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彩云英才薈”暨中國人民大學“陜公大學堂”高層次人才云南行活動在昆明舉行。活動緊扣時代脈搏,聚焦“人工智能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主題,旨在借助人工智能更精準地進行人才招引與選拔、崗位與人才匹配等面臨的挑戰,探討提高招引效率和質量,助力云南人力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多人才智力支持。
“彩云英才薈”是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凝聚社會各界智慧力量,搭建的高端人才智力交流服務平臺,通過服務人才、服務產業、聚焦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需求,推動“產學研企”交流合作,旨在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環境。“陜公大學堂”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極具影響力的活動品牌,傳承著陜北公學的紅色基因,秉持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學術精神,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碩果累累。多年來,“陜公大學堂”憑借高水準的學術研討、前沿的話題聚焦以及廣泛的社會參與,已成為學術交流、思想碰撞、知識傳播的卓越平臺,為各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活動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二級巡視員戴富皇對與會專家、學者以及各界精英,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并對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更好服務人力資源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主題分享環節,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院長劉松博教授作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的交流分享,他為大家簡要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出現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變革。他表示,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面對當前“AI”取代人類的擔憂,劉松博教授以火車代替馬車為例,表示技術變革帶來的更多是轉型而非替代,人工智能技術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也一定會帶來更多的崗位需求。另外,人工智能時代對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掌握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還需具備數據分析、信息技術等跨領域的能力等方面進行深度探討。劉松博教授從專業的角度提出了新形勢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契機與挑戰,分析了人力資源從業者進行數字化轉型和能力提升的新方向。
活動還邀請劉松博教授,“興滇英才”、云南省人力資源管理學會會長、云南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江新會教授,云南省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會長胡曉輝女士,AIGC云南人工智能產業聯盟負責人森特笑虎先生以及云南(昆明五華)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特別顧問佘萬衛先生等進行圓桌對話,現場解答提問,并為云南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的人力資源產業發展提出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
當天,劉松博教授一行還來到昆明市五華區文林國際人才社區服務中心,了解了社區為國際人才配備的集生活、教育、醫療、出入境辦理等多項事務為一體的全鏈條人才服務。
在云南(昆明五華)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公共服務大廳,劉松博教授了解了園區架構和人力資源企業情況,與云微集團、友脈控股集團、得能仕集團等企業代表進行交流互動,與會企業代表就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困惑向劉松博教授請教,劉松博教授逐一分析了每個企業的特點,建議大家依托云南區位優勢和產業,充分發揚企業特色,深耕優勢領域,努力建設面向全國、全世界,特別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有代表性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此次“彩云英才薈·高層次人才云南行”暨中國人民大學“陜公大學堂”高層次人才交流活動反響熱烈,現場座無虛席,云南云上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和參加活動的嘉賓紛紛表示:劉松博教授的主旨分享生動有趣,干貨滿滿,展現了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權威的專業素養,發揮了“陜公大學堂”和“彩云英才薈”品牌影響力,為大家奉上了一場有學術深度、有現實啟示、有理論價值的精神盛宴。
本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云南省人才服務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云南省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等承辦,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培訓中心、云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昆明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五華區委人才辦、五華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昆明城市學院等單位負責人以及云南(昆明五華)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云南海普優聞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360余人參加活動(通訊員:徐龍云、李萍、余大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