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軍事生涯起自于,1912年2月考入重慶蜀軍政府開辦的將校學堂。在此學習了各門近代軍事課程,同時熟讀中國古代兵書,《孫子》、《吳子》等經典名著的許多章節出口能誦。在將校學堂學習了10個月,他不但學業出眾,而且以舉止端正、操守有持、惡習不沾聞名全校。年底,加入川軍第5師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務長、排長、連長。1913年參加四川討袁之役,失敗后于1914年在上海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任川軍第5師第9旅參謀長、四川督軍署警衛團團長。1916年3月在指揮攻打豐都縣城時,右眼中彈致殘。在療傷過程中,他為了不損害腦神經,強忍鉆心的疼痛,堅持不施麻藥,被為其主刀的德國醫生贊嘆為“軍神”。
1923年參加討伐北洋軍閥吳佩孚的戰爭,任東路討賊軍第1路指揮官,取得馳援龍泉驛等戰斗的勝利。8月在作戰中右腿負重傷。在成都治療期間,結識川籍共產主義者楊闇公、吳玉章,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6年5月經楊闇公、吳玉章介紹,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4月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暫編第15軍軍長,這是中共黨員在國民革命軍中被任命的第一個軍長職務。6月,后來成為元帥的賀龍,也是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第20軍軍長。
1927年7月下旬秘密轉赴南昌,與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了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團參謀長。同年底奉派赴蘇聯學習軍事,先入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后轉入伏龍芝軍事學院。
1930年夏回國到上海中央機關,先后任中央軍事委員會參謀長、長江局軍委書記兼參謀長、中央軍委委員,協助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處理軍委日常工作,舉辦短期軍事訓練班,并負責講授暴動方略、游擊戰、運動戰等課程。
1932年1月前往中央蘇區首府瑞金,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兼政委。10月任紅軍總參謀長。
以上簡要介紹了劉伯承的早期軍事生涯,而紅軍時期以后的軍事生涯讀者朋友應該是很了解了,篇幅所限在這里就不介紹了。關注于軍史的讀者都知道,在紅軍時期,長期負責軍事指揮工作的周恩來,在軍事指揮工作中有幾位助手,其中主要有:劉伯承、葉劍英,張云逸。因此,劉伯承在紅軍時期就已經參與高層的軍事指揮決策。
1955年,劉伯承在十位元帥中為什么能排在三位政治方面委員之后的第一位?原因應該是有以下幾方面:
一、軍事資歷較深,年齡較大。劉帥是1892年12月4日生人,年齡除了小于朱總司令外;比主席大一歲;比元帥排名其后的賀帥大四歲;比葉帥大五歲;比總理和少奇同志還有彭帥大六歲;比聶帥大七歲,比其他幾位元帥大的就更多了。劉帥自1912年入重慶軍政學堂開始軍事生涯,是朱老總以外的資歷最老的軍人。也是在舊軍隊中任過軍長職務的兩人之一,另一人為賀帥,時間都是在1927年,劉是四月,賀是在六月。劉和賀任軍長時,大的背景是北伐軍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參加北伐的劉賀部隊,都收編了一定數量的打了敗仗的軍閥部隊;另一方面,隨著北伐軍的勝利,作為北伐軍總司令的蔣有了一定的軍事資本,與以汪為代表的武漢政府正鬧不合作,在南京另立政府,史稱“寧漢分家”。而汪的武漢政府軍事力量弱于蔣的南京政府,所以,擴大軍事實力與蔣的南京政府方面對抗,也是汪的武漢政府方面的首要選擇。
二、劉帥應該是我軍將帥中受軍事教育時間最長的,也是在戰爭時期就負責過軍事教育工作的領導人之一,理論著述和翻譯著作較多。建國初期,主動辭去西南局第二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職務,去辦軍事院校。毛主席在志愿軍出國作戰的第四天就致電劉伯承:“伯承同志,此間恩來、總司令、榮桓、榮臻和我,希望你速來京主持籌建陸大,你意如何?”1950年10月27日,劉伯承離開重慶飛往北京,領導籌建陸軍大學。
三、至于說劉帥授銜時元帥排名為什么排在賀帥前面?簡單說就是,在西南局時劉帥是第二書記,賀帥是第三書記;劉帥的軍政委員會主席職務也高于賀帥的軍區司令員職務,所以在元帥的排名中劉帥排名在前。
總之,元帥排名前幾位有一定的意義,后面誰前誰后意義不大。劉帥在我軍曾長期負責軍事教育工作的人員中,如:葉帥、蕭克、李達、張震等將帥,都對劉帥評價很高。劉帥在1958年反教條主義也受到了批判,也受到了領導“兩頭不好中間好”的批評。兩頭是指紅軍時期和建國以后,中間是指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顯然有些話是為了保持運動熱度,也就是不給群眾運動潑冷水而說的;另外有些話也不一定完全是針對劉帥說的。因此也不一定準確。另外說一句,有些人認為,劉帥在58年被批以后就掛起來了無事可做,這是不準確的。58年被批以后,劉帥全家搬到北京,劉帥也專職擔任軍委委員。59年10月以后,劉帥和徐帥擔任軍委戰略小組的組長副組長,負責對戰略工作方面的指導。詳情我在以前的發文中做過介紹,歡迎有關注此方面內容的讀者,可以前往觀看閱讀。謝謝!
劉鄧在軍委擴大會議期間
https://www.toutiao.com/i6941685233074979340/
劉伯承元帥在對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
https://www.toutiao.com/i6917159148174017035/
本文參考書目:劉伯承傳、鄧小平年譜、周恩來年譜。
毛澤東主席與劉伯承等在1949年10月1日建國典禮上。
周恩來與劉伯承等在1949年10月1日建國典禮上。
劉伯承同志和鄧小平同志合影。
1958年10月11日,羅榮桓元帥、賀龍元帥、劉伯承元帥、聶榮臻元帥等,察看部隊輕武器。
劉帥和徐帥在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上。
三位川籍司令員在延安窯洞前合影。
劉帥和家人合影。
1950年初,軍事學院劉伯承院長和副院長陳伯鈞與軍事學院總顧問羅哈里斯基。
1959年4月,在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軍隊代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中排左2起:賀龍、羅榮桓、劉伯承。
1964年7月4日,劉伯承元帥到沈陽軍區視察。這是他聽取司令員陳錫聯上將匯報后,與其他領導干部交談。左一為副司令員曾思玉中將。
1954年11月,在山東平度張戈莊,組織集團軍進攻海岸防御的首長-司令部演習期間,劉伯承、蕭華、張宗遜、陳伯鈞在一起。
在開國典禮上。
1964年5月25日,劉伯承、賀龍、聶榮臻及羅瑞卿接見空軍和北京軍區空軍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代表。
1964年7月,劉伯承元帥到哈軍工視察。
第二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領導人等在開會研究進軍問題。
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和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在一起。
劉帥手書。
1961年4月,劉帥到南京休養期間,書贈時任南京軍事學院副院長張震將軍一首詩:
中山林木湯山泉,況復江南三月天。家住十年鄉路熟,花開草長人留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