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燃油車時代的攬勝們,在今年可能要遭遇一場來自中國自主品牌的“大圍剿”。
理想L9和問界M9,前者定義了新能源時代家用大型SUV的標桿,后者則是鴻蒙智行旗下稱霸豪華SUV市場的底氣。或許是看到了全尺寸SUV中的商機,自主品牌紛紛大舉踏入,“被迫營業”的奔馳GLS、路虎攬勝們,在它們面前都有些黯然失色。
2025年,除了理想L9和問界M9兩大標桿,又有更多自主品牌卷起了大型SUV。
5天前,騰勢品牌旗下第一款大型SUV騰勢N9上市,38.98-44.98萬元,僅有兩個SKU(部分配置也可選裝)。其實小通在去年的廣州國際車展就和騰勢N9打了個照面,不過在上市節奏上,還是Z9GT更快一些。
看似是騰勢產品戰線的一次布局,但能把大型SUV的價格打到40萬元以內,汽車行業里并不多見,因此騰勢N9難得的獲得了不小的關注度。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出于對SUV的興趣,小通趁著熱乎勁兒,探訪附近的騰勢體驗中心,除了體驗N9之外,還想實地了解一下,賣40萬的“比亞迪大型SUV”,是否真的能打動那些原本要買理想L9、問界M9,或者是想買GLS、Q7等傳統燃油大型SUV的人。
路人眼里的騰勢N9:L9和M9的強勁對手
由于是工作日,位于廣州天河崗頂的騰勢體驗中心,不出意外的人流少。
騰勢N9被擺在門店入口最顯眼的位置,幾乎占滿了整個門口的展位,連小通手機的鏡頭都有些放不下,大型SUV的體量感不言而喻。打招呼、遞水、詢問并介紹意向車型,豪華品牌的售前服務依舊到位,小通還通過工作人員了解到,不少意向客戶,對N9頗有興趣。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到店大概20分鐘后,開始有顧客來店里看車。不出意外,他們的目光都鎖定在了騰勢N9身上。
威哥(化名)是小通看到的第一位上車體驗的顧客,他自已一人來看車,因為騰勢N9放在體驗中心的門口,自然而然走進來坐一下。易三方、三電機四驅之類的配置,威哥似乎不是特別關心,他坐在二排,詢問小通在三排的乘坐感受。一番交流之后,我了解到了威哥的購車需求。
他對下一輛車的要求是大空間,尤為注重二排、三排的舒展空間,以及三排座椅在完全靠后的前提下,后備箱是否還擁有足夠的空間余量,更像是大空間的“偏執者”。威哥心目中的對比對象是騰勢的MPV車型D9,對騰勢N9三排座椅完全靠后的后備箱空間還不是很滿意,決定先去看看D9。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另一位看似和威哥年齡相仿的外國人也在N9的駕駛位內坐了一會,看神情說不上很喜歡,但好像也沒什么意見,可能對這種“老大哥”級別的SUV有需求吧。
第二撥客人是一對年輕情侶和一對有些年紀的夫婦。
阿強(化名)顯然有關注國內新車的消息,是聽說了騰勢N9上市后來看車的。有些尷尬的是,他們一開始把騰勢N9錯認成了領克900。從話語中,可以了解到他對騰勢N9的外觀頗為贊賞,“看著像攬勝,但又不像攬勝”,還有一種傳統全尺寸SUV的莊重和大氣。
交談中,小通了解到他是蔚來初代ES8的車主,算是早期擁抱國產新勢力旗艦SUV的車主,對國產新能源車型有不低的認可度。“節假日開車和女朋友回汕頭,途中必須換一次電,滿電續航里程大概300公里,有一次還試過差點在高速上沒電拋錨”。話語中沒有很多對老ES8的嫌棄,但陪同了這么多年,阿強認為是時候該跟上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了。
不過阿強還不著急,在他心目中還有很多需要仔細對比的產品,理想L9和問界M9只是其中一部分,他想現在試試騰勢N9,再等等接下來的領克009和極氪9X。說完,阿強拉著女朋友去預約了N9的試駕。
而這對有些年紀的夫婦更注重騰勢N9的座艙和功能,比如內飾的用料和設計、座椅功能之類的,也關注車機大屏的尺寸和智能化功能。這對夫婦顯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種傳統的汽車用戶,其中一位告訴小通,她就喜歡大屏車機和軟件功能,這一點倒是和樂于嘗新的年輕群體吻合。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意外的是,小通之后還在附近的領克體驗中心里看到他們,新展出的領克900也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順道就去體驗一下。
工作人員透露,到店了解/體驗騰勢N9的客戶都有一些共性,一般都在看中大型和全尺寸的SUV,并且都在考慮理想L9和問界M9,用戶畫像比較清晰,雖說騰勢N9在市場中不缺競爭對手,但小通認為,騰勢想好了要把N9賣給誰。
說完這些,該來看看騰勢N9怎么樣了。
既有傳統的做派,也有新勢力的玩法
一臺車長5.25米,寬2.03米的全尺寸SUV的真實氣場如何,想必一定要到店目睹一下才有感覺。總之,騰勢N9的分量感無論在店里還是在馬路上,都不容易被忽略。
從設計上說,騰勢N9并不避諱厚重感,“超大杯SUV”該有的氣場盡數展現,風格上其實更像傳統的全尺寸SUV車型,不跟風用貫穿式日行燈,避免了外觀設計的同質化,也更合傳統汽車消費群體的審美。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展廳這臺黑武士配色小通很喜歡,全車熏黑可以掩蓋很多部件拼接和設計線條,把整車的一體感提升到新的維度。工作人員表示,黑武士配色獨享一條生產線,交付周期還有機會更短一些。
熏黑輪轂下的黃色剎車卡鉗算是點睛之筆,硬件上也是偏向高性能的前六活塞卡鉗,制動上做出更多冗余,畢竟騰勢N9自重就超過了3噸,剎車、輪胎和懸架的負載顯然比一般的車型更大。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尾部的燈條延續了Z9系列大開大合的做法,至少原創度到位了。
小通想要說一下騰勢N9的電動門,電動機構的存在感很弱,手動開合的阻尼感十分接近于不帶電動功能的車門,標定上也更傾向手動,可以用電動門優雅上下車,手動開合時電動車門也不會跟用戶“較勁”。
內飾設計風格也屬于傳統做派,不能說過時,喜歡傳統設計的人的確不少,尤其是全尺寸SUV的消費群體,車內必要的物理按鍵該有的都有,比亞迪還保留了燃油車時代的開關鍵,材質之間的拼接都透露傳統豪車的成熟感。
由于車輛尺寸足夠大,三排的體驗也不錯,三排座椅支持前后電調,靠背支持大角度調節,除了空間,體驗上接近部分中型SUV的二排,三排乘客的“人權”保住了。當然,正如采訪環節說到的,完全靠后的三排會大幅擠占后備箱的空間,全尺寸SUV的空間利用依舊要做選擇題。
可惜的是,后備箱門開合的反饋不如電動門,合上的尾段比較粗暴,影響了高級感。
中央扶手箱內藏玄機,首先上方有一個可雙向開門的冰箱,更下方還有一個面向后排乘客的冰箱。兩個冰箱支持獨立控制,相當于兩個“小隔間”。
唯獨不夠傳統的是,騰勢N9的部分出風口都是隱藏式的電調設計,只有B柱、C柱上的獨立出風口才支持手動風向調節。
座艙操作系統維持騰勢品牌一貫的商務中性風,操作起來流暢度在線,分屏響應也不差,核心的功能也可以在桌面的卡片組合中觸達。3D桌面的建模精致度跟新勢力比還是有些差距,不過傳統一點的用戶應該會把桌面設置成地圖,或者是其它更實用的卡片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騰勢N9的手車互聯支持ICCOA Carlink和華為HiCar,前者并不是單純的投屏車機,它支持將手機的桌面映射到車機屏幕上。實測下來,ICCOA這套投屏的延遲不算高,也沒出現嚴重的卡頓,體驗不輸同品牌的多屏協同,也可以在普通手機桌面和駕駛桌面之間切換。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好處就是,這種標準化的生態接入,省去了許多軟件適配的麻煩,三方品牌的手機接入也能做到類似自家生態的互聯效果。
騰勢N9考慮的是商務和家庭兩種出行場景,設計傳統之余,依舊在關鍵的體驗配置上跟上了新勢力的腳步,冰箱沙發大彩電一應俱全,用全尺寸SUV的標準去看,39萬買到的體驗,小通認為總體還是越級的。
相比之下,同級別的領克900無論是設計還是功能,都是另外一種面孔,屏幕更多更大,設計更年輕簡約,也更注重新勢力所需要的新鮮感和科技感,和騰勢N9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款,雖有競爭關系,但用戶畫像或許有較大的區別。
比智駕更有意義的,是更靈活的操縱感
去年比亞迪還被外界吐槽智能化、智駕跟不上時代,2025年馬上就讓天神之眼“開”遍全系。騰勢N9全系標配天神之眼B,帶激光雷達,支持高階的城區智駕。
不過工作人員遺憾地告訴小通,他們的智駕軟件系統在升級維護當中,智駕暫時體驗不到。
也罷,都說騰勢Z9 GT是比亞迪目前“最好開”的車型,略過易三方、三電機四驅、2.0T的DM插電混動、后輪獨立轉向,以及雙腔空氣懸掛等硬件“Buff”,小通還是想看看這輛“超大杯”SUV好不好掌控。
馬力高達950匹的面板參數看起來嚇人,騰勢提供的零百加速時間數據更是如此。實測踏板踩到底,騰勢N9在前段能提供極強的動力輸出。然而電驅響應快是一把雙刃劍,太快的響應可能會讓還未適應電車的駕駛員無所適從,也有可能給乘客帶來不好的乘坐感。
騰勢的做法則是模擬渦輪燃油車的油門延時作為提速緩沖,日常開就能維持更線性平緩的動力輸出。在Z9 GT上也有類似的調校,畢竟平常駕駛更需要保證舒適性。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避震和懸架的調校風格也十分中性,乘坐的時候可以感覺到一些比較明顯的路面反饋傳進車內,人和路面仍然會保持比較微妙的溝通,并不是徹底的“懸浮”,懸架的收斂比較干脆,不會讓路面起伏過多影響到車輛的姿態。
三電機和后輪轉向并不只是為了好開。
易三方的技術特性在日常駕駛中顯然有更多的利用價值,尤其是對于全尺寸SUV,鎖止右前輪后,通過轉動后軸的兩個車輪,將車尾擺到車位里,解決側方位停車難的問題。在小通的要求下,陪同駕駛的工作人員直接演示了一遍,感受很神奇。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另一個就是后輪轉向,極致轉向模式下轉彎半徑最小可以做到4.62米,比海鷗的4.95米更短。方向盤向左打滿,騰勢N9可以直接從小車的掉頭車道,一把打進對向最內側的BRT車道。全尺寸SUV在城市通行最大的問題還是靈活性,大體型長軸距帶來的就是不方便。因為車位窄車身長,小通試過出庫時剮蹭到旁邊的車輛。
所以后輪轉向能力的意義,就是讓大型車面對窄路掉頭更多的“一把過”的信心,不至于橫在路上影響交通。
如果讓小通總結騰勢N9,操控、加速性能以及智駕并不是最值得關心的地方,易三方和后輪轉向延伸出的實用特性,的確有那么幾個瞬間讓我忘了在開大型車這件事,提高大型車輛在城市中的易用性,比絕大部分參數更有意義。
當然了,刻進豪華車DNA里面的高級駕乘感受,騰勢N9還是具備的。
騰勢N9掀起SUV的“超大杯”新戰事
可以看出全尺寸SUV在2025年開始書寫新的戰事。
2025款問界M9和騰勢N9先后上市,領克900也于今日開啟預售,以33萬元預售價,先手定下目前最便宜的大型SUV,傳統燃油車時代定下的游戲規則,在新能源時代被打破,“超大杯”SUV的姿態比以往放得更低。
理想方面也確認,今年不會推出L系列的2025款,而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推出智駕煥新版,并重點發展純電i系列。i9的存在尚不確定,理想和問界今年的策略就是智駕配置的升級,因為在全尺寸SUV市場中,L9和M9仍然具有標桿效應。根據鴻蒙智行官方數據,2025款問界M9開售2小時大定破萬,優勢還是很足的。
后來者則是另一番景象,騰勢N9、領克900的價格一款比一款更低,誠意一款比一款多,在這條賽道上,還有深藍S09、極氪9X等“超大杯”選手還沒出現,2025年一定是全尺寸全面爆發的一年。
至于購買建議,小通認為騰勢N9的標配版本已經能夠滿足許多大型SUV消費群體的用車需求,往上加錢可以獲得更多的科技配置,但這些都是加分項,在核心體驗上,騰勢N9已經學到了小鵬“全系標配”的精髓。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壓力更大的應該還是傳統品牌,奔馳GLS、寶馬X7、奧迪Q7、路虎攬勝等“豪華列強”,本質上都是靠進口進入國內市場的,各種進口稅、排量稅帶來的隱形購置成本,有可能會成為他們維持品牌地位的阻力,更多、更好、更便宜、更智能的國產新能源“平替”,很難不對這些傳統車型造成打擊。
但這只是小通的一種猜測,豪華市場并不完全靠產品力來定奪,這是一個更考驗市場認知、品牌影響力、綜合服務質量的細分賽道,看產品還不夠,我們還要用更綜合的眼光來看待。騰勢N9等車型的卷是好事,借助產品定義的成功來塑造豪華品牌調性,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