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話題和說法,有些說法讓人驚訝!如:這個人的大將是主席勾掉的;那個人的軍銜是主席說如何如何……。還有就是:許世友被授予上將軍銜感到不滿,認為自己應該被授予大將軍銜。
對于以上說法,我要告訴這些人,授銜名單主席是絕不會一個一個發表意見的,也就是說,說主席說這個人軍銜如何如何;那個人軍銜如何如何,都是不可信的。因為,如果你看過兩位主管授銜工作的領導人的相關著作,你就會知道,授銜名單的產生是軍委和總干部部經過一段時間工作,征求本人和各方面意見而確定的。領導會不尊重組織部門的意見,否定這個否定那個嗎?別說軍隊將軍,就是省委書記崗位出空缺,主席都不提名人選,而是讓書記處研究考慮提名。道理就是,一把手如果提名一次,以后就都是你提名了,組織作用就減弱了。說常委幾個人,提出原則性的意見,這個可能。但絕不會具體針對個人。說許世友對上將軍銜不滿等說法,都是某些平臺上自媒體一些人在散布這些不實之言。
許世友行伍出身,戰爭年代作戰勇敢,所以提升和進步很快。授銜前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員,在大軍區司令員這一級別上,最高就是上將,有的是中將。應該說大軍區司令員的標配就是上將,說許還找周總理認為應授大將。評銜、授銜這都是軍委和總干部部具體負責的工作,只是以政府的名義來授予。具體的高啊低啊的問題只能是在軍隊系統內解決,這些原則,許世友和身邊人會不懂嗎?編造謊言者連常識都不管了。所以我說,所謂,許對上將銜不滿云云…都是編造的謊言,完全不可信。
回到正題,來看看在大將軍銜名額有限的情況下,大將軍銜都授予了哪些人呢:
一、總部領導人,粟裕、黃克誠、陳賡、譚政、王樹聲;
二、重要的軍兵種領導人,蕭勁光、羅瑞卿、許光達;
三、陜北根據地的重要創建人之軍隊方面的代表:徐海東;
四、在國共軍隊中有影響力的資深軍人代表,或叫有統戰方面影響力的代表張云逸。
以上四個方面條件被授予大將軍銜的人物,除去徐海東和張云逸,各有不可比喻的條件外。對于其他八位被授予大將軍銜的人來說,能夠被授予大將軍銜,一是現任職務;二是地區代表性;三是與外軍方面交流的需要。但最主要的我認為還是現任職務,軍隊的日常管理主要還是依靠各總部來實施管理,所以,總部領導人的軍銜自然就稍高一些。對于軍兵種來說,由于我軍過去一直是單一陸軍,新中國成立以后,要發展和建立海軍、空軍和陸軍各特種兵,就只有向蘇軍方面學習。因此,有幾位司令員都是文化水平較高,有過留學經歷,懂外語的。所以,能夠對外交往與外軍方面進行溝通,也是一方面的考慮因素。
在這里提醒有些讀者,不要一提到軍銜,就只看到歷史上的職務。職務很重要,但是在現代化建軍階段,你的學歷和文化知識可能更重要。再從職務的影響力方面看,如果是機關部門的崗位,那影響力方面可能就要小一些,相反軍兵種司令員可能就大一些。
本文參考書目:羅榮桓年譜、彭德懷年譜。
關于討論軍銜授予的文章,我在前面發過幾篇,有興趣觀看的讀音,請點擊觀看。謝謝!
從:“誰誰有功,少晉中”,來談軍銜授予
“是連開兩天“座談會”就確定了上將以上軍銜預授名單嗎?”
許光達為何被授予大將軍銜?
誰代表華北野戰軍授大將軍銜?
毛主席視察南京地區時與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軍事學院院長廖漢生中將交談。
1955年9月27日,周恩來總理在北京為粟裕等頒發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的命令狀。
鄧小平同志與許世友同志交談。
1981年,陳云同許世友交談。
1981年11月30日,李先念與許世友。
1977年11月18日,葉劍英、鄧小平、許世友等在珠江賓館接見廣州軍區官兵。
軍委秘書長黃克誠大將。
羅瑞卿和許光達大將會見英模代表。
徐海東大將和王震上將合影。
1955年11月,在旅大觀看遼東半島反登陸戰役演習的陳賡大將、蕭勁光海軍大將。
張云逸大將和韋國清上將在一起。
粟裕同志和許世友在一起。
楊勇、楊得志、許世友在一起交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