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日前,美國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美方單邊加征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僅無益于解決自身問題,也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造成破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準,自近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更令特朗普頭疼的是,這一次,中國還將美國10家實體列入了不可靠實體清單,將15家美國實體列入了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本以為10%-15%的稅率只會“少量影響”中國的進口。但最新數據顯示,近兩個月,中國對美進口關鍵商品出現顯著下滑:棉花進口量斷崖式下跌80%,出口量跌至1994年以來最低水平;大排量汽車進口規模銳減70%,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量也縮減30%。事情的發展超出預料,特朗普面臨著國內選民大量質疑:“這不會讓美國制造業回流,只會加速中國科技發展。”
特朗普(資料圖)
在一部分美國消息人士看來,這一反常情況,說明中方對美國反制的主動權相當大,尤其是在糧食、石油、天然氣等大型集中采購的貨物上,中方更是可以做到自由挑選進口,將美國商品排除在供應商名單之外。換言之,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加大對中國商品的征稅力度,中方完全可以將更多美國企業與美國商品列入管制清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就有很多美國棉花產業工人和汽車產業工人選擇將票投給了特朗普,但現在特朗普的政策卻讓他們的生計變得艱難無比,這些美國工人的處境也讓美式民主和美國的關稅政策淪為了全世界的笑柄。
液化天然氣(LNG)(資料圖)
據金融界報道,中國自近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其中,對液化天然氣(LNG)加征15%關稅。據悉,中國已經40天沒有從美國進口LNG,而中國買家也正轉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購買LNG。據彭博社匯編的船舶跟蹤數據,此次中國暫停從美國進口LNG,是自2023年6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另據商品分析公司Kpler提供的船舶跟蹤數據,目前也沒有任何美國LNG運往中國。這場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正讓全球最大的LNG買家和賣家面臨“脫鉤”的威脅。
此前,美國一直是中國液化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國,來自中國的大批量訂單讓美國液化天然氣企業和相關配套產業賺的盆滿缽滿。但現在,這種“盛況”已經不復存在。按照美媒的說法,當前中國買家正在將合作訂單交給亞太地區或者中東。澳大利亞能源公司已經證實同中國企業簽署了一份長期液化天然氣的銷售合同,未來15年內,澳大利亞企業每年都將會向中國提供大約6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這一協議的出現讓澳大利亞大為興奮,因為這就是中澳關系改善的一個最佳證明。
外貿港口(資料圖)
然而不管美方態度如何,我國能夠有如此強硬的立場,一切都是從自身實力角度出發。至少在中國看來,美國能夠對中國構成挑戰和威脅,但已經達不到擊敗中國的地步。中方利益不容侵害,中方主權不容侵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在此刻已經具象化,也希望美方能夠多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抹黑甩鍋,霸權時代已經徹底成為過去式,希望特朗普好自為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