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太原市迎澤區教研科研中心主辦,迎澤區第三聯盟組與雙東小學校承辦的科學教育中心組暨迎澤區“N”大聯盟體第三組教研活動在雙東小學順利舉行。此次活動作為迎澤區中心組“追光行動”及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教研活動,以“探秘綠植角——觀察土壤中的小生命”為主題,聚焦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提質,涵蓋大單元分析、課例展示、說課、教研專討、校本課程展示五大內容。
在本次活動儀式上,雙東小學副校長姜水蓮向蒞臨現場的迎澤區科學學科教研員喬偉老師、各聯盟校的校領導以及中心組的老師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并期待在此次教研活動中共同交流、收獲成長。
雙東小學科學學科組長張蔚老師以清晰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主持本場活動。
小五臺小學張婷娟老師以“土壤與生命”為主題,進行了科學探究實踐課程建構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展示。她以《探秘綠植角里的土壤與生命》為主線,從“114N”工作思路、小五臺小學“厚”課程理念、國家課程內容分析與整合、核心概念梳理、大概念架構、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單元驅動任務、跨學科任務、教學評一體化等多個方面展開詳細介紹,讓在座老師們對土壤與生命的大單元有了清晰的框架認識。
桃園小學尚品分校的崔迎弟老師在大單元設計的基礎上,帶來了展示課《栽小蔥》。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在崔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通過細致地對比小蔥在不同生長環境下的狀況,從而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感受小蔥種植的整個過程。有的學生認真觀察在陽光充足和陰暗環境中小蔥的生長差異,有的則專注于研究土壤濕度不同對小蔥生長的影響。通過這些具體的對比和觀察,學生們不僅對小蔥的種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養了自己的觀察能力和科學思維。這種教學方式,讓原本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激發了學生們對自然科學的濃厚興趣。
課例展示以后,雙東小學宋悅老師進行《養螞蟻》的說課,從課程標準、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涵蓋的任務、小學科學養殖試驗梳理、養殖試驗操作規范和評價等多個維度展開。雙塔北路小學的段萌萌老師主要從教材分析、課標要求、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及PISA試題分析展開《尋訪土壤中的小動物》的說課,引導大家關注土壤中的微觀生命。
教研研討環節,喬偉老師針對以上的匯報,進行了科學實驗教學專研,他強調,課堂教學要盯住課題,抓住主線;實驗活動要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學生推理論證能力,促進科學思維的發展;另外,要有效提問,學習提問要求,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欲、探究欲、好奇心。教師們針對以上內容積極交流,碰撞思維火花。隨后,作為承辦方,迎澤區第三聯盟組中小五臺學校、桃園小學、雙塔北路小學、雙東小學的領導及老師們分別針對本次活動的感受進行了交流,并在此過程中進行了雙東小學“拙青園”校本課程的展示與參觀。
本次活動以科學之名,搭建起一座交流的橋梁,大單元分析、展示課、說課、校本課程展示等豐富環節相繼展開。在思維碰撞間,教師們對科學教育的認知不斷深化,為提升區域科學教育質量積聚動能,夯實根基,點亮科學教育新征程注入了強大動力。迎澤區作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學教育將碩果累累,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成為科學教育領域的教育標桿。
來源:迎澤區雙東小學
供稿:宋悅
攝影:田志忠
編輯:師曼
審核: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