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到賴清德因臺海問題大放厥詞,寶島臺灣已與祖國闊別了76個年頭。
讓大陸和臺灣遲遲不能聯系在一起的,既不是美國,也不是“臺獨”,而是“中華民國”這個長達百年的歷史國號。
中華民國國號的由來
中華民國的國號,如今是不少“臺獨”分子擁躉的旗幟。但鮮為人知的是,這個國號已流傳了百年之久。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秘密反清,這正是國民黨的前身。
在討論推翻清廷后的國號時,孫中山提議將國號定為“中華民國”,意為中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南方各省紛紛宣告獨立。
次年元旦,南方獨立各省都督同意采用“中華民國”國號,采用民國紀元法,由此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
一個月后,與中華民國南北對立的清廷宣布皇帝退位,延續276年的清王朝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盡管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后來被袁世凱竊取,中華民國的國號也在袁世凱1915年稱帝時被改為“中華帝國”。
辛亥革命時的起義軍和清軍
但袁世凱去世后,段祺瑞等北洋軍閥恢復并延續了“中華民國”的國號,與孫中山在廣東的“廣州國民政府”分庭抗禮。
1926年-1928年,國民黨發動北伐戰爭,先后擊垮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三路軍閥。
后來的蔣介石,以孫中山政治遺志的繼承人自居,依舊延續了“中華民國”的國號。
1940年,日本大舉侵華,扶持蔣介石的政治對手汪精衛,做日占區的傀儡。
考慮到孫中山的巨大影響力,就連汪精衛也繼承了“中華民國”的國號,但為了與蔣介石政權相區分,后世一般都將其稱為“汪偽國民政府”。
1945年抗戰勝利后,汪偽政權隨即覆滅,蔣介石又成為了“中華民國”國號獨一無二的享有者。
從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到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這段歷史時期通常被后世學者稱為“民國時期”。
陳璧君和汪精衛
那么,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占據舉足輕重地位的“中國華民”國號,為什么會影響兩岸統一?
兩岸統一的阻礙
1949年后,蔣介石雖然政令不出臺灣,但他從未放棄反攻大陸的幻想,并始終以正統自居。
正是因為這個緣故,蔣家父子沒有改變中華民國的國號,也憑借這一國號多年霸占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后,敵視新中國政權的美國,曾一度慫恿蔣介石在臺灣另起爐灶,以臺灣及其附屬島嶼為轄區,成立一個嶄新的國家。
這便是美國“兩個中國”的陰謀,蔣介石予以嚴厲駁斥。
在蔣介石看來,如果接受美國的條件,不僅國民黨統治大陸的法統將蕩然無存,他也會成為分裂國家的歷史罪人。
從后世國家統一的視角來看,蔣介石拒絕美國拉攏,不想分裂中國,也彰顯了他深明民族大義的一面。
因此,蔣介石時代的“中華民國”國號,尚還有提醒臺灣居民自己是華夏后裔的進步意義。
蔣介石于1975年去世之后,繼承蔣介石遺愿的蔣經國,也堅持“中華民國”的國號。
然而,隨著1988年蔣經國去世,臺灣的地方局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曾被國民黨一度壓制的“兩個中國”的聲音,又一次從臺灣的輿論界冒頭。
以李登輝為代表的臺灣本土派在掌權之后,多次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口號。
在“中華民國”的法統性問題上,李登輝相較二蔣父子的“中華民國在南京”口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李登輝一派的態度,意味著國民黨從過去推動海峽兩岸統一,轉向割據臺灣本土。
1991年,李登輝更是“以退為進”,在輿論上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一個政治實體”,實際在為破壞“一個中國的原則”鋪路。
李登輝之后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無一不拿“中華民國”的國號大做文章,但他們都不是希望兩岸統一的。
去年10月,賴清德更是炮制“兩岸互不隸屬”言論,其分裂中國的險惡用心可見一斑。
如今,“中華民國”國號已經從過去一個歷史性的概念,成為了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輿論工具。
那么,面對被歪曲的“中華民國”,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兩岸統一后,民國國號何去何從
自1949年開國大典 一來,“中華民國”在中國的法統性便已經不復存在。
“中華民國”退出歷史舞臺,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親手釀造的苦果,也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對于蔣介石和歷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來說,他們自恃的“中華民國”國號,始終不被大陸和國際認可。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合法席位,臺灣方面的代表被驅逐,就足以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得到了國內外廣大人民的承認。
1978年,我國在《告臺灣同胞書》中也明確“一個中國的原則”。
海峽兩岸的統一,是歷史大勢所趨。未來隨著中國的統一,“中華民國”的國號注定將徹底會被掃進歷史的塵埃。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黨史文獻研究院: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什么不能簡稱中華民國?
江蘇致公網:“中華民國”國號溯源
團結報黨派e家:2025-03-06:民國初年的國會歷史概述
中國評論新聞:2016-02-06:論兩岸政治關系定位中的“中華民國”問題(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