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師德之基,揚才學之帆,立為人之本,展八中之韻!
第十四期
卷首語
在歲月的長河中,教育如同那璀璨的星河,永遠閃耀著智慧與希望的光芒。衡陽市第八中學,作為這片星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自其誕生之日起,便承載著培養未來之星的重任。在這里,我們鑄就師德之基,揚起才學之帆,立下為人之本,共同編織出一幅幅充滿智慧與夢想的教育畫卷。
“鑄師德之基”,八中的教師們,不僅具備深厚的學術素養和精湛的教學技藝,更有著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們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用愛心和耐心對待每一位學生,以身作則,為學生們樹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樣。他們如同燭光,照亮了學生們前行的道路,也溫暖了他們的心靈。
“揚才學之帆”,是這些名師們對學生成長所寄予的厚望。他們深知,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他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在他們的引領下,學生們如同揚帆起航的船只,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不斷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和目標。
“立為人之本”,是八中老師對每一位學生的殷切期望。他們希望通過教育,讓學生們不僅具備扎實的學術基礎和廣泛的知識面,更有著健全的人格和優秀的品質。希望學生們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堅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勇敢地面對挑戰和困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展八中之韻”,是我們本次系列報道的主題。我們將深入挖掘并展現衡陽市第八中學名師們的風采與成就,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背后的故事和付出。這些報道將呈現他們在教學、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感人故事,讓他們的智慧和光芒激勵更多的人投身于教育事業。
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關于名師風采的盛宴吧!在這里,你將感受到教育的智慧與力量,領略到名師們的風采與魅力。愿我們攜手共進,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共同書寫衡陽教育更加輝煌的未來篇章!
印象里,家長信賴、學生喜歡、學校認可的教師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要像父親一樣穩重,又要如母親一般慈愛;要有長者那樣睿智的思想、深厚的學識,又要能和學生打成一片,處成“同齡人”;教學要有創新,但又不能太跳脫;處事要公正,又不能太“中庸”:大家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要求往往就是這樣超出常規。
剛剛帶領衡陽市八中兩位學子榮獲2024年化學競賽全國一等獎、取得衡陽近年化學競賽史上又一次突破的化學競賽教練屈忠凱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多面手”——一名符合“既要又要”要求的優秀教師。
活力十足的“凱歌”
“凱哥,凱哥!你要不要考慮去參加脫口秀啊?你簡直是被教書耽誤的段子手,腦洞大開、段子橫飛,超有梗的!”“神奇凱哥,每個班都值得擁有!”他的“嫡系”學生如是說。
“咱孩子這班主任挺靠譜的,孩子很服他管。”“屈老師真心關愛學生,不僅學習抓得好,還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人格成長。我們挺感謝他的。”他的學生家長如是說。
上下打量一下屈忠凱老師——平頭;襯衣,扣子扣得嚴謹,衣服下擺插進休閑褲;健美的膚色、壯實的身材——一副成熟穩重的外表,讓家長們看第一眼就很放心。其實,家長們有所不知,屈老師外表下藏起來的“頑童”氣質,讓學生們直呼“屈老師謊報年齡!”
很多人視班主任工作為“苦差”,每天朝六晚十沒自我。但屈老師卻甘之如飴、享受其中:“我就是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屈老師滿心滿腦都是點子,渾身上下都是干勁。
他總是活力滿滿,常常和他的孩子們在一起聊天吹牛,聽孩子們講些小煩惱和小趣事,給他們出點“餿”主意或者一起開懷大笑。為緩解大家考前緊張的情緒,某一次,他提出和學生一起玩扳手腕,勝出者就有小獎品。同學們不論力氣大小都搶著排隊要和他一較高下,全班同學都圍觀喊加油,氣氛超級熱烈。車輪戰之后,獲得獎品笑嘻嘻的同學不在少數,“緊張”感也早煙消云散。屈老師還會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跟學生組隊打籃球,不論輸贏他都樂呵呵的,像一個16歲零240個月的孩子。
可他絕不是只追求玩樂的“傻孩子”,他真正用心在呵護每個孩子的勇氣和生命力。班上一位患有輕度抑郁癥的女生,不習慣與同學交流,總是獨來獨往,見著老師也慌亂躲避。屈老師向家長了解情況之后,主動上網學習抑郁癥的科普知識,還配合心理老師制定了專門的關愛計劃,漸漸地,女生開始回應同學、主動發問、尋求協作、分享思考,笑容也更多地出現在她臉上,整個人變得自信開朗起來。某次,女生晚自習后騎車回家,不小心摔傷了,膝蓋、手臂、臉上都擦破了,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女生選擇向屈老師求助。電話打給屈老師的時候,他還在巡查宿舍紀律。他一聽說情況立即出校門趕到女生處,把她帶去五醫院清理和包扎傷口。雖是極小一件事,但屈老師心里明白這其中的分量,要是放在以前,女生必定是默默忍受傷痛、選擇自己承受一切,而當她主動求助、袒露委屈時,這代表孩子對自己的極大信任,也是勇氣與生命活力的象征。
既關心學生開心無負擔地學,給他們的校園生涯增添無窮歡樂;也關注他們自信不畏懼地活,給予漫長人生溫暖和包容的鼓勵——這樣的屈老師,試問誰不愛呢?
在他的帶領下,621班成了一個十分團結的集體,齊心協力為了一個共同的大目標和很多的小目標努力:軍訓匯演獲得了二等獎,朗誦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千分考核一學年獲得五次星級文明班級,硬筆書法大賽、高考體書法比賽和英語書寫大賽多名學生獲一等獎,古詩詞競賽及校運動會中學生均有出色的表現。
神奇的“魔法師”
“其實我是一名魔法師”,在一堂實驗課上,屈老師嚴肅地說,“這堂課我就來證明!”
在學生們好奇的注視下,屈老師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儀器和試劑。他先是普普通通地在一個試管中加入少量水,然后隨隨便便地往水中加了少許白色粉末,再裝腔作勢地在試管中滴了幾滴無色的試劑。慢慢地,水居然發生反應變成了紅色,好看的紅色,鮮艷的紅色。這時,他緩緩地做個了360°轉體,再次面向全體同學,一只手拿著試管穩穩地直直地往前平伸,用三分誠懇五分自信兩分狡黠的口氣,說出一句“凱式”名言:“接下來,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懂梗的學生已經忍不住發笑。只見他那端著燒杯的手輕輕一晃,水中的紅色瞬間又消失無蹤。學生們立時爆發出陣陣驚嘆。在疑惑與求知的目光中,屈老師轉身在黑板上鄭重寫下“Na2O2 + 2H2O = 2NaOH+H2O2”和“2H2O2=2H20+O2↑”兩個化學方程式,隨后才認真講解起來……
還別說,屈老師上課真有魔法師的特效。他的表情極其豐富、語調相當夸張,好像在舞臺上表演話劇,將學生的眼球牢牢吸引住。他會有很多“莫名其妙”而又“莫名巧妙”的聯想,比如,4Fe(OH)2(白色)+O2+2H2O=4Fe(OH)3(紅褐色),他就聯系歷史事件四一二政變白色恐怖下的流血事件,讓大家一下就記住了4、1、2三個系數和白色沉淀變成紅色沉淀這個現象。
自然,沒有課前的充分準備,就難有課上神異的奇效。屈老師想方設法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而盡可能避免單調地進行理論灌輸;沉心思索如何讓環節更緊湊、過渡更自然;他巧借多媒體資源,使內容更生動形象;時而采用案例分析引發學生思考,時而組織小組討論激發思維碰撞。屈老師傾盡全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和創新精神。
班上有一位鄒同學,原本總抱怨化學公式記起來很難學起來很枯燥,對化學課很不感冒。但就因為某次課上一個特別酷炫的實驗,那實驗中五顏六色的火焰和神奇的化學反應,一下就把包括這位同學在內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住了。那之后,這位鄒同學對化學課也產生了“化學反應”,釋放出極多的“熱量”。屈老師抓住機會鼓勵他,也給他一些小挑戰。慢慢地,這位鄒同學的化學成績進步神速,有一次考試,甚至考進了全班前五名。
屈老師所帶的班,學習化學的熱情也持續高漲,成績穩步提升,幾乎每次平均分都在平行班中排名第一,有好幾次還超越了個別重點班。
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屈忠凱老師還特別專注自己工作后的繼續教育。他及時更新教育觀念,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在探索中前進,在學習中成熟。他利用業余時間閱讀大量的專業書籍和文獻,聽課做題,參加研討。他的《探究過氧化鈉與水反應》課例在2022年衡陽市第八屆中學青年教師教學評比中榮獲一等獎,他的《探究鐵與水蒸氣的反應》課例在衡陽市八中集團校第一屆教師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的確很多人戲稱化學老師是“魔法師”。屈老師深以為然:“化學是最神奇、最有趣的學科了!我就希望更多學生在我的引導下,理解化學,愛上化學,創新化學,超越化學。”
有“套路”的競賽教練
▲屈忠凱老師與學生詹健誠
“教練,我們誠摯地向您表達感謝!沒有您的悉心教導和耐心鼓勵,我們很難獲得這么好的成績!”在2024年第3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成績出來之后,獲得全國一等獎的兩位學生由衷地感謝他們可親可敬的屈教練。
衡陽市八中化學競賽成績一直不錯,從2018年到2024年,累積獲得7個全國一等獎。今年,又有兩名高二學生榮獲全國一等獎,實現了衡陽市近年來化學競賽史上又一次突破。其中,陳俊昊同學排名第44,是我省非長沙籍學生中的最高排名。
而今年,還只是屈忠凱老師接手八中化學競賽工作的第一年。
之前的化競主教練因年齡漸長想多培養后生,向學校推薦了屈忠凱老師。學校領導也深知他以往有過化競培訓的經驗,有意讓他接任主教練。盡管班主任工作加上教學工作已是任務繁重,但屈忠凱仍然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重擔,全身心地投入了進來。
他每天總是很早就來到學校,提前準備好各種實驗器材和試劑。他與競賽生一起制定學習計劃,督促他們按時完成任務。精心設計每一堂競賽輔導課,從復雜的化學原理到巧妙的實驗技巧,他都仔細琢磨,做到深入淺出講解透徹。他耐心地回答每一個疑難問題,即使是重復了多次,也總是微笑著給予回應。他搜集各種競賽資料,分析歷年真題。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還是夜晚的靜謐星辰,都見證了他的辛勤付出。
這次獲得一等獎的詹健誠同學,他原本參加競賽的動力不足,幾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屈教練發現他對實驗有特殊的興趣,便一有時間就帶他到實驗室做實驗,或者把藥品帶到教室讓他在教室做演示,一逮住機會就表揚他操作規范、現象明顯,夸他是萬中無一的化學高手。一番操作下來,這位同學被屈老師輕松“拿捏”,不僅參加化競興趣大漲,成績迅速提升,甚至其他的科目也同時漲分,在高一期末統考中,數英物化成績均在班里名列前茅。
在衡陽市八中第十九屆科技節活動中,屈教練給競賽生布置了一個化學實驗設計的任務。大家都在按照常規的思路去設計,但詹健誠同學卻提出了一個超級大膽的想法——銅元素的七色彩虹。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這個想法太不切實際了,肯定不行。“這個想法難道真的沒有一點可行性嗎?”屈老師鼓勵詹同學把想法詳細地說出來,再帶著大家一起思考分析,引導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改進驗證。最后,這個創新設計竟然真的成功了!這個作品還在學校的理化生實驗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屈教練深知“實踐出真知”的道理,他親自示范每一個實驗步驟,嚴格要求競賽生規范操作,確保安全。同時也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勇于創新,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科學精神。
競賽生除了在學校學習外,還要外出進行學習培訓。2024年暑假,屈老師組織學生到長沙參加培訓班,上課、吃住全程陪同。每天晚上都輪流到各個房間檢查學生的自修情況。12天培訓結束后,又匆匆帶領他們返回到八中參加金牌教練的刷題培訓班。一整個暑假都沒有休息。
對競賽生的關愛,屈教練是認真的。培訓期間,某同學把筆記本弄丟了,本子里可記滿了重要考點和錯題心得呢。大家幫著找了很久還是無果,這位同學急得直跳腳。屈教練利用休息時間去每日活動空間仔仔細細地“地毯式”搜索,結果還真給找著了。當他把本子遞給該同學的時候,同學眼神里滿是無聲的感激與感動。
學生的飲食與健康,屈教練一樣細心留意,當他發現陳俊昊同學總是默默地避開大伙兒一人打飯錯開落座時,他心里已經明白有關青春與尊嚴的秘密,此后他總借口“年紀大不消化”“菜式不合胃口”等把自己盤里的飯菜分給陳同學。默默地耕耘會迎來響亮的收獲,陳同學最后以榮獲一等獎的好成績向屈教練致謝,這是否就是古人所說的“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呢?
獲獎后,學校多位領導在第一時間打來祝賀的電話,夸獎他是第一功臣,感謝他對競賽的付出。面對這樣的榮譽,屈教練說他心里放了一場盛大的煙花,但是我看,之后的每一日,他不過依舊是伴著日出與日落,在校園里忙碌著、平凡著。他說:“這是榮譽的里程碑,也是拼搏的新起點。未來的道路漫漫而燦燦,我要更加努力,保持對化學的熱愛和探索,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化育學生。”
“化學之化,是變化,是造化。”屈忠凱老師用他的學識和熱情,不僅向學生展示了物質世界的“千變萬化”,更引領學生在青春道路上向著希望不斷“創造幻化”。他為學校的榮譽添一塊磚,更為自己的生命之屋加無限的瓦,那平凡而又非凡的意義與價值所支撐起來的足以抵擋歲月風雨的精神之瓦。
來源:衡陽市第八中學
編輯:龍世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