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房子、車子是壓在單身男性頭上的三座大山,特別是對于農村的青年來說,相親時要是不開輛車,連女方家的大門都進不去。
這不是小說情節,而是農村活生生的現實。
天價彩禮,已經成為農村小伙婚姻道路上的絆腳石。
在甘肅農村,小李因30萬彩禮不得不與相愛5年的女友分手。丈母娘氣憤憤的說:拿不出30萬彩禮,活該你打光棍!
小李的事情不是個例,這種"越窮越要高彩禮"的怪象,正在撕裂無數農村家庭的幸福圖景。
今天我就用最扎心的真相,撕開這場“婚姻買賣”的遮羞布!
一、 農村光棍的命,早被“天價”標好了價碼
彩禮30萬;
出門的代步車20萬;
縣城的房子100萬;
還有“萬紫千紅一片綠,端茶改口加存折”!
沒有錢?你連相親的資格都沒有。更扎心的是并不是有了錢就能結婚,還要排隊等待女方的挑選。
前段時間河南爆料,女子過回村相親,7個小時見了32個相親對象。
這哪是相親,分明是家庭存款篩選現場。存款越多,相親的成功率越高。
而造成這背后的原因,無非有兩個:
1.重男輕女的偏頗思想
上千人的村子,男女比例超過10:1,適齡的男女的比例更是達到了恐怖的15:1。在女孩極度缺少的情況下,對男方的存款有了更高要求,畢竟對丈母娘來說,你不娶,有的是人娶!
2.化抽干了農村的“血”!
年輕女孩見過大城市繁華,也體會過農村的落后,兩者比較下,寧愿嫁到城里,也不愿回村。這就造成了農村女孩流失嚴重,可農村里的男生沒有選擇的余地。于是為了 “搶人”,只能砸錢“競價”。誰的家庭殷實,誰的存款多,誰就能獲得女孩青睞!
二、 榨干三代人!一場婚禮,直接返貧
你以為彩禮只是男方一家的事?
錯!這是一場波及三代人的“經濟屠殺”:
- 父母:
- 幸苦了一輩子,省吃儉用的存款要拿出來給兒子娶媳婦。
- 新婚夫妻:
- 父母只能幫襯額一部分,或是房子首付,或是車子首付,至于之后貸款,需要小兩口自己的還。
- 孫輩:
- 父母外出打工賺錢,孩子跟在爺爺奶奶身邊成了留守兒童,沒有好的教育,也無法體會到父母的親情。
更諷刺的是女方家收了彩禮錢,沒有把這筆錢用在女兒的小家庭上,而是轉頭給兒子娶媳婦,似乎兒子的幸福與女兒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可對于有哥妹兩個的家庭,哥哥的幸福又該由誰承擔?
三、 攀比之風,把農民逼上絕路
農村的“面子文化”,讓彩禮成了攀比的工具。你家閨女彩禮要了15萬,我家就不能低于18萬,他家就不能低于20萬。
在大多數農村看來,女兒婚后過的幸不幸福,和彩禮有直接關系。彩禮給的少,就是看不起女方,彩禮給的越多,意味著女兒越受重視。
可越是攀比,越是加大農村的負擔。村口的王大爺淚眼婆娑向路人傾訴:結婚當天新娘家聽說鄰居嫁女兒多加了10萬彩禮,轉頭就要大孫子再加13萬彩禮,氣地大孫子當場解除婚約。
這不是婚禮,是面子工程的修羅場!
好在這種現象引起重視,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專家提出要整治天價彩禮得問題,讓村民意識到好日子是靠夫妻雙方共同創造,而不是寄托在彩禮上面。
一些地區也在積極探索彩禮的合力值。如江西某地設定彩禮上限6萬元,寧夏通過“零彩禮證書”獎勵國有景區門票優惠政策。
但光靠政策還不夠,想要破除彩禮,真正要做的2件事:
1. 提高自身的賺錢能力!之所以覺得30萬的彩禮高,是因為賺的錢不多。對于月收入3萬的人來說,30萬的彩禮也就是一年的收入。
2. 經濟破冰! 發展鄉鎮經濟,把更多的年輕人留在鄉村。創造與異性接觸的機會,讓年輕人不必為“城里一套房”搭上一輩子。
最重要的是——撕掉“嫁女兒=賣女兒”的標簽!
彩禮不除,農村無寧日!
當愛情變成交易,當婚姻淪為生意,毀掉的不只是一個家庭,更是整個社會的良心!
我們要的,不是天價彩禮,而是兒女的笑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