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中國有重大災難發生,為何敵對國家不趁虛而入?
2008年汶川地震時,中國所有邊境部隊全部一級戒備,軍艦在海上巡弋,戰機在空中盤旋,導彈部隊更是嚴陣以待,這就是對敵對國家最有力的威懾,警告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回顧歷史,你會發現國際政治中的那條鐵律,猛獸從不介意在獵物最虛弱的時候,向其發動最致命的一擊。
1931年中國水災,殃及中國大陸的16個省,672個縣和市,受災人口達8000萬,日本就是在這一年,發動了侵華戰爭,軍需物資通過朝鮮半島的鐵路晝夜運輸,關東軍特工混在救災隊伍里測繪地形。
89年后,當武漢按下暫停鍵的第8小時,澳大利亞的軍艦,開始在南海與美國航母戰斗群,演練封鎖戰術。英國議會大廈里,一邊要污名化中國,一邊商量著向中國索賠的金額。
最耐人尋味的,是印度軍隊的動向,加勒萬河谷囤積的作戰物資顯示,當中國民眾還在為口罩焦慮時,新德里的作戰室里,就已經開始積極備戰了。
美國解密的一份報道中提到,他們想要趁機搞垮中國的劇本,包括醫療系統崩潰、社會秩序瓦、邊疆地區失控,這三重打擊若真的出現了,你和我就都不會有今天的安穩日子過了。
但這些想要趁虛而入的國家,他們都低估了一個變量,那就是中國應對災難的韌性!
武漢封城76天后,中國創造出了防控奇跡,不僅粉碎了三個月癱瘓中國的推演,更在加勒萬河谷,上演了教科書式的反擊。
印度在邊境對峙中,損失的價值4.2億美元裝備,至今散落在喜馬拉雅山的冰川之間,中國邊防部隊用實力說話,將入侵者釘死在實控線之外。
每一次中國有重大災難發生,面對災難時的戒備和應對能力,我們都是一流的。
就像幾年前口罩剛開始的時候,僅在12小時內,全國各地的醫療人員就迅速集結。
如果將這種高效的動員能力,應用于戰爭身上,擁有如此迅速組織和調動資源的國家,其戰斗力自然不容小覷。
任何試圖趁虛而入的敵對國家,面對這種強大的反應能力,幾乎是自取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