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公布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2024年度立項名單的通知》,西安思源學院有64項課題獲批立項,其中,由基礎教育學院彭斌教授主持申報的《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現狀調查研究》項目,獲批重點課題立項,充分彰顯了學校在基礎教育研究領域的雄厚實力和高水平師資團隊的科研創新能力。
聚焦教師數字素養研究 取得階段性成果
課題組開展交流研討
《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現狀調查研究》研究項目立足于全球信息化迅速發展和我國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通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訪談和數據分析等方法系統梳理陜西省中小學教師在信息獲取、數字工具使用、數字教學資源應用等方面的現狀與問題,分析不同區域、學校類型、學科背景及個人特征對教師數字素養的影響,探討找出關鍵制約因素。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精湛、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教師專業素養過硬、科研創新能力突出,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目前,課題組已完成階段性成果《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評估的策略研究》。該研究成果以科學性、總體性、發展性和可行性為原則,依據《教師數字素養》行業標準,結合本地實際構建評估指工作系,通過專業人員和專項資金支持,逐步發展建設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評估的科學模型和智慧平臺,由此推動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水平的發展。課題組成員展現出扎實的專業能力和創新精神,充分體現了思源學院教師團隊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高水平科研能力。“課題組還將組織相關專業學生參與實地考察調研、收集數據等環節,深入了解一線中小學教師的數字素養,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實現科研反哺教學,推動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彭斌教授表示。階段性成果的取得,進一步彰顯了思源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和科研創新工作中的顯著成效。
科研興校理念引領 全方位保障項目高效實施
課題組開展交流研討
思源學院始終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為教師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全方位的資源和政策支持。近年來學校科研工作取得豐碩成果,教師團隊展現出卓越的研究能力、嚴謹的學術態度,科研水平日益增強。“學校始終秉持‘科研興校’的理念,注重為教師創造一個有利于科研的氛圍和平臺。周延波校長始終強調要將科研作為學校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項目并推動學術成果轉化,通過科研反哺教學、服務社會、促進校企合作,在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與學術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為各類科研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推動了科研工作的創新與發展,激發了我們投身科研的動力和信心。”談到學校對教師開展科研工作的支持,彭斌教授滿懷感激。
彭斌教授表示,學校為該項目提供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尤其在基礎教育領域,這些資源為項目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并為數據分析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使研究結果更具權威性和可靠性。同時,學校在科研資金和激勵政策方面也給予了極大支持,并定期組織培訓會、交流會,為教師搭建了展示研究成果和開展科研交流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了項目的順利進行和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
科研反哺教學 助力人才培養與地方發展
彭斌教授(左三)為課題組學生授課
彭斌教授表示,課題組通過系統推進科研成果向教學實踐的轉化,將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助力思源學院在基礎教育領域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優化。同時,作為省級重點課題,該項目研究成果也將為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的提升提供策略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彭斌教授(左三)為課題組學生作指導
在人才培養方面,該項目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構建了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教育調研、數據采集等實踐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在學科建設方面,該項目在教育教學技術和數字素養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將推動小學教育學科研究方向的拓展,促進課程內容更新。在社會服務方面,項目通過對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的全面調研,為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在校企合作方面,通過與多所中小學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平臺和渠道。
《陜西省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現狀調查研究》項目的順利實施彰顯了學校服務區域發展的責任擔當。學校將秉持“科研興校”理念,深化科研創新,推動成果轉化,不斷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為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