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這座城市,動聽的音樂從不缺席。
從鳥巢十萬人合唱的宏大敘事,到胡同Livehouse中吉他手琴弦的細微顫動,北京始終在用聲音編織著屬于自己的文化基因圖譜。
但它的音樂場景絕不僅止于此。若你初來北京,也許有所不知——正如披頭士在艾比路斑馬線上留下經典身影,綠洲樂隊在倫敦SOHO區為專輯定格雋永封面,科特·柯本在洛杉磯Wattles公共花園攝錄下《Come As You Are》的音樂錄影帶……北京也存在著許多“隱秘的角落”,與其關聯的那些關于旋律和音符的故事,如同琥珀一般,構成了這座城市另一個聲景博物館。
三月的北京又開始因接連不斷的演出而熱鬧起來,這些藏著音樂人靈魂印記的角落,或許早被樂迷們列入“朝圣清單”。狂歡開始前,不入先來場充滿儀式感的“idolwalk”吧!
Vol.01
有術sth.here
蘇打綠
《秋:故事》復刻版
曲折的胡同里,穿過一條幽暗的門廊,盡頭竟是一所別有洞天的咖啡館。四合院里的小小天地蔓延著咖啡香,慵懶的貓咪打量著每一個顧客。2024年,蘇打綠復刻專輯《秋:故事》便在這里取景拍攝。
圖源小紅書@椰子交響夢
從一片落葉開始,六位成員站在樹下開懷大笑的片刻已被定格為永恒。樂迷們習慣到露臺上或屋檐下尋找同款機位,映照著琉璃瓦下流轉的光影,勾勒出韋瓦第計劃屬于北京的那份詩篇。
圖源:有術sth.here
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宮門口二條14號
(北京魯迅博物館斜對面)
圖源小紅書@椰子交響夢
而在更遙遠的十年前,在《秋:故事》的旋律悄然生長之始,朝陽區紅霞路七街坊3號樓的斑駁磚墻前,吳青峰的剪影也被凝固在《我好想你》MV的鏡頭里。
Vol.02
北海公園白塔
哪吒樂隊
《他在時間門外》
作為No Beijing的四分之一,哪吒樂隊與Carsick Cars、Snapline、后海大鯊魚一起在千禧年初拓寬了北京搖滾樂的風格與能量。2012年,他們將散落的單曲整合成了一張全長專輯,命名為《他在時間門外》。專輯封面即為人人皆知的北海公園白塔。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民間傳說里,這座始建于清朝順治年間的白塔,其實是哪吒在遠古時代為護佑世間蒼生鎮壓孽龍而建,整個四九城的設計也仿照了哪吒的身形——北京即是哪吒,哪吒即是北京。
圖源小紅書@滑溜溜姓戴不姓滑
西城區文津街1號北海公園內
Vol.03
馬克西姆餐廳
崔健 魔巖三杰
///MEMORY///
崇文門的馬克西姆餐廳,是北京最為老牌的法餐廳之一。幾十年前,在閃爍的彩色琉璃吊頂下,中國搖滾樂發出了最初的怒吼。第一任總經理宋懷桂女士將餐廳逐漸打造成為中國最早的時尚和藝術沙龍,崔健就是在這里第一次演唱那首成名作《一無所有》。
“魔巖三杰”竇唯、張楚、何勇都曾在這里演出,鮑家街43號的首次亮相同樣選在這里。在那些刀叉與和弦齊鳴的夜晚,中國搖滾的火種在鵝肝醬香氣里完成了啟蒙儀式。
本組圖源小紅書@快樂逛吃小仙女
東城區崇文門西大街2號崇文門飯店2層
Vol.04
中央音樂學院
鮑家街43號
///MEMORY///
1993年11月,一支樂隊在門牌號為“鮑家街43號”的建筑里成立,因此直接取名為鮑家街43號。當時,樂隊的成員全部來自于這條胡同的中央音樂學院。而這個43號,便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門牌號。這支樂隊發起的領頭人和主唱,便是著名歌手汪峰。
圖源小紅書@Y.ann
嚴肅音樂十余年的修習,讓鮑家街43號成員具備極其專業的音樂技術和理論功底,而后發行的《小鳥》《晚安,北京》等歌曲,更是影響了一代年輕人。2020年,鮑家街43號樂隊登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舞臺,時隔多年重聚。
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宮門口二條14號
(北京魯迅博物館斜對面)
Vol.05
木屋燒烤(已拆遷)
五月天
無名高地
“無名高地到鳥巢的十年,一路鋪滿汗水淚水?!?/strong>《任意門》的這句歌詞是五月天與北京羈絆的最佳詮釋。故事的最初始于2004年,五月天第一次來到北京,作為當晚演出的幾支樂隊之一,踏上了一家叫做“無名高地”的Livehouse的舞臺,那天的門票僅需30元。
圖源:相信音樂
后來Livehouse改成了燒烤店,成為了無數歌迷演唱會散場后的宵夜首選。如今店面因街道改造已被拆遷摘牌,這座不知去向的建筑如同被拆解的琴箱,永遠封存著五月天初啼時震顫空氣的波長。
圖源小紅書@stayreal熏
朝陽區北苑路安慧里一區14號樓14-1
(原地址)
Vol.06
趙雷 聲音碎片 新褲子
///MEMORY///
無論是趙雷直接以“鼓樓”為題,寫下“當107路再次經過/時間是帶走青春的電車”,還是聲音碎片在《送流水》里于鼓樓東大街仰望“黃昏星”,以及新褲子樂隊在《After Party》里“從鼓樓走到MAO”,無不顯示著鼓樓地區在搖滾、民謠創作人心中的地位。
圖為正陽門箭樓文創店明信片??
一代代音樂青年們用不同的歌詞記錄下這里的萬千眾生相,最終形成了獨特的“鼓樓美學”:既有搖滾現場的躁動不安,又滲透著文人式的悲憫之心。
Vol.07
School
Joyside 木馬樂隊
///MEMORY///
通過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坐落在五道營胡同的School已不再是屬于小部分人的寶藏,而是成為新晉熱門打卡地。2010年,劉非、劉昊創立了這所酒吧,此后,無數新老樂隊在這里登臺演出。
木馬樂隊在《舊城之王》里唱著“今晚闖蕩School/決勝喝花之路”,盤尼西林也從這個小小的舞臺生根發芽。時至今日,這里依然保持著每周超過五場的各類演出,如果午夜散場后來到胡同口等車,Joyside主唱邊遠或許還會騎著自行車在你面前“嗖”地駛過。
圖源:小瑞
東城區安定門街道五道營胡同53號
(近雍和宮大街)
Vol.08
磁器口錦芳小吃
大張偉 花兒樂隊
///MEMORY///
1998年,北京南城崇文區的磁器口街邊,坐落著一家錦芳小吃店。焦圈、豆汁、糖火燒……培養了一大批熟客。一天,大樂又來到這家熟悉的餐館。一碗豆汁下肚,他走出店門,聽到馬路對面一個正在拆遷的大雜院里傳出“叮叮咣咣”的聲音。
圖源小紅書@桃桃想要吃好吃的er
身為麥田守望者樂隊的貝斯手,大樂馬上意識到:有樂隊正在排練。被循聲而來的大樂敲響窗戶的,是初中生大張偉的家,和大張偉坐在屋子里排練音樂的,是他的同學王文博和長他們幾歲的郭陽。后來,由他們三人組成的花兒樂隊,就這樣誕生了。后來在專輯《幸福的旁邊》中,還特別鳴謝了大樂。
東城區磁器口青年假日酒店一層
(磁器口地鐵站D西南口旁)
Vol.09
樹村
痛仰樂隊 舌頭樂隊
///MEMORY///
樹村位于北京的西北角,圓明園以北,曾被稱為“京城搖滾村”。痛仰樂隊、舌頭樂隊、木馬樂隊等許多知名樂隊都曾居住于此。當年,樹村的附近就是迷笛音樂學校,來自全國各地熱愛搖滾的年輕人把迷笛作為踏入北京搖滾發展的第一站。
《通俗歌曲》2000年11月刊報道
(文/彭洪武 攝影/周云哲 記者/李宏杰)
這里布滿破舊的平房,冬天要點爐子取暖,一不小心還容易煤氣中毒。但每月一百塊錢的低廉房租,讓貧窮的搖滾青年們視這里為“烏托邦”。如今這里已經被改造,附近的西三旗也被互聯網大廠占領,但對于很多人而言,這里仍流淌著搖滾樂、自由與熱愛。
Vol.10
靈境胡同
輪回樂隊
///MEMORY///
1991年底,吳彤、趙衛、周旭、尚巍這幾位中國音樂專業院校高材生組成了輪回樂隊,從此開啟了中國搖滾民族化探索。《again:輪回·心樂集》是1997年樂隊簽約JVC唱片公司后發行的一張最具探索意義的專輯。
專輯封面拍攝期間,為契合作品中東方美學與搖滾音樂的碰撞,時任JVC中國掌門人的沈永閣先生特別選定北京胡同實景拍攝。他向TimeOut北京透露,在反復考量遂安伯胡同、史家胡同等多處選址后,最終選定靈境胡同,“正是要借‘靈’字點睛”。誠然,近三十年后再聆聽這張《心樂集》,它依舊保留著音樂最原始的靈性胎動。
圖源@滑溜溜姓戴不姓滑
北京的這些音樂場景里,有你的回憶嗎?
你還知道哪些地方?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TO“玩樂粉絲群”又開放啦!
添加TO小助手即可獲得入群邀請!找到組織,交換情報,結識新玩伴,再也不孤獨!
群內不定期發放展覽/演出/活動福利!
編輯:大藍
撰文:Young
圖:見標注,部分源自網絡
牡丹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感」
別宅啦!現在出門探店真的不冷了
當00后開了一間咖啡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