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現代金融本質之歷史透視
——金融發展與安全思想系列研究
江涌
西方金融的歷史是海盜的劫掠史,是賭徒的投機史,是高利貸者的貪婪史。如今,在一些經濟學家的筆下、金融家的口中,金融業已經“立地成佛”“基因突變”,他們暢想著美好金融成就美好社會。然而,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必須要透過金融魔幻的外表,去發現它的本質實質。
西方現代金融源頭之一:貪得無厭的高利貸
1944年夏天,同盟國代表齊聚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小鎮,為戰后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新的安排。時任美國財長的小亨利·摩根索表達了羅斯福總統的看法,希望能夠“把放高利貸的家伙趕出國際金融的殿堂”。會議形成的布雷頓森林協定,要求國際社會協同加強金融監管,嚴格限制投機者的自由度。
高利貸是一類古老的金融。可以說,人類商品經濟發展有多久,高利貸金融似乎就有多久。“高利貸好像是生活在生產的縫隙中,就像伊壁鳩魯的神生活在世界的空隙中一樣。”(1)東西方歷史上都出現過高利貸,屢禁不止,不同的是,在東方歷史上,高利貸始終沒有合法過。
西方早期對高利貸認定比較簡約,就是收的比給的多,或超出本金的余額。最初,對于出借資金收取高息的行為只是在親屬中被禁止,后來隨著基督教信徒“天下皆兄弟”觀念的出現,對陌生人放貸收取高息的行為也不被允許。托馬斯·阿奎那說:“錢是不孕的。然而高利貸卻希望它繁衍。”馬丁·路德強調,在世界上人類再沒有比守財奴和高利貸者更大的敵人了(惡魔除外),因為他想成為支配一切人的上帝。(2)在意大利詩人但丁筆下,“高利貸被指控為獸性的一種形式”。(3)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高利貸者》小說中刻畫了高布賽克等高利貸者,控制著銀行、商界、政府信用機構、司法界、貴族上流社會等,成為“無人知曉的國王”,人們“命運的主宰”。在法語中,“高布賽克”已經成為高利貸者的同義語。直到今天,這個形象還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早期資產階級的面貌與本質。(4)
傳統金融的核心是高利貸,以錢生錢,以他人的錢生錢,以少錢生多錢,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貪婪。西方現代金融只是改變了收取高利貸的形式,沒有改變收取高利貸的本質。高利貸業者,是舊式的資本家形態,但這個形態是不斷更新的。“高利貸者這種雖然在不斷翻新但仍屬老式的資本家形式”(5),“高利貸資本有資本的剝削方式,但沒有資本的生產方式”(6)。
一些專家學者極力為貪婪的合理性辯護。伯納德·曼德維爾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貪婪、揮霍、傲慢和奢侈等私惡可以產生公益;大衛·休謨寫道,“貪婪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欲望,隨時隨地影響著每一個人”(7)。與昔日的高利貸者相比,現代金融家在貪婪上不遑多讓,甚至有過之無不及,他們積極推動并利用金融全球化,在全世界不停地編織美元網絡—一種新的高利貸的蜘蛛網—以便將全世界一網打盡。所有國家的生產、生活,所有行業、企業、職業都已經或正在成為金融資本的盈利工具。
西方現代金融源頭之二:投機欺詐的賭博
投機起初是一種情緒,也可以說是一種體驗,后來變成了一種習慣,再后來成了一種激情。如果說高利貸貪婪是現代金融的本質,那么投機則是現代金融的靈魂。
西方金融是在“高利貸—銀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金融家不僅有高利貸者的基因,且充分吸取了賭博的心術與技藝,這在股票等資本市場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就資本主義經濟史而言,股票市場與金融投機相伴而生,是一對孿生兄弟。只要有股票市場,就會有投機欺詐活動,而且股票市場越發展,投機欺詐活動也就越活躍。華爾街股票市場的持股人數以千萬計,然而股價漲落基本上是操縱在為數不多的大戶手中,即主要是操縱在投資銀行、共同基金等壟斷資本手中。
美國就是投機的產物,直到今天,投機依舊充斥著美國社會。“殖民運動實質上就是巨大投機。哥倫布本身就是一個投機者,而北美則是所有投機者追逐的超級大獎。”(8)所謂獨立戰爭,就是熱衷投機的殖民者切斷與宗主國的臍帶,停止向英王上貢納稅,不愿效忠分食,而是獨吞自肥。美國獨立建國后,掀起一輪又一輪投機狂潮。早期的投機,也是最長周期的投機,是圍繞或立足于土地。土地是財富之母。美國發家的本錢,就是原來屬于印第安人的廣袤而富饒的土地。國會頒布一個又一個有關土地的法案。此后的西進運動、淘金熱、運河開挖、鐵路修建、石油開采等狂潮,都立足土地。在有了一定的資本積累、一定的基礎設施、一定的人才技術儲備以后,以產業革命、科技創新為牽引,再掀起一波又一波新投機。由此,出現“鐵路大王”“鋼鐵大王”“汽車大王”“石油大王”以及“算力算法大王”等。在美國一浪高過一浪的投機熱潮中,亦如昔日的倫敦城之于英國,華爾街金融業扮演著核心角色。
華爾街充滿了賭徒,面對的是一場場賭局。“投資銀行更陰暗的一面,就和大西洋城的賭場在賭博合法化以前一模一樣。門上的標志可能寫著政府機構,但是你知道里面在進行擲骰子賭博。”(9)美國三億人口,一億多股民,幾乎家家炒股;兩億五千萬個基金賬戶,幾乎人手一冊。(10)美國投機者或華爾街金融家的非同尋常之處在于,把金融投機包裝成一個個“科學理論”或“科學模型”,在邏輯、理性之下,將被法國總統希拉克斥責的“世界經濟的艾滋病毒”(11)之金融投機傳播到全世界。
西方金融寡頭控制一切
“金融寡頭統治一切,既控制著報刊,又控制著政府”,關鍵是控制貨幣。貨幣是一切權力的權力。(12)掌握貨幣的人也就是最有權力和影響力的人。(13)卡爾·波蘭尼指出,“客觀上,貨幣制度確實是能整合國家的經濟力量中最強大的一個”(14)。梅耶·羅斯柴爾德強調,“只要我能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我不在乎誰制定法律”(15)。所以,控制一國貨幣,就有了該國一切。
在貨幣與貴金屬脫鉤后,以國家信用做擔保,發行獨立的法幣,是能體現國家利益的最重要的公共產品。但是,金融集團對待國家如對待個人、機構一樣,要求政府借貸負債,讓國家債臺高筑,這樣就能像控制一般債務人一樣控制國家政權。所以,不斷提高政府負債率,是現代金融(本質依舊是高利貸)的必然要求,主要的金融衍生品都是證券、債券。努力讓美國政府負債,然后發行負有債息的貨幣,是金融集團對美國政府的指令性要求。由此,圍繞貨幣發行便成為獨立政治家與金融資本家之間的持續的尖銳的斗爭。相當長一段時期以來,金融資本占了上風,今天的美元只是美國國債的記賬符號,只是貨幣的復本。“貨幣復本是附債的票據。在這樣一種系統下,債務只能越積越多,永遠無法償清。”(16)
西方現代金融是一種異類力量
西方現代金融是對傳統金融的繼承與發展,凝結了高利貸貪得無厭、賭博的投機欺詐、海盜的兇殘狡詐的基因,加上現代信息技術的高效與金融杠桿的放大,其寄生性更強,破壞力也更大。
高利貸是金融最古老同時也是最頑強的一種存在形式,在西方自古就與一類特定的人群相關。“生息資本或高利貸資本,和它的孿生兄弟商人資本一樣,是資本的洪水期前的形式,它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前很早已經產生,并且出現在極不相同的經濟社會形態中。”(17)有研究顯示,古羅馬神殿的神殿活動一直與商業聯系在一起,活躍的“金銀掮客”不僅在羅馬帝國內積極從事神殿資金的管理貸放,而且利用東西方黃金與白銀的不同比價,在羅馬與遠東之間進行金銀交換。在金融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尤其是歐洲在政教分離、王權征戰、投機泡沫、海外拓展的過程中,金融力量不斷壯大,最終形成了一個個富可敵國的金融資本家族。
近代資本主義誕生于意大利北部諸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等城邦,其實這些城邦,很早就開始了城市商業與金融交易。早在9世紀,威尼斯從東羅馬帝國官方獲準從事特殊交易,并且享受免稅政策,這導致其金融力量不斷成長。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雇傭軍由法國騎士組成,資金則出自威尼斯,由此,帝國對鑄造金幣的壟斷特權被打破,西歐的君主們也開始鑄造貨幣。威尼斯總督在東羅馬帝國扶持了一個傀儡政府,據此威尼斯的政治家族與金融家族融合生長,不斷壯大。今天,活躍于世界經濟的大資本乃至深層政府,部分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家族。
盡管威尼斯早就衰落了,但是威尼斯所代表的金融集團的影響力一直存在。英國自由化的帝國主義者被稱作威尼斯人黨。本杰明·迪斯雷利寫道,1688年,輝格黨的貴族們想“依照威尼斯的模式,將英國建成一個由貴族高度統治的共和國,依照‘威尼斯憲法’將國王變為總督”。(18)金融集團寄生的不僅僅是某個行業,而是整個民族國家,從威尼斯到荷蘭,到英國,再到美國,宿主不斷變化,寄生手法也不斷變化。
西方現代金融一般情形是“賭博式投機”,至于“高利貸者貪婪”則一如既往、貫穿始終。金融資本厭惡經濟(社會)穩定,猶如細菌厭惡真空一般。對金融資本來說,一方面努力尋找世界各地的經濟裂縫,并依照投機利益的需要對裂縫延長擴大加深;另一方面即便沒有裂縫,也要努力制造出裂縫,制造動蕩乃至危機。20世紀90年代初,歐洲匯率機制出現問題,90年代中期東南亞國家國際收支出現問題,金融資本發覺其中的破綻,伺機發起進攻,如此導致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以及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
1992年歐洲貨幣危機,量子基金獲利20億美元,英國名利雙損,英鎊被迫退出歐洲貨幣體系。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國際金融資本賺得盆滿缽溢,生機勃勃的亞洲“五小虎”一夜之間成為“五病貓”。時任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斥責華爾街金融家為“金融大鱷”,沒有任何道德良知。危機折射出金融資本的兇狠貪婪。至于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2009年的歐洲債務危機,都有著明顯的做局跡象,金融資本脫不了干系。高盛利用希臘急于加入歐元區的心理,使用外匯掉期等金融工具,降低了希臘政府的債務比例,同時將相關債券出售給德意志銀行,實際將風險由邊緣地帶轉移到中心地帶,是謂攻其必救,做空穩賺不賠。這邊廂動蕩危機、火燒連營,那邊廂趁火打劫、財源滾滾。
美國建國后,圍繞貨幣銀行的權力,昂撒政治家與猶太金融家展開長期斗爭,拉鋸戰反反復復。亞伯拉罕·林肯發行免債的綠鈔美元,但是金融家押賭聯邦政府軍失利,做空美元,做多黃金,林肯痛恨發誓,未來要砍掉華爾街金融家們的頭顱,然而壯志未酬,被殺身亡;詹姆斯·加菲爾德1881年3月上任,因支持政府制造發行免債貨幣,僅六個半月后便慘遭刺殺;約翰·F.肯尼迪曾經簽署總統命令,授權財政部印制價值40億的免債貨幣,這完全繞過了私人控制的聯邦儲備銀行,僅僅在五個月后,就慘遭謀殺厄運。(19)
真理都是相對的,若向前多走半步,就會變成謬誤。金融能夠促進科創,是非常響亮的一句口號。就整個金融發展史來看,科技創新往往只是金融投機的副產品。金融投機需要制造概念,需要炒作主題。投機客觀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掀起了一輪又一輪泡沫,最終導致經濟金融化與產業空心化,得不償失。
西方現代金融“煉金術”的最突出特征就是無中生有。垃圾債券、次級債券經過包裝(衍生),花錢讓評級機構貼上AAA標簽,便奇貨可居,投機者爭相購買,導致市場繁榮(泡沫)。當然,最大成果是控制國家貨幣發行與流通,使主權法幣變成附息債券貨幣,從而使整個國家成為金融集團的債務奴隸,實現完美寄生。隨著國家總債務(包括國債)的不斷增長,金融業的收益以指數方式增長,這便是西方現代金融業、金融家高收益的源泉。脫離實體的金融業已成為一種虛妄的“煉金術”,是一個會將國家產出、民族未來吞噬殆盡的黑洞。
今天,金融創新無處不在,金融創新發展也確實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但要對金融創新的無序增長、野蠻生長保持足夠的警惕。股票市場是大眾參與率最高的金融游戲,然而,痛定思痛的笛福告訴你,“股票買賣就是賭博:骰子跟骰子盒或許不像股市那么危險,但它們本質一樣,都是擲骰子的游戲”(20)。
結語
美國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在《海盜與君主》序言中轉述一個故事: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年)曾問被他俘虜的一個海盜:“你憑什么敢橫行海上?”海盜反駁:“你憑什么橫行世界?就因為我只有一條小船,人們罵我是賊;你有一支強大的艦隊,你被尊為君主。”(21)如今的金融集團,不僅成為“君主”而且超越了“君主”,成為“深層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在西方,你可以咒罵總統,咒罵政府,但是絕不可以咒罵“深層政府”。
注釋:
(1)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7頁。
(2)參見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4頁。
(3)但丁:《神曲·地獄》,參見[法]雅克·勒高夫:《錢袋與永生:中世紀的經濟與宗教》,周嫄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版,第55頁。
(4)[法]巴爾扎克:《高利貸者》,陸占元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3頁。
(5)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4頁。
(6)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6頁。
(7)[英]錢塞勒:《金融投機史》,姜文波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頁。
(8)[英]錢塞勒:《金融投機史》,姜文波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版,第136頁。
(9)[美]弗蘭克·帕特諾伊:《泥鴿靶:華爾街高等金融實錄》,邵琰譯,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頁。
(10)吳關偉:《來自美國的報告與反思》,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本,第82頁。
(11)[德]漢斯-彼得·馬丁:《全球化陷阱》,張世鵬譯,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頁。
(12)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5頁。
(13)喬治·索羅斯:《開放社會:改革全球資本主義》,王宇譯,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167頁。
(14)[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頁。
(15)張志前編著:《貨幣泡沫:從金融危機到全球通脹》,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年版,第69頁。
(16)[美]約瑟夫·P.法雷爾:《強盜銀行家:能源、金融與精英統治的世界》,章程等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230頁。
(17)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71頁。
(18)[美]約瑟夫·P.法雷爾:《強盜銀行家:能源、金融與精英統治的世界》,章程等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216頁。
(19)[美]約瑟夫·P.法雷爾:《強盜銀行家:能源、金融與精英統治的世界》,章程等譯,譯林出版社2014年版,第231頁。
(20)轉引自[英]錢塞勒:《金融投機史》,姜文波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頁。
(21)[美]諾姆·喬姆斯基:《海盜與君主——現實世界中的國際恐怖主義》,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1頁。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本文原載《國有資產管理》2025年第4期)
紅果寶公司與古田縣政府簽訂了投資協議,規定公司主營業務形成的股東可分配利潤,全部用于社會公益事業:鄉村振興、文化傳播、紓困救助。
主要研究成果:
(1)由公司提供山楂標準化提取物(山楂紅素)、由福建省腫瘤醫院林榕波團隊主導的研究者發起《山楂標準化提取物聯合標準阿片類藥物治療難治性癌痛患者的單臂、開放、標簽、I期臨床試驗》在2024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亞洲年會(ESMO-Asia 2024)上獲得壁報展示機會。這標志著山楂紅素在癌痛治療領域的應用成果得到了國際頂級機構的高度贊賞和認可。
(2)公司委托廈門大學生命科學院林圣彩院士團隊研究發現山楂紅素可以有效激活AMPK激酶、延長果蠅和線蟲近30%壽命,從而為進一步探索山楂紅素在提高代謝能力、延緩人體衰老等功效及其機理,提供了科學方向。
(3)公司委托深圳靈賦拓普公司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山楂紅素可快速有效清除小白鼠血液中的血清淀粉樣蛋白,由此解決相關的血管堵塞和炎癥反應等問題。
(4)公司委托中科院-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營養科學研究中心對山楂紅素的納米晶體結構進行了分析,發現山楂紅素納米晶體平均粒徑僅為103.18納米(納米級食品標準是≤1000納米);同時,研究發現,在山楂紅素納米載體形式可以有效提升負載的活性物質的吸收率,即,山楂紅素中黃酮,多酚的吸收率超過游離化多酚、黃酮的二倍以上。
點擊下方鏈接,了解山楂紅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