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反復震蕩,外資卻瘋狂看多,這究竟是不是外資的新套路?今天這篇就給大家講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兒!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瘋狂吹
高盛發了一篇看多中國股市的研報,Global marketing feedback: China is back,看看怎么吹的。
其一,投資者對中國的興趣增加
因為今年中國股市的表現很好,MSCI中國和恒生科技指數分別上漲了16%和23%,遠超其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1%和6%。
其二,看好人工智能的發展。
中國未來會廣泛采用人工智能將通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創造新的收入機會,使中國每股收益在未來10年每年增長2.5%,使中國股票估值提高15-20%,并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流入。
其三,關于川普對中國施加tariff比較樂觀。
一方面,因為川普tariff對于中國股票市場的沖擊沒有其第一任期時那么大。
現在中國減少了對美直接出口,而且提高了產品競爭力,所以影響不會有原來那么大了。
另一方面,即使今年川普不斷在tariff上施加壓力,中國股市都持續強勁。
股市是因為科技股的重估,匯率穩定一方面受益于美元自1月中旬以來整體走弱,貶值了約5%,另一方面得益于央媽呵護。
總的來說,如果老美那邊加tariff那么老美會比我們先崩盤,更不用說不加了,不加那更好。
所以,不管怎么樣我們橫豎都是贏家,那么在這個時候機構資金就選擇先控盤。
也就是說,你現在看到的是市場持續的震蕩,但實際是處在機構控盤階段。
二,市場被掌控
對于散戶來說,現在重點并不是老美那邊tariff到底是什么情況,而是搞清楚手里的股票哪些是被機構實現了控盤。
有人會覺得,機構資金的動作散戶是完全看不到的,更別說看出來控盤了。
其實如今有了大數據和量化分析,這類問題現在解決起來就不難了,就像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可以對原始交易數據的收集、篩選、整理和挖掘,并通過模型進行比對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特殊現象了,直接看下圖:
上面這張圖中展示的一到四級區域就是對機構行為活躍程度進行的分級。一級和二級區域,機構行為更加活躍,三和四級區域,表示機構行為比較消極。
當股價處于「一級區」和「二級區」交替的階段,大概率是機構資金此時實現了控盤。
這里還有一個誤區需要提醒一下大家,進入機構控盤區的股票并不是沒有波動,相反這個階段,機構可以隨意地打壓股價,反正也不會有人搶掉他的籌碼。
但對散戶來說股價大幅波動時,操作難度就會更大,但如果能看清楚股價是否處于機構控盤階段,那就好辦了,看下圖:
上面這張圖是前段時間表現非常好的「萬德斯」的交易行為數據圖,短短40個交易日的時間上漲71%,是不是很羨慕,但回頭看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容易錯過上漲的黃金時間呢?
看前期股價表現就知道,18個交易日下跌20%,這個跌幅很多人是經受不住的,所以,很多人覺得市場不好的原因就是看不到機構控盤的行為。
如果當時能看到股價處于機構控盤區的話,還用得著那么擔心波動嗎?
三,市場充斥著貓膩
市場連續兩周的震蕩,如果能在這時候看到市場上5000家股票的交易行為的話,在面對波動比較大的時候,也會多一重保障。
換句話說,看清楚股價背后機構資金到底在做什么非常關鍵,看下圖:
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出,目前有500多家是處于機構控盤階段的,如果想要看清楚市場到底發生了什么,就必須看清楚股價背后機構資金的動作!
而且還有一個數據需要大家了解,現在進入鎖倉區的股票將近一半,在市場波動較大時,這一反常現象尤為關鍵!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