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汽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迅猛。10~15萬元級已成為車企"內卷"的主戰場。在這個價格區間里,國產新能源車型憑借高性價比、豐富的智能配置,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與傳統的燃油車型一起形成了多元化的競爭格局。
這一價位區間不僅覆蓋了家用通勤的核心需求,更涌現出眾多兼具長續航、智能化、高顏值、消費者口碑強大、經過多年市場考驗的車型。像EV、、、大眾、雙擎等產品群雄并立,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從產品層面來看,新能源車型在智能化、續航和性價比上占據優勢,而燃油車型則在穩定性和用車便利性上保持競爭力,使得消費者的選擇變得"艱難"。
小鵬MONA M03
豐田卡羅拉
新能源車型,體驗更出色
目前,10~15萬元級細分市場,聲勢最大的當屬剛剛上市的比亞迪秦L EV,售價11.98萬元~13.98萬元。作為首款基于e平臺3.0 Evo架構打造的純電中型轎車,秦L EV全系標配高階智駕系統、車載冰箱等配置。
比亞迪
秦L EV的亮點在于全系搭載天神之眼C——高階智駕三目版(DiPilot100),配備5個、12個攝像頭及12個超聲波雷達,支持高速領航(HNOA)、自動泊車、代客泊車等功能。不過,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目前還未具備城市道路領航功能,需依賴未來OTA升級。
毫米波雷達
同價位的產品還有小鵬MONA M03、長安啟源A07、等車型。
小鵬MONA M03售價區間為11.98萬元到15.58萬元。全系標配主動進氣格柵**、**米其林低滾阻輪胎,還有全球最低的風阻系數0.194。頂配Max版本車型配備兩顆Orin芯片,4個輔助駕駛攝像頭以及高清定位單元,支持XNGP無圖城市領航功能,實現高速及城區道路的智能導航。小鵬MONA M03憑借高性價比和科技屬性迅速走紅,上市48小時訂單破3萬,成為15萬級市場的現象級產品。
長安啟源A07最大亮點是空間更大,續航表現出色。車身尺寸為4905/1910/1480mm,軸距2900mm,整體空間表現優于同價位車型。啟源A07售價區間為11.99萬~14.99萬元,作為一款中大型車,性價比極高。部分車型還提供限時優惠,如增程版140精美型限時價11.99萬元,純電版515典藏型一口價11.99萬元。其純電版搭載最大79.97kWh三元鋰電池,CLTC續航最高710km,入門版車型也有515km續航,支持3C超級快充,30%至80%充電僅需15分鐘,5分鐘可增加100km續航,很大程度上緩解里程焦慮。
主銷車型標配前排座椅加熱/通風,高配還有16揚聲器音響系統,舒適性配置十分厚道。
零跑C01以超5米車長和2930mm軸距躋身中大型轎車行列,價格卻下探至15萬級。售價區間為13.68萬-15.88萬元。純電版車型續航里程為525km和625km,后置電機可輸出200kW的最高功率和360N·m最大扭矩,動力表現不俗。主銷車型搭載高通驍龍8295芯片,頂配車型支持座椅通風/加熱/按摩,駕控與舒適性直接拉滿。
傳統燃油,性價比更高
雖然新能源品牌在智能化方面來勢洶洶,無論是智駕還是智艙體驗,都拿出了壓箱底的絕技,也確實給到了消費者更好的體驗,給傳統燃油車,特別是合資產品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但這并不意味著燃油車就沒有了價值,更不意味著那些耳熟能詳的合資品牌就此一敗涂地。
如、速騰、、卡羅拉等同價位的車型,它們的銷量表現依然堅挺,2月份銷量基本都在15000輛左右,甚至更高。上述這些車型的產品特征,在這里就不再贅述,絕大多數消費者已經耳熟能詳。
從使用角度來說,上述車型最大的優點就是產品可靠性極高,適用各種用車場景。換句話說,純電車型出現的地方,我們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純電車型不能出現的地方,我們還是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比如北方的冬天、高寒偏遠地區,它們就是出行主力。
這主要體現在續航和補能方面。出門跑個幾百公里長途,燃油車可以輕松駕馭,上至幾百萬的豪華車型,下到幾萬塊錢的入門級小車,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純電車型就不行了,即便是600、700公里續航的車型,能耗控制再出色,必然會出現打折的情況,跑個500公里長途,中途至少要補能一次,要不然沒有安全感。如果是價格幾萬塊錢的電車,壓根就不要想著出城了,就在市區轉悠就好了。
補能方面,純電車型更是讓人頭疼。就說那些搭載了800V高壓充電技術的車型,10%~80%充電也需要15分鐘,而那些幾萬塊錢的小車壓根就不可能搭載,充電時間只能更長。而且找充電樁還是個技術活,尤其是節假日的高速服務區。
另外,燃油車型已經有百年時間的積累,無論是被動安全配置,還是車身結構設計,都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表現相當成熟。而純電車的電池安全現在依然存在相當大的隱患。社交媒體經常能看到各種自燃事故,實在是觸目驚心。所以選電車,電池安全不能馬虎。
從價格方面來看,這幾年,傳統合資品牌在面對新能源品牌的進攻,也推出了應對策略,產品方面不斷進步,油車也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的智能化,降價方面同樣不含糊,一口價模式盛行,以上一級別的產品對標下一級別的價格區間。果然,無論是新能源還是老合資,競爭的套路都是一樣的。
現在的合資品牌勇于競爭,再輔以此前的品牌影響力,誰敢說它們不會重回巔峰呢?
百姓評車
市場發展從來都不是二元相對的,純電壓倒燃油,或者說燃油沒有用武之地,這樣的看法注定是片面的。剛開始,或許有技術路線的區別,但是到后來,一定是多種技術路線并存,還有多種路線相互融合,演變成一個新的形態。
無論是哪種情況,一定會經歷消費者的長期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