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上皮癌由于具有易轉移、易復發等特點,且對于經標準化療方案失敗的患者二線治療方案選擇有限,患者長期生存率多年來一直沒有太大的改善,其預后生存率遠低于前列腺癌和腎癌。
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泛靶向藥、抗體偶聯藥物(ADC)等新型藥物的發展下,為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Nectin-4、HER2、TROP-2靶點在尿路上皮癌中高表達,但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是尿路上皮癌的理想靶標之一,這也成為ADC領域熱門的研發靶點。
ADC被稱為“生物導彈”,從療效數據來看,ADC藥物給后線患者帶了更多的治療選擇和延長生存期的希望,有多款藥物的客觀緩解率或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相比化療提高了一倍。
什么是抗體偶聯藥物?
抗體偶聯藥物就像是生物導彈,由兩部分核心功能組成:第一是抗體(導彈體),第二是強化療藥(核彈頭);這種設計會使抗體帶著化療藥去找腫瘤細胞,然后精準地給腫瘤細胞下毒,毒死它們。這種藥物設計結合了靶向藥的精準和化療藥的高效,既避免了全身使用化療藥的毒副作用,也比單獨使用靶向藥具有更強的殺傷能力,一舉兩得。
圖為抗體偶聯藥物示意圖
注:(A)ADC結構的一般描述;(B)ADC的作用機制
幸運的是,目前有一款ADC新藥SYS6002臨床試驗正在招募中。該藥是由抗體部分、連接子和細胞毒素MMAE三部分組成。它可以與腫瘤細胞表面的Nectin-4受體結合后,通過內吞作用進入到細胞內,在細胞內,ADC復合物的連接子被溶酶體內的蛋白酶降解,從而釋放出細胞毒素MMAE(一種微管蛋白抑制劑)。
若符合以下招募的入排標準的患者可咨詢無癌家園醫學部(400-626-9916)評估病情或尋求其他治療方案。
【主要入選標準】
1)年齡≥18歲,性別不限。
2)滿足以下兩種之一即可:
- 一線:病理學確診的、未接受過系統性抗腫瘤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如果既往接受過新輔助或輔助治療,則新輔助或輔助治療結束至疾病進展(影像學證實)的時間間隔超過 12 個月可入組;
- 后線:病理學確診的、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治療或不耐受或不適合接受含鉑治療的尿路上皮癌患者;
3)能夠提供保存良好或新鮮腫瘤組織,且腫瘤組織 Nectin-4 表達陽性[基于中心實驗室的免疫組織化學(IHC)檢測],其中尿路上皮癌患者不限定 Nectin-4 表達狀態,但需提供腫瘤組織;
4)根據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v1.1,至少有一個 CT 或 MRI 確認的可測量病灶;
5)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體能狀態評分 0-1;
6)預計生存期≥ 3 個月;
【主要排除標準】
1)活動性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和/或軟腦膜轉移。如果中樞神經系統轉移僅限于幕上和/或小腦(即無中腦、腦橋、延髓或脊髓轉移)并已經接受過局部治療,并且神經系統癥狀能夠在首次使用試驗藥物前至少2周達到穩定,且不需要接受激素治療或者接受≤ 10 mg/天的潑尼松(或等價激素),則可以參加研究;。
2)根據NCI-CTCAE v5.0,既往抗腫瘤治療引起的不良事件未恢復至 1級(脫發除外;根據研究者的判斷,經與申辦者協商后,部分可耐受的慢性2級毒性可除外)。
3)可能妨礙患者參加研究的任何嚴重和/或未經控制的并存疾病:包括首次使用試驗藥物前6個月內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史、其他具有臨床意義的疾病(如有活動性角膜炎和角膜潰瘍者、首次使用試驗藥物前存在2級神經病變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