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終于撐不住了,在接受美媒采訪時他說,烏克蘭政府已經沒錢支持軍隊,現在的軍隊規模是以前的3倍,國家的預算早就不夠了。他提出,西方國家“理應出錢”支持烏克蘭軍隊,尤其是歐洲,因為現在的烏克蘭是“民主之盾”,是讓歐洲免受俄羅斯“入侵”的最后一道防線。
(他明明那么普通,卻又那么自信)
一、烏軍真沒錢了
這話乍一聽有點道理,其實是撒潑打滾。俄烏沖突爆發前,俄羅斯有要“入侵”歐洲的跡象嗎?不僅沒有,他們還跟德法等國關系密切,雙方能源貿易做到飛起。如果不是烏克蘭被美國挑撥,去撩俄羅斯的虎須,根本不會有這一戰,事實上,在美國智庫的分析報告中,引爆俄烏沖突的根本目的就是離間德國和俄羅斯,美國不允許歐洲和俄羅斯走得太近,讓歐洲脫離美國的控制。
澤連斯基現在硬要說俄羅斯想“入侵”歐洲,無非是怕歐洲在特朗普“極限施壓”下放棄烏克蘭。另外他還提出,如果烏克蘭無法加入北約,那就應該擁有核武器。30多年前,美英法蘇等國強逼烏克蘭放棄核武器,簽署《布達佩斯備忘錄》,承諾保障烏克蘭的安全,現在你們卻沒做到。
(蘇聯剛解體時,烏克蘭的核武器)
這份協議自從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時常被一些烏克蘭的支持者提及。他們認為,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是違反協議,英法美等國支持烏克蘭,也有法律依據。如果烏克蘭還擁有核武器,俄羅斯就不敢動手云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二、布達佩斯備忘錄
特朗普的特使格雷內爾表示,我們要把《布達佩斯備忘錄》講明白,那些核武器是蘇聯的遺留物,它們屬于俄羅斯,不屬于烏克蘭,盡管這讓人不適,但這是事實。讓我們把時間推回到1991年,蘇聯解體前夜。我們都知道蘇聯是個核大國,擁有數量驚人的核武器,這些核彈頭,主要在四個加盟國境內,即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具體有多少核彈頭說法不一,但2000枚左右是有的,一夜之間,烏克蘭成為核彈頭數量僅次于美俄的國家,還有轟炸機、導彈等發射平臺。故事講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說,烏克蘭確實曾經是核大國啊。別著急,接著往下看。據1968年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能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只有聯合國五常,其他國家均不能擁有核武器。蘇聯解體后,繼承聯合國五常位置的是俄羅斯,而不是烏克蘭。
(烏克蘭政府棄核,屬于收錢辦事)
其次,蘇聯解體之后,烏克蘭經濟急轉直下,陷入長達10年的經濟危機,1994年GDP降幅一度達到22.93%。而為了維護核武器及發射平臺,烏克蘭每年要花費數百億美元,他們根本負擔不起。
三、什么是美國霸權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英法俄等多國才介入此事,分別拿出一筆錢,讓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烏克蘭將核武器交給俄羅斯銷毀。1994年簽署的《布達佩斯備忘錄》就是關于處置烏克蘭核武器的文件。在《布達佩斯備忘錄》中,各方確實在原則上同意,烏克蘭無核化后將尊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并為其提供安全保障。
但根據格雷內爾的聲明,和美國參議院跟進的討論,美國政府一致認為,根本不存在任何強制條款,要求美國必須遵守《布達佩斯備忘錄》。是的,美國毀約了,那又如何?難道烏克蘭是第一天跟美國打交道,不知道美國就是如此反復無常嗎?美方還再次提醒烏克蘭,不要再扯什么《布達佩斯備忘錄》,烏克蘭從未擁有過核武器,既然是這樣,也不存在任何歸還的說法。
(我毀約了,那又如何)
要不怎么說美國霸權天下無敵呢,不管是什么條約、協議、備忘錄,人家想撕毀就撕毀。這其實說明了一個很殘酷,卻很真實的道理。法律條約的訂立固然重要,但監督執行,才是關鍵。如果條約里寫的很好,某個締約方卻可以隨時退出,那就是廢紙一張,相信我,特朗普執政這幾年,還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