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策略失效,中美在臺海可能面臨攤牌”——這是五角大樓負責東亞事務的前副助理部長邁克爾·希弗作出的判斷。
26日邁克爾·希弗在英媒《金融時報》撰文稱,隨著中國大陸對“臺獨”分裂勢力采取一系列多維度的綜合打擊策略,美國維持對臺灣問題戰略模糊立場的時代已經結束。
邁克爾·希弗
簡而言之,由于過去太平洋兩岸的實力差距,雖然美國承認一個中國政策,實則卻在臺灣問題上維持著高度模糊的立場:美國不與臺當局進行官方往來,但卻屢屢對臺出售武器,并維持在臺海周邊的軍事存在——在過去幾十年里,美國的這種模糊立場實際上也是在向中國大陸釋放“威懾信號”。
但邁克爾認為,讓美國維持戰略模糊的時代已經結束,因為美國對臺灣問題的模糊策略過于強調“軍事威懾”,這難以對抗現在中國大陸在臺灣問題上采取的一系列外交、政治、軍事和經濟綜合策略。
用邁克爾的話說,這叫“灰色地帶”戰術,即在維持不擦槍走火的前提下,中國大陸正通過展示實力的方式一點點收復臺灣,“華盛頓模棱兩可的態度已經越來越難以阻止解放軍在臺島周邊的大規模演習,它必須增加更多的外交、經濟和信息舉措來維持美國的軍事威懾”。
當這艘船亮相的時候,“臺獨”的末日倒計時已經開始了
此外,邁克爾還對特朗普的“交易藝術”提出了批評,指責他不應該放棄烏克蘭、跟歐洲盟友鬧掰并對加拿大和丹麥提出領土訴求,因為這不僅“加劇了臺當局的焦慮”,還是在暗示中國大陸可以在臺灣問題上“更膽大”。
因此,邁克爾呼吁特朗普應該向中國大陸“攤牌”:在維持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明確向中國大陸告知通過軍事或經濟手段實現統一的企圖,會遭到美國“強有力的回應”并付出“高昂代價”——邁克爾很天真地認為,這么做沒有越過中方的“紅線”,而且還可以讓美國“保住”臺灣。
美國人的腦回路真不是一般的清奇
總之,把邁克爾要求特朗普向中國“攤牌”的論述通篇看下來,只能說這位美國政客還活在夢里,他的邏輯無非還是搞威脅恐嚇那一套,以為只要讓特朗普闡明所謂的“高昂代價”,就能令中國放棄實現國家統一。
美國現在也有不少政客秉持著與邁克爾類似的觀點,比如19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曾叫囂說,美國將通過展示“武統”代價高于中方認定利益的方式阻止中國統一,“美國的政策向來是不以武力或任何方式強迫改變臺灣的地位,特朗普也同意這一點”。
然而,對于美國人的癡心妄想,我國外交部也多次強調過,中國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決心和信心是堅定不移的。中方有堅定的意志和足夠的能力,挫敗“臺獨”分裂圖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解放軍在等六代機和新航母,美國在等什么?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魯比奧和邁克爾的言論也是“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給自己壯膽”。
現階段美國在臺海乃至第一島鏈內的軍事優勢正在快速喪失,2022年美軍航母對解放軍演習避而遠之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美國在失去軍事優勢的同時,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想辦法如何彌補回來,而是千方百計地掏空臺積電、慫恿臺當局把臺島打爛砸爛——這清楚地表明,到時候美國會像拋棄烏克蘭一樣,拋棄臺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