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多數(shù)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縮量上,這會不會讓震蕩的市場雪上加霜?下面這篇給大家理一下思路!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nèi)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雪上加霜?
昨天A股成交額就1.15萬億,創(chuàng)了春節(jié)之后的新低,真的就沒人玩了嗎?
這周指數(shù)有多穩(wěn),周一漲0.15%,周二漲0%,昨天跌0.04%,每天幾乎同一點位收盤。這走的就是管理層說的慢牛啊,就問你們服不服?
總之,現(xiàn)在市場非常尷尬,拉不起來但也跌不下去,為什么會這樣的?
市場普遍認為主要有三點:
一是4月是年報和一季報披露期,有很多公司業(yè)績暴雷,部分游資選擇暫時休息;
二是4月2日川普的tariff落地,機構也選擇觀望,等著靴子落地;
三現(xiàn)在是大正策的真空期,對于大盤藍籌股來說,也沒有到上攻的時候,只能趴在地上茍著!
很多人對市場沒量很擔心,但這并不是絕對的,并不需要太悲觀。
大家回想一下上一次A股這么不活躍是什么時候?集中在1月中旬。也就是春節(jié)前后這段時間,當時很多人也是一片悲觀!
但節(jié)后直接迎來一波暴漲,尤其是科技股+小盤股狂飆,直接引爆了「東升西落」的暢想。
所以,很多人看到市場縮量就開始擔心,其實并沒有必要。
在投資市場中,多數(shù)人的眼光和格局是偏小的,從而缺少各類投資品聯(lián)動觀察和思考的能力,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得出片面的結論。
二,知識偏見
最近市場一直在震蕩,很多人覺得行情不好了,這又是為什么?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點,不管市場怎么變化,個股總是比市場先啟動,這不得不承認。
換句話說,你看到的只是市場的震蕩,而你看不到的是已經(jīng)有資金提前進場,也就是機構資金已經(jīng)在蓄勢。
等你看到市場好起來的時候,其實就是機構資金蓄勢完成后的發(fā)力,到那時再想跟上市場就難了。
但是對散戶來說,想要看到機構資金的動作太難了,不過,只要他們做了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量化分析的盛行,完全可以通過量化大模型將交易行為數(shù)據(jù)進行分解、記錄,再加以保存和比對,就可以分析出機構資金的行為,看下圖:
大家注意看圖中底部的橙色柱體,它是「機構庫存」數(shù)據(jù),表達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意愿,如果該持續(xù)時間越長,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也說明機構資金越看好!
這是今天漲停的「上善科技」的交易行為數(shù)據(jù)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股價還沒有明顯上漲之前,機構資金已經(jīng)提前進場埋伏,你以為是股價的突然拉升,其實都是別人的蓄謀已久!
大家想一下,如果一只股票持續(xù)有機構大資金參與交易,會是大家不看好它嗎?顯然不可能!
三,悄悄干大事
在市場波動比較大時,如果能看清楚整個市場的真實交易行為,其實比每天盯著漲跌看更有意義,看下圖:
就像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幅圖,就把市場中5000多家個股,是否有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情況進行了梳理。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目前有2200多家個股有「機構庫存」數(shù)據(jù)。
還有一組數(shù)據(jù)需要大家注意,在市場震蕩之時,個股中連續(xù)11-20天有庫存的也已經(jīng)大幅增加,看下圖: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fā)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