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蕪湖市殘聯受邀赴故宮文創融合館進行學習考察,籌備將于今年7月舉辦的展覽布展工作。經安徽省殘聯推薦,蕪湖市成為2025年度全省唯一入選地市,精選的100余件非遺及文創作品將首次亮相有著600余年歷史的紫禁城,成為展示殘疾人藝術才華的國家級窗口。
故宮文創融合館
故宮文創融合館旨在為殘疾人參與非遺保護傳承、文創作品展示和銷售搭建優質平臺,推動殘疾人文化事業與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就業增收。
此次蕪湖殘疾人文創作品將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交泰殿東側的故宮文創融合館展陳30天,重點展示殘疾人參與的非遺項目及原創文創作品,通過展現殘疾人的藝術創造力,激發其內生動力,增強自信自立意識,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
蕪湖市殘聯高度重視此次參展機會,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動員、嚴格篩選、精心籌備,最終遴選出非遺及文創作品100余件參展。每一件作品均凝聚匠心,生動詮釋蕪湖市殘疾人熱愛生活、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
聾人教師張家金創作刻紙《清明上河圖》。汪武/攝
重點展品——
市特校師生將“蕪湖漿染技藝”與“章氏女紅制作技藝”完美融合,推出作品《蕪湖漿染文創》;
聾人教師張家金以精妙的陰陽線條運用和疏密得當的布局,創作刻紙《清明上河圖》,其學生、孤獨癥青年劉煬以故宮元素為主題的刻紙作品同步參展;
殘疾藝術家陳貴祥攜石雕作品《招財進寶》參展,以精湛的技藝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現中國石雕藝術的獨特魅力;
優秀聽障女性代表、市“百人鄉村工匠”許強以刀為筆,獻上非遺石刻畫;
剪紙藝術家、聽障青年沈自富融合書畫的靈動韻味與雕刻的精致細膩,呈上非遺剪紙文化;
聽障青年徐萍,憑借精湛的工藝,用顆顆珠子塑造出層次豐富的手工珠花作品;
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標志與蕪湖地域文化元素結合的“豐收禮贊”系列作品,由全國自強模范夏云興團隊傾力打造;
安徽工程大學黃勤茹教授團隊攜手蕪湖市孤獨癥協會“星青年”,以流體畫、宮扇等創新形式傳承百年非遺漿染技藝。
市特校師生推出作品《蕪湖漿染文創》。汪武/攝
據悉,蕪湖市殘聯已于3月7日召開專題調度會部署參展工作,并于3月18日實地考察故宮文創融合館。下一步,將按照故宮策展規范與各省市時間安排,全力推進布展工作,并邀請相關專家精心打磨參展作品,力求以鮮明的地域特色、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水準的呈現方式,打造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助力殘疾人文化品牌走向全國。
來源:蕪湖殘聯
編輯:艾伯寧
審核:張雪飛、張競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