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新華社耶路撒冷報道,以色列國防部近日發表聲明稱,以色列安全內閣已批準設立“自愿移民事務局”,供“自愿”遷往第三國的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居民申請辦理手續。以國防部長卡茨表示,該機構將為有意離開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提供“安全監督下的離境通道和手續”,可能在加沙特定口岸設置步行通道和安全檢查點,還將協調海、陸、空等途徑將這些巴勒斯坦人轉移至有意接收他們的國家。卡茨強調該計劃并非強制性的,稱在不久后將公布該機構的負責人選。
居民遷移(資料圖)
連日來,多國發聲譴責以方做法是驅逐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公然違反國際法和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多國呼吁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近日埃及外交部發表聲明,對以色列宣布成立一個旨在驅逐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機構以及批準約旦河西岸13個新定居點表示強烈譴責。聲明強調,以色列成立該機構,幫助加沙居民所謂“自愿遷移”純屬無稽之談。聲明強調,在轟炸、戰爭、反對人道主義援助和以饑餓為武器的政策下發生的逃離,屬于強迫流離失所,是一種犯罪。
為了能夠讓計劃順利實行,以色列繼續實施定點清除行動,連續打死了兩位哈馬斯政治局成員。迄今為止,超過一半哈馬斯政治局成員已經被打死。從2023年10月開始的新一輪巴以沖突以來,以色列已經打死或者暗殺了至少11名哈馬斯政治局成員。就在近日,以色列方面宣布,巴達維爾和巴爾胡姆這兩位政治局成員均被以軍炸死。以色列的定點清除能力,還是一如既往的強悍。其主要是因為,在以色列看來,哈馬斯針對以色列的襲擊,均由這些哈馬斯領導人策劃和指揮。
加沙(資料圖)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以色列打算接管所有人道主義援助的分配,他們最近評估了每個巴勒斯坦人需要多少食物。另一位知情人士稱,以軍方正在考慮通過直接分配或私人承包商分配等方式來分配這些援助,“以確保哈馬斯不會從中受益”。了解該計劃的人士告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以色列軍方正在研究讓士兵控制食物分配的方案,限制食物的熱量,使其維持在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以色列經濟委員會近日最終批準了在該國南部再建造一座國際機場的計劃,該機場距離加沙地帶邊境不遠。報道稱,根據一項有待議會批準的法案,該機場將建在內瓦提姆鎮,距離加沙邊境約65公里,不到1小時車程,并毗鄰內蓋夫沙漠的一個空軍基地,那里駐有F-35戰斗機。去年10月,該空軍基地遭到伊朗導彈襲擊。根據提交議會的法案,這座新機場距離特拉維夫約132公里,將耗時7年建成,每年可接待多達1500萬乘客。
加沙(資料圖)
此時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緊密互動不斷加劇,下周,美國與以色列會在白宮針對伊朗問題開展高層協商。這一安排的時間點,顯然并非偶然。從以色列方面來看,掌控加沙、壓制哈馬斯、向伊朗展現“強硬實力”,這些舉措實質都是為了增強自身在中東區域的安全與主導權。對美國來說,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恰恰符合其一直秉持的“極限施壓”政策。美國妄圖借盟友的強力出擊,于中東對伊朗構建外圍壓迫之勢,進而逼使伊朗重回談判桌,尤其在核問題方面作出讓步。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承認,他已指示軍隊留在他們接管的約旦河西岸難民營,以防止最近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園。有阿拉伯媒體悲觀地指出,在以色列和哈馬斯、真主黨沖突的過程中“被占領的約旦河西岸的安全局勢也一直在惡化,尤其是其北部地區,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人已經被迫離開家園,這不僅引發了對沖突升級的恐懼,也引發了對以色列吞并的恐懼。總之,巴勒斯坦問題將重回新一輪的矛盾積累和僵持難解,并繼續成為考驗人類良知和理性的世紀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