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氣候危機與技術革命交織的時代,企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其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表現日益成為衡量其長期價值和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標尺。
當前,比亞迪以 "技術普惠" 為支點,努力將尖端科技轉化為可觸摸的生態紅利,撬動可持續發展的杠桿。這一刻,可持續發展不再是宏大敘事,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溫暖實踐。
這家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用 30 年技術深耕詮釋:真正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擔當,更是通過技術創新讓綠色發展成果惠及全人類的實踐哲學。
最近比亞迪公布了2024年財報和ESG可持續發展報告,使其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比亞迪2024年僅研發投入搞到 542 億元,全球專利突破 5.9 萬件。
數字的背后,是工程師們用 12.2 萬雙手將技術夢想變為現實的故事。當第五代 DM 技術讓新能源車成本下降40%,易三方平臺讓智能駕駛普及率提升3倍。當1500億公里純電里程相當于種下 5.04 億棵綠樹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科技工作者讓清潔出行觸手可及的初心。
回望比亞迪的可持續發展歷程,從2014年至2024年的十年間,其披露的報告清晰地記錄了公司在這一領域的持續探索、深化與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可持續發展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植根于其發展綱要中的核心戰略與企業文化
2024年,公司成立了董事會層面的“戰略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任命集團副總裁擔任首席可持續發展官(CSO),確保可持續發展理念能夠貫穿決策始終。這個由董事會直接領導的職位,讓 ESG 不再是文件里的名詞。
不僅如此,公司成立了董事會層面的“戰略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任命集團副總裁擔任首席可持續發展官(CSO),確保可持續發展理念能夠貫穿決策始終。
比亞迪的使命中包含著對“綠色夢想”的承諾,這體現在其對環境(E)責任的深刻理解和積極行動上。公司設定的2030年碳排放強度降低50%、2045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的目標,是對其“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承諾的量化。
站在碳中和的歷史節點,比亞迪用 30 年實踐證明: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是讓技術創新的陽光照亮每個角落。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產業鏈到生態圈,技術普惠正在重塑人類文明的進程。
當我們為地球降溫 1°C 的同時,也在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更藍的天空。這不僅是比亞迪的追求,更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 以技術為舟,渡人類文明至永續彼岸。
#比亞迪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