提供解決方案,如何確保教學能夠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時,鐘明指出,產教融合與技術創新的關鍵在于“融”、在于因材施教。因此,從職業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的視角來看,教育向來都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考慮到生源大多來自本地,且畢業后多數學生會選擇留在本省、本地區或本市發展,所以在課程設置中普及當地的產業背景與產業技能要求就顯得尤為關鍵。此外,公司還會依據不同的受眾群體制定分層培養策略。對于職業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相關設備的運維能力。對于本科教育,則側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無論是職業教育階段,還是本科教育階段,武漢筑夢科技都始終緊密圍繞著企業的用人標準和技能需求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保為本地產業發展精準輸送適配人才。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管風雨兼程,你只要全心專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就一定會有所收獲。即便已經取得了不斐的成績,鐘明依然謙遜地說道:“技術發展得很快,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緊跟技術風向和政策導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走得更遠一點。”以初心致匠心,以專業鑄輝煌,相信在鐘明的引領下,武漢筑夢科技會不斷匯聚各方智慧,以創新為翼,在技術浪潮中乘風破浪。
逐夢未來,與時偕行攀高峰
在時代的車輪下,機遇與挑戰從來都是并駕齊驅。
AI 技術爆發的大環境下,武漢筑夢科技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立足新的起點,武漢筑夢科技將繼續始終保持著清晰的認知與積極的進取姿態,常備不懈,夯實進取,持續推進產教融合,擴大自己的“舒適圈”,繼續增添力量培養行業的基礎人群,從中篩選出更多優秀人才,積極推進企業與高校的項目合作,將高校老師的軟件算法吸收到公司的軟件產品之中,讓優勢更具力量。
談及未來,鐘明表示,盡管目前我們正身處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科技行業前沿,但務實求穩向來都是發展的根基。所以接下來,我們還要將重點聚焦于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相關技術的普及上面。這不僅是順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更是為行業發展筑牢根基,讓先進技術能切實落地,惠及更多領域。同時,我們也深知想象力和學習精神的重要性。作為橫跨教育與工業兩個行業的企業,從工業 4.0 的蓬勃興起到智能制造的全面推進,再到當下 AI 熱潮席卷,深度學習、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熱點不斷涌現,時代發展一日千里,所以我們要緊跟行業前沿,只有保持不斷學習的熱情與敏銳,才能在快速更迭的技術浪潮中站穩腳跟,特別是在當下人工智能爆發式發展的關鍵階段,更需積極探索、勇于嘗試新的技術。
在前行的道路上,武漢筑夢科技將始終堅守以產教融合為主線,打造產教融合的良性生態循環,并堅定地朝著“以人為師”的方向聚力前行。除此之外,公司還將積極擴大朋友圈,廣納賢才,與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企業精英交流合作,汲取各方智慧,以開放包容的姿態不斷充實自身,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推動武漢筑夢科技在科技發展的征程中穩步前行。
逐夢未來,與時偕行攀高峰。武漢筑夢科技將憑借著在技術探索上的果敢、在產教協同上的創新,在機器視覺與智能制造賽道上持續加速,助力產業升級與社會進步,引領科技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風向,并勇擔使命,積極為行業發展樹立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