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9項標準修改單,其中明確規定“預包裝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配料進行特別強調”,以杜絕誤導性宣傳、規范行業管理。新規給予企業2年過渡期,但調味品龍頭企業千禾味業當天迅速回應,表態“支持新規落地,將盡快執行”。
針對此次修改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要求食品名稱中提及的配料需標注具體含量(如“燕窩月餅”需標明燕窩比例),并強制標示致敏物質信息,同時增加飽和脂肪、糖的強制標注及“兒童青少年應避免過量攝入鹽油糖”警示。
新規直接沖擊以“零添加”為賣點的食品企業,尤其是近年主打“零添加醬油”的千禾味業——其2020年注冊的“千禾0”商標系列產品曾因名稱中的“0”被消費者廣泛解讀為“零添加”。
就在10多天前,千禾味業因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千禾0”醬油中檢出微量鎘元素(0.011mg/kg)陷入信任危機。
盡管千禾味業聲明“鎘源于原料大豆、小麥,符合國標GB2762限值”,且眉山市監局監督抽檢23批次產品均合格,但公眾對“零添加”定義與商標設計的質疑持續發酵。董事長伍超群承認溝通不足,強調“千禾0”僅為區分零添加產品,生產過程中未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
此次,新規實施后,食品企業需調整營銷策略。以千禾為例,其“零添加”產品占營收比重超50%,過渡期內需修改包裝標識、宣傳話術,并協調“千禾0”商標的使用。
此次政策調整被視為對近年“零添加”亂象的精準糾偏。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表示,新規旨在消除企業利用信息不對稱制造焦慮的營銷模式,推動行業從“文字游戲”回歸品質競爭。
而千禾等企業的快速響應,或為行業樹立合規樣本,但長期效果仍取決于企業能否將“零添加”承諾轉化為可驗證的生產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