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持續(xù)調(diào)整,不少人的投資熱情都被澆滅了。周末我特意來跟大家講講,在當下市場環(huán)境里,散戶最容易陷入的一個誤區(qū)。
重點關注最后一部分內(nèi)容,這里面藏著本文的精髓,大家一定別忽略 。
一,為認識買單
在客流量大的場所,不管經(jīng)營何種商品,生意往往都還不錯。然而,當客流量稀少,商品供大于求時,經(jīng)營者的真本事才會得到檢驗。
在股票市場也是同理,面對某階段股價的異動拉高,大家首先要分辨是「主動拉升」,還是「被動拉升」。下面,我以一只股票為例,給大家詳細講講。
大家不妨留意圖中標注區(qū)域的大陽線,是不是極具吸引力?
當日,受市場消息刺激大幅高開,這只股票剛好也契合某一熱點。
第二天,股價順著高開態(tài)勢,再度強勢拉出大陽線,很容易讓你產(chǎn)生其走勢強勁的錯誤判斷。
可緊接著,股價便掉頭向下,開啟了一路暴跌的行情。
由此可見,部分股票的拉高,并非大資金有意推動。
這類「被動行為」不僅缺乏延續(xù)性,那些因短期追漲而被套的資金,短期內(nèi)也很難找到解套脫身的機會 。
二,歷史每天都在重演
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家就明白這道理了。
就拿去年十一假期來說,市場上到處都是一片牛市論調(diào)。
不管此前有沒有涉足過市場,當時人們都激動不已,滿心期待著開盤,好第一時間入場。
受這種情緒左右,去年十一假期結束后的首個交易日,指數(shù)高開,差點觸及漲停。
面對這樣的高開,你不妨思考,這究竟是「主動」行為,還是「被動」反應?
大家都清楚,布局時要選擇有大資金流入的股票,畢竟大資金往往提前掌握信息。
然而,要是把「被動拉升」錯認成「主動拉升」,那就麻煩了。
方向一旦錯誤,即便你拼盡全力,也難以取得理想收益。
簡而言之,關注機構資金流向固然沒錯,但更重要的是洞察其真實意圖,防止判斷失誤 。
二,說東做西
其實不能總怪散戶難以看透市場,機構資金運作手段實在詭秘。散戶缺乏對各類投資品進行聯(lián)動觀察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因而時常得出片面結論。
以近期市場震蕩為例,表面上股價上漲乏力,但機構資金的實際動向,大多數(shù)人都不得而知。
有人或許會問,難道不能通過資金流向判斷嗎?實則并非如此。
準確來說,不僅要關注機構資金是否入場,更要留意他們是否積極參與交易,畢竟交易行為才是推動股價上升的核心要素。
大家請看下面這張圖,它來自我使用了十多年的大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定級分區(qū)」數(shù)據(jù)能反映市場整體交易行為,借此可以了解一段時間內(nèi)機構大資金的真實意圖。
在這套數(shù)據(jù)體系里,數(shù)字越小,表明機構資金活躍度越高。一般來講,「一級區(qū)」和「二級區(qū)」 意味著機構交易頻繁、行為活躍;與之對應,「一級區(qū)」和「二級區(qū)」則說明機構幾乎沒有參與市場活動。
當 “一級區(qū)” 和 “二級區(qū)” 交替反復出現(xiàn)時,往往表明機構已實現(xiàn)對市場或個股的控盤。具體情況,大家可看下圖:
這張圖展示的是近期表現(xiàn)亮眼的「菲林格爾」交易行為數(shù)據(jù)。復盤該股上漲歷程,不難發(fā)現(xiàn)其波動十分劇烈,期間多次大幅下跌。面對這種情形,意志不夠堅定的投資者大概率會選擇離場。
做到在波動中保持堅定談何容易,不過要是能洞悉資金行為,就會了解到該股已被機構牢牢控盤。所以,當遭遇股價波動時,其實無需過度擔憂。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fā)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