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車友圈,最熱的關鍵詞莫過于“車禍”,人人都知道車禍猛如虎,但更要銘記方向盤在手,責任在肩。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作為司機,必須要對法律敬畏,對速度敬畏,嚴重超速就是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而且還是主觀意圖的交通違法行為,不要以為有保險就不會受到進一步制裁,所以,任何人開車上路都必須對制度、規范、法律有敬畏之心。
①、縱使電驅猛如雷霆,人性之韁仍需勒住科技的野性
現在的新能源車時代,我們一邊強調速度,一遍又要強調控制。對立的兩極,往往在更高處相融。所以,兩者之間看似矛盾卻也并不矛盾。那么新能源車就更應該在AEB主動剎車層面下功夫,能夠在智駕層面束縛年輕人的野性,最大程度降低發生碰撞的可能性。
現在很多智駕超過130公里每小時基本就沒有執行能力了,但是馬力有的車已經幾百上千匹,那做好相應的高速狀態下的規避和智駕干預能力,同樣很重要。
②、一場嚴重的車禍,不僅會對社會造成危害,更會讓兩個家庭支離破碎。
人總是有走神的時候,尤其是在城區開車,但凡飆到120以上的人,都是車子在玩你的命,不要以為現在的車身強度有多高,超過12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保時捷也無法顧你周全。速度與激情的主角之一的保羅,當年怎么去世的可以查一下。
那為何車企造的車馬力越來越大呢?
實際上車子是沒錯的,有問題的是人,只是車子的性能會讓你在高速狀態下更容易犯錯。所以,如果想開性能車體驗樂趣,應該去賽道,而不是在大眾化的城區道路來開。當然,一臺家用轎車或者SUV的馬力過剩,尤其是干到賽車的馬力,的確也沒多大必要,所以還是要匹配制動,你可以開得快,但是你的制動也要匹配上。
③、年輕人為何喜歡開快車?
不是所有年輕人都喜歡開快車,而是追求速度的年輕人喜歡開快車。我們經常也說,有時候在高速路段,龜速的車子也容易引發車禍,但是速度總有個臨界點,高度上空曠的時候,稍微快一點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你要是明顯超速,干到200這種速度,那你應該去找個不限速的高速去開。
很多年輕人都是第一臺車,尤其是開了馬大力的車,根本對功率對速度沒有概念,所以就會經常出事。在這里老圖告訴你,速度每快50公里每小時,對反應速度的考驗就是十倍級,因為反應時間幾何倍縮短,開到150公里你每小時的速度,前方兩百米突然出現突發狀況,就算是十年的老司機但凡走一點神都不一定反應過來。
我們到底如何開車?
第一,大馬力的車享受的不一定是速度,而是動力冗余的自信,因為新能源車脫離多檔位變速箱和發動機的干擾,短距離的急加速減速就能體驗到動力樂趣,只要速度控制得當,在AEB能夠啟動的速度范圍內,體驗駕駛樂趣也是可以做到,而不是非要開到150.
第二,要知道,哪怕是戰斗機開快了,都可能出現撞擊,更何況你汽車,馬路上的汽車有多少?天上的飛機有多少?第五代戰斗機開加力都得趁著沒人的時候,你蹦一下還趁著夜色?給誰看。所以,把心態放平,我們開的只是一臺車,不是火箭,也不是非要爭分奪秒。你100的速度和130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可能時間相差并不會多大。但凡來個堵車,啥也不是。
第三,年輕人的第一臺車不建議直接上性能車,超過300馬力的車都要悠著點,建議你們開大馬力的年輕人開開軒逸,試試什么才是正常的速度,一腳油門下去,可能反應都得等幾個秒,你那電車一腳下去,幾秒就上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了,你覺得當傳統燃油車看到你500米開外的時候,真的能判斷到和撞擊的時間有多少嗎?而這個時候,開快車的更應該了解自己的車,畢竟,更多人只能按照整體車輛標準去預估對向車輛的速度,而你的車只有你自己最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