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不錯過每一次推送!
睡眠占據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可以算得上是頭等大事了。然而這么重要的事,不少人只是湊合著應付,甚至是煎熬著。
睡眠的質量其實藏在許多小細節里:每天幾點睡、睡多久最佳?最新研究給出了標準答案!
最佳睡眠時間和時長究竟是多少?
歐洲心臟病學會旗下子刊發表一項研究,分析了近9萬名參與者睡眠時間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發現:
晚上10點前入睡,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24%;11-12點入睡,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12%;12點以后入睡,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7%。
而最佳睡眠時間是10點-11點,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最低,早于或晚于這個點入睡,心血管疾病風險都大大增加。
為什么10點-11點成為最佳睡眠時間呢?
研究人員推測10點是大腦開始分泌褪黑素時間,褪黑素可以縮短睡前覺醒時間和入睡潛伏時間,改善睡眠質量,減少睡眠中的覺醒次數,縮短淺睡時間,延長深睡眠階段,使次日喚醒閾值下降。
因此,在10點-11點入睡,可以獲得最佳的激素分泌和恢復效果,被譽為“黃金時間”。
那么,最佳睡眠時長又是多殺呢?不少人認為睡夠8小時才是最健康的狀態,然而最新研究并不認可這一答案。
美國醫學會旗下子刊發表一項超32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睡7小時,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原因死亡風險才是最低!
在男性中:與7小時的睡眠相比,每晚睡眠達到8、9、10小時,全因死亡率將分別升高9%、18%和43%;而如果睡眠不足5小時,全因死亡率也會升高16%。
在女性中:與每晚7小時睡眠相比,只要多睡1小時或少睡1小時均會使全因死亡率顯著升高。
因此,每晚睡7-8小時才是最優解,低于或超過這個時長,都會增加各類死亡風險。
睡得更香,不妨試試這些小妙招!
除了最佳睡眠時間和時長外,想要睡得更香,不妨調整一下這些細節:
01
1. 改善睡眠環境
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入睡,保持更深的睡眠,從而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
在睡眠環境方面,避免吵雜的噪音、保持黑暗的臥室、舒適的溫度與臥床等,都是提升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
空氣的濕度對睡眠質量也有影響,太干或太濕都會讓你睡得不夠安穩,最佳臥室濕度是50%-70%。
02
2. 學會放松
學會在睡前進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身心的活動,有助于降低壓力和焦慮,提高睡眠質量。
還可以聽聽音樂、泡泡腳等,有助于暫時忘記白天的焦慮和煩惱,讓緊張而壓抑的身心得到緩解。
03
3. 補充卵磷脂
膽堿是卵磷脂的基本成份,卵磷脂充分供給人體,合成乙酰膽堿,體內乙酰膽堿的含量增加了,為大腦提供傳遞信息的物質多,大腦功能就能增強。經常補充卵磷脂,可以讓大腦神經及時得到營養補充。
另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會導致失眠、頭痛、焦躁等,卵磷脂構成人體細胞膜并分解出營養神經的膽堿,每天補充,神經系統將得到充分的營養和保護,促進神經細胞功能康復,防止功能紊亂。
04
4. 揉揉安眠穴
人體有神奇的安眠穴,位于耳垂后下方,顱骨與頸椎之間的凹陷處。
一般于睡前操作,按摩時需要閉上眼睛配合緩慢自然呼吸。雙手放于頭后,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放在安眠穴上。先順時針再逆時針各按揉1~2分鐘,依次交替,以感覺微微酸脹即可。
05
5. 適度運動
不少科學研究表明,抗阻運動(如深蹲、俯臥撐等力量訓練),是一劑改善睡眠的“天然良藥”。
這是因為抗阻運動能夠調節體內褪黑素的水平,還能減少身體的炎癥反應,改善情緒,讓人更放松、更愉快。
值得注意的是,運動不是越多越好,推薦中等強度,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微微喘氣的程度最佳。
睡眠是人生大事,千萬馬虎不得哦!
文章作者:Tiger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每天動動腦,身體不易老
大雁為什么要向南飛?
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曹操(說曹操曹操到))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來猜猜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