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家喻戶曉的作家
也是新中國第一任文化部長
他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人
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之一
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就是沈雁冰
筆名茅盾
鮮為人知的是
沈雁冰除了當作家
還有另一個身份
你知道是什么嗎?
今天是沈雁冰逝世44周年
讓我們一起回顧
關于沈雁冰的一段傳奇故事
沈德鴻 字雁冰
1896年出生
浙江桐鄉人
1913年
他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畢業后
沈雁冰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
成為一名普通的英文閱卷員
他利用業余時間撰寫論文和科學小說
逐漸顯露出極高的文學天賦
24歲時就成為
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的主編
此外
他還閱讀了大量
馬克思列寧革命理論書籍
思想發生了深刻而積極的變化
1920年10月
沈雁冰經李達、李漢俊介紹
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成為最早的一批黨員之一
也成為商務印書館內的第一名黨員
在外人看來
沈雁冰的生活、工作波瀾不驚
事實上
他當時正在積極參加黨的籌備工作
從1921年下半年開始
商務印書館常接到一些“神秘”信件
信封上總是寫著
“沈雁冰先生轉鐘英小姐玉展”的字樣
面對同事詢問
沈雁冰總是避而不答
一時間
這引起了同事們的議論
“鐘英小姐”到底是誰?
難道沈雁冰在談戀愛嗎?
原來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后
各省黨組織相繼建立
黨中央與各省黨組織之間的信件
以及人員來往日漸頻繁
為確保安全
必須建立一個既隱蔽又可靠的聯絡點
考慮到沈雁冰的工作是個很好的掩護
黨中央決定
讓他擔任直屬中央的秘密聯絡員
凡是外地同志寫給黨中央的信件
都寄給他匯總
及時上報黨中央
而“鐘英小姐”就是黨中央的代號
除進行聯絡工作外
沈雁冰還與印刷工人徐梅坤一道
在商務印書館的印刷工人中
發展黨、團員
籌建工會
自此以后
中共黨組織在商務印書館內部
迅速建立起來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
上海危機四伏
沈雁冰漸漸與黨組織失去聯系
盡管如此
他仍自覺擔當革命的“鼓手”和“號角”
繼續為黨工作
這一年
沈雁冰在《小說月報》上
發表小說《幻滅》
開始使用“茅盾”這個筆名
新中國成立后
茅盾擔任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長職務
主編《人民文學》雜志
他 創作的《子夜》《春蠶》《林家鋪子》
均為現代文學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1981年3月27日
茅盾逝世
臨終前
他將25萬元稿費捐給中國作家協會
設立“茅盾文學獎金”
作為獎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基金
后來家喻戶曉的《平凡的世界》
《穆斯林的葬禮》《白鹿原》等
都是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
茅盾終生活躍在文藝革命前沿
以如椽巨筆
書寫了文學與革命交織的燦爛一生
原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 保密觀微信公眾號
來源:CCTV國家記憶微信公眾號
編輯:孫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