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星
近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高通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蒙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作為全球手機芯片制造商的龍頭企業,此次會見釋放了什么信號?高通下一步對華有何投資計劃?
3月25日至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的主題是“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
在年會現場,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錢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市場對高通公司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在高科技、新技術領域的持續發展為高通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以及與中國企業開展更多合作的機會。”
高通公司創立于1985年,總部設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市,被外界稱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及技術廠商。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因其對無線技術發展的巨大貢獻和對5G的推動,高通公司自2019年以來已四次入選《財富》“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
在中國,高通開展業務已有30年,與中國生態伙伴的合作已擴展到智能手機、軟件、汽車、物聯網等眾多領域。
聚焦5G和AI融合應用,下一步高通將對中國合作伙伴提供哪些支持?生成式AI手機對芯片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未來,在中低端市場是否也能夠普及應用?
圍繞上述一系列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錢堃進行了深度獨家專訪。
將繼續在消費電子領域深耕與拓展合作
NBD:我們注意到,近期,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了高通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蒙。安蒙表示將持續加大在華投資。在對華投資和業務發展方面,高通下一步有哪些規劃?
錢堃:在5G和AI技術的融合應用方面,高通將支持中國合作伙伴加速毫米波、5G Advanced(即5G-A,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演進版)等技術驗證工作,推動AI與5G的深度融合,并為6G技術的研究奠定基礎。同時,高通將繼續推動AI技術在終端側的擴展,賦能生成式AI應用和場景的開發,拓展市場消費潛力。
此外,我們將繼續在消費電子領域深耕與拓展合作,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和AI PC(AI電腦)領域。高通持續迭代其驍龍移動平臺和驍龍X系列計算平臺的關鍵終端側AI創新和連接技術,并迅速將這些功能推廣到主流和入門級手機以及PC產品中。
在汽車領域,高通在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已經支持了60多家中國汽車品牌推出超過160款車型,下一步將繼續深化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的合作,助力中國企業在國內和全球市場的發展。
此外,我們還推出了高通躍龍品牌,旨在進一步拓展與中國合作伙伴在工業及嵌入式物聯網、網絡和蜂窩基礎設施解決方案等領域的合作。隨著中國市場在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高通及其合作伙伴將迎來更多技術應用場景和業務發展機遇。
未來,高通將持續深化與中國產業鏈的合作,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技術落地和生態構建,并且進一步推動中國合作伙伴在國內外市場的業務增長,助力中國企業在智能手機、物聯網、網聯汽車、XR(擴展現實)等領域更好發展,在國內及全球市場都取得良好發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AI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可持續化邁進
NBD:您怎么看待人工智能對生產力的影響?AI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可能會有哪些新的場景?
錢堃:人工智能對生產力的影響正在深入滲透至各行各業。通過連接、計算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AI不僅顯著提升了效率,還推動生產力、創造力和娛樂體驗達到新高度。例如,Windows 11 AI+ PC能夠快速完成文檔撰寫、數據分析甚至代碼生成等任務。
在工業制造領域,AI的應用正推動創新場景的落地。首先,預測性維護與設備健康管理方面,借助終端傳感器實時采集設備數據,結合云端AI模型分析歷史故障模式,工廠可提前預判機械故障并規劃維護周期,大幅減少非計劃停機造成的損失。
其次,智能質量檢測與工藝優化方面,基于計算機視覺的AI系統可實時掃描產品表面,利用生成式AI模擬各類缺陷特征,快速識別細微瑕疵,提升良品率。
最后,數字孿生與虛擬驗證方面,AI驅動的數字孿生技術可構建高精度虛擬工廠,模擬極端生產條件或新工藝方案,快速驗證可行性,加速故障響應能力。
總之,AI 依靠近乎實時的數據采集和分析改進決策質量,優化運營效率,并賦能創新以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可持續化邁進。
NBD:隨著ChatGPT、DeepSeek等AI產品的推出,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會對現有的勞動關系造成沖擊。對此,您怎么看?AI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是否會對就業造成影響?
錢堃:隨著AI創新的不斷涌現,其影響力也在持續擴展。AI正在重塑企業管理,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比如提升管理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和創新商業模式。然而,AI也為企業管理帶來了一些挑戰,比如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等。
以高通為例, AI已經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高通在IT系統中采用了很多AI技術,助力優化資源配置。高通的工程師們也在用AI來整理信息從而更好地幫助客戶解決技術問題。
因此,我們應該看到AI帶來的積極影響,比如提升工作效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等。不久前DeepSeek的推出,帶來了高質量小模型的激增,正在加速AI創新在邊緣側爆發,這將激發終端市場活力、拉動市場進入上行周期。
車載智能體AI和智能眼鏡等產品將成為市場熱點
NBD:您曾表示,混合AI將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乘數效應”。為什么這么說?
錢堃:混合AI通過在終端側、邊緣側和云端之間協同分配AI工作負載,能夠充分利用終端側的高能效、實時性和隱私保護,進而為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乘數效應”。
首先,通過分布式處理,混合AI降低了云端負載,減少了數據傳輸和計算成本,并且使得終端側AI減少了對云端資源的依賴。
其次,混合AI促進了跨行業的創新,例如,XR設備利用終端側AI進行實時渲染和云端內容生成,加快了沉浸式體驗的普及速度。
最后,在隱私和安全方面,混合AI增強了數據保護,敏感數據在終端側進行處理,避免了云端傳輸帶來的風險。這使得AI更加個性化、成本效益更高,并加快了各行業AI的規模化擴展。AI將成為所有層級智能手機的標準配置,具備AI功能的個人電腦將更加經濟實惠,車載智能體AI和智能眼鏡等產品也將成為市場熱點。
高通下一步將攜手產業合作伙伴進一步深化5G與AI的融合,推動混合AI在消費電子、工業、汽車等領域的規模化落地,釋放“乘數效應”的潛力。
NBD:有研報顯示,到2027年,生成式AI智能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億部。生成式AI手機對芯片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目前,生成式AI智能手機主要聚焦在高端機型。接下來,在中低端市場,是否也能夠普及應用?
錢堃:隨著Deepseek的推出,AI的發展將呈現新趨勢。首先,通過模型蒸餾等技術,我們可以將大型基礎模型縮減為更小、更高效的版本,實現更快的推理速度、更低的內存占用和功耗,同時保持高性能,使這些模型適用于智能手機、PC和汽車等終端。
其次,AI將持續演進,變得更智能、更具成本效益、高度個性化。從充分利用用戶終端上的算力,到讓手機成為真正的數字個人助理,AI將無縫融入生活并變革個人體驗。
在上述趨勢的影響下,芯片不再僅僅是算力的載體,而是智能化系統的核心引擎。為了滿足用戶對個性化、交互性和實時性的需求,我們的驍龍移動平臺需要支持生成式AI的運行和實時推理能力。
具體而言,生成式AI模型,諸如大型語言模型(LLM)和大型視覺模型(LVM),需要借助專門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器)來實現低能耗、高吞吐量的加速,以顯著提升能效。與此同時,異構計算架構的協同能力也至關重要,需通過NPU處理核心AI負載、GPU(圖形處理器)支持高精度并行計算、CPU(中央處理器)應對低時延任務,實現性能與能效的動態平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高通開發的AI加速解決方案以及所有面向頂級產品的其他關鍵AI創新和技術,通常每年作為高通可擴展技術架構的一部分進行迭代,跨細分領域快速普及相關功能并下沉到主流和入門級產品。終端側生成式AI的應用將極大提升用戶體驗,并為手機、PC和汽車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高通將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這些終端,并推動其在中國及全球市場的廣泛應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