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征收高額港口費的政策,看似劍指中國,其實是搬起石頭砸了美國自己的腳。這個計劃要向靠岸的中國船舶收巨額費用,打算用這些錢來重振美國造船業,結果卻可能導致美國煤炭庫存激增、引發農產品市場的震蕩,進而讓整個美國經濟都感到頭痛。
按噸位計算,中國生產的貨輪占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
近期,美國政府決定對來自中國的船舶征收高額關稅。彭博社報道稱,新的關稅措施或將比過去的關稅政策更為嚴厲,全球供應鏈面臨巨大挑戰,很可能引發“貿易末日”。
在擬議中,美國對每艘靠泊的中國制造船舶,征收的港口費用,最低為50萬美元,最高可達150萬美元。
這項措施引發了美國本土和國際社會的廣泛擔憂。而且美國那些想出口產品的廠商,現在更加“難受”,因為找不著合適的船,把貨送出去成了一件麻煩事。
特朗普意欲重振美國造船業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計劃中新增的關稅,將顯著提高從德國運輸上萬噸鋼管等貨物,至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成本。
報道稱,在這條跨大西洋的貿易航線上,80%的船舶是在中國建造的,這意味著大量的貿易活動將受到嚴重影響。如果這一政策落地,每批運輸的成本,將增加100萬到300萬美元,較當前德國至美國的運輸成本翻倍甚至三倍。
據了解,現行中國散裝貨船或油輪,停泊美國港口需繳交的費用約5萬美元,新費用將激增1000%至3000%。
江蘇泰興一家造船廠兩艘即將出塢的貨柜輪
水星集團的業務開發經理何塞·塞弗林指出,由于這一政策,目前許多涉及到中國船只的運輸協議已被擱置。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船舶經紀公司克拉克森表示,新關稅政策若實施,有望為美國國庫創造400億至520億美元收入。
不過,大幅提高的成本將使出口商和運輸供應商感到壓力重重。因為按照這個新關稅政策,約83%??棵绹募b箱船,以及三分之二的汽車運輸船、近三分之一的原油油輪都會被罰款。
特朗普
美國國內的許多企業家和行業官員也指出,港口費對于振興美國造船業沒有意義,反而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破壞。這將使美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變得過于昂貴,推動貿易流轉到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美國主要港口的運轉承擔巨大壓力,導致全球運費上漲、加劇美國的通貨膨脹。
總的來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船擬征天價港口費,這招只會先打趴自家出口商。
煤炭物流公司Xcoal Energy & Resources,近日警告美國商務部部長盧特尼克,船東已經拒絕為美國煤炭未來的運費報價。一旦頒布和實施港口費,美國煤炭出口恐在60天內熄火,危及價值1300億美元的貨運。
美國煤炭的交付成本,也可能大增35%,在全球市場上失去競爭力。另外,直接和間接造成的工作流失,將是災難性的。
一艘在建船只
美國的貿易代表們鎖定中國的船造業,無非是為了給美國的制造業找回存在感。他們認為,三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增強海運、物流和造船這塊,搶了美國的“飯碗”。
但實際上,回顧歷史,船舶產能其實早就經歷過好幾輪轉移:從歐美到日本,再從日本到韓國,后來才到中國。這種轉移歷來都是由于科技進步和市場策略的結果。
況且,即便美國想刺激自家的造船業,也得看清楚條件?,F在,美國建造船舶的成本,是中國的3-5倍,而且交付也不穩定。美方逼著市場接受這種高價船,這才是真正的不公平競爭。
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貨船停泊在加州的奧克蘭港
美方如果要按這個計劃來,美國的煤炭和其他能源輸出,可能面臨大問題。
而中國這邊,短期內影響不大,但長遠來看仍需警惕。中國占據全球造船市場過半份額,很多生意等著中國的船廠來接單。
就目前來看,中國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8年后,即便新增訂單放緩,現有計劃也足以支撐未來數年的運營。
所以這時候,中國造船企業踏實應對即可,不必過于驚慌,用心做好每一個訂單,保質保量地交付,專注發展綠色智能化造船技術,將是保持自身在全球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