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29日夜,一支二十來人的抗聯隊伍在寒冷的石頭亮子東山坡與前來圍剿他們的日軍發生激烈交火,就在日軍即將包圍這支抗聯隊伍之際,身為第十軍軍長的汪雅臣主動帶領將近五六位戰士擔任阻擊任務,命令副軍長帶領其他人馬突圍,但在突圍過程中副軍長不幸中彈犧牲,而汪雅臣也在支援副軍長他們時被敵人開槍打中,之后日軍送往救治過程中失血過多犧牲,犧牲后,這個曾讓日軍聞風喪膽的抗日英雄的頭顱被割下掛在電線桿示眾三天,至今放在哈爾濱烈士陵園......
哈爾濱烈士陵園
強行入伙
汪雅臣,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五常縣,祖籍山東蓬萊,因為當時蓬萊無法繼續生存,祖上只能拖家帶口來到五常并在此安家,因為家境貧窮,小小年紀的汪雅臣幫別人養過豬、砍過木,1929年,18歲的汪雅臣不愿繼續受地主和資本主義的壓榨,于是開始自謀出路,身材魁梧的他無意被土匪看中,并強行拉他入伍當起了土匪,土匪窩被剿后汪雅臣順勢加入剿匪隊伍東北軍26旅34團。
因為“九一八事變”,他所在的34團團長投降歸順,之后的日子里他們都在幫日本人做事,在這里汪雅臣親眼目睹日軍對中國人有多殘忍,不忍再繼續幫日本人殘害國人,于是他就和其余十幾個同樣有著抗日斗志的戰友商量攜槍逃跑。因為當時五常縣已經淪陷,真正來抗日的隊伍并不多,基本都是一些山賊組織起來的隊伍。
為了不被其他比較大的土匪團吃掉,于是汪雅臣建議先加入比較有名氣的“靠山”——保勝隊,保勝隊隊長為張保勝,雖說他們也在抗日,但隊伍里什么人都有,其中多為一些實力比較小的土匪和地痞流氓湊在一起抱團罷了,他們借著抗日的名號在當地燒、殺、搶、掠,并不比日本人好多少,就此事汪雅臣多次要求張保勝收手,整頓隊伍,但張保勝根本不管汪雅臣的勸阻。
汪雅臣將軍
自立山門
并說道:“殺人放火這種事情我們不做日本人也會做,到時候物資都落入日本人手里,我們拿什么抗日?”兩人越吵越激烈,有一次汪雅臣實在忍無可忍,于是帶領十幾個人和張保勝火并,最后張保勝在戰斗中被打死,后來汪雅臣順勢還把其他不知悔改繼續殘害當地百姓的土匪流氓一并“清理”。
后來保勝隊里其他一些同樣有抗日斗志的人開始跟著汪雅臣干,于是汪雅臣開始豎起“雙龍”隊旗幟,廣招抗日青年。因為原本這支隊伍都是綠林組織起來的,所以汪雅臣覺得,這就要更加強調紀律的重要性,一旦發現隊伍中再有欺壓老百姓的一律“處理”。后來在短短兩年里,這支紀律嚴明、能戰能勝的隊伍在當地越來越有名氣。
1934年2月,汪雅臣知道僅憑他這支區區兩百號人的隊伍要想徹底趕走日軍是不太可能的,最多只是小打小鬧,最后他覺得嘗試聯系周邊的一些其他抗日武裝隊伍,抱團聯合抗日,之后零零散散組織了差不多700多人的隊伍,并取名為“反滿抗日救國義勇軍”。汪雅臣則擔任義勇軍司令,剛成立義勇軍不久,汪雅臣就帶隊打擊盤踞在舒蘭縣金馬川日軍守備隊。
之后又清理敵偽在五常縣向陽山和沙河子的兩個根據點,并當眾處決日偽自衛團長沈青山、靖天相兩個走狗漢奸。之后義勇軍則在沙河子九十五個頂子山作為根據地不斷騷擾敵人的車站和鐵路,當時守備在那里的日軍和偽軍沒睡過一天好覺,但凡提起“雙龍”“義勇軍”“汪雅臣”的沒有不被嚇到的,而當地的百姓則稱他們為當地的守護神。
處決漢奸現場
1935年,日軍為了徹底消滅東北的抗日隊伍,于是他們在東北等地實行“民匪分離”制度,他們將五常縣包圍起來,再限期讓五常縣內的居民自行前往他們所建造的“集團部落”,讓五常縣內居民全部撤離,只留下抗日隊伍,再不斷縮小包圍圈予以“剿匪”。但汪雅臣并沒有被日本人的舉動所嚇倒,反而使隊伍更加確定抗日的決心,但汪雅臣也沒有坐以待斃等著日本人來圍剿自己,他開始嘗試與當時由共產黨領導的珠河縣聯絡,表示愿意加入共產黨共同抗日,經過簡單接觸后雙方很快達成一致。
1936年3月汪雅臣趁機帶領部隊前往高麗營子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三師會和,當時張蘭生、趙尚志、馮仲云和韓光等人都來會見了汪雅臣,經過商討,決定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八軍,汪雅臣任軍長,隊伍還是汪雅臣原來的人,剛成立第八軍不久,珠河縣縣委、湯原縣縣委、三軍、六軍等領導再次商討,決定把東北革命軍改為東北抗日聯軍,汪雅臣原來的第八軍編為抗聯第十軍,繼續任軍長,不同的是第十軍已經擴張到19個團一千余人,且武器、裝備更加完善。
痛擊日寇
汪雅臣繼續回到九十五個頂子山做根據地,并在此游擊作戰,當時在日軍的封鎖區時常會出現“抗日聯軍第十軍”號召農民百姓站起來參加抗日活動的公告,封鎖區內的愛國青年一時間蠢蠢欲動。之后,汪雅臣的第十軍協同第三軍、第五軍多次聯合作戰,使得綏濱、拉濱線鐵路附近成了大片游擊區。
1936年,汪雅臣率隊擊潰駐守在五常東樺皮場的日偽“討伐”隊,并在此補充大量物資和武器裝備,繳下大量補給后,汪雅臣又率部扎住在舒蘭縣朱琦口一帶,聽聞汪雅臣來舒蘭,駐守在附近的偽軍召集了將近一千人馬前來討伐。
收到情報后的汪雅臣又帶隊在他們來“討伐”的必經之路打了個伏擊,這場戰打死打傷偽軍將近一百號人,不過此戰汪雅臣腿部也掛了彩,所以不得不停止抗日戰斗回到根據地養傷,養好了傷之后,汪雅臣借口要來沙河子一帶游擊作戰,于是派人提前通知大東屯的孟百家長提前做飯,試圖詐一詐他。
沒想到他還真悄悄通知了日本鬼子,于是汪雅臣開始把部隊埋伏在小黑頂子和小南山一帶,等著日軍守備隊過來“圍剿”,午后,前來“圍剿”第十軍的日本鬼子被汪雅臣的部隊前后夾擊,日軍全被殲滅,漢奸孟百家長也被汪雅臣帶隊抓起來召開群眾大會槍斃。
1937年初,日軍見汪雅臣的第十軍如此猖狂,于是把日軍一個聯隊、日軍守備隊和日偽一個團、治安隊三個連派到五常縣加強巡邏,爭取早日消滅第十軍,同時還對第十軍實行了經濟封鎖,于是汪雅臣開始發揮游擊作戰的優勢跟日本人周旋,幫助第三軍脫離封鎖區打擊日軍。
1940年,為了應對當前的作戰形勢,東北抗聯隊伍再次整編,汪雅臣的第十軍改為第八支隊,汪雅臣擔任支隊長,受命把支隊分為小部隊繼續擔任游擊作戰任務。同年年底,因為大雪封山,汪雅臣藏在深山里的冬季營地遭到破壞,不得不向夏季營地轉移。
消息被叛徒得知后傳到日偽王永清耳朵里,他立馬帶了一個營的兵力前來圍剿,面對幾倍的敵軍火力,汪雅臣的部隊沒有動搖,最后20多人的部隊得以突出重圍,但因為偽軍來的實在太快。還沒來得及拿上糧食敵人就來到跟前,山區百姓知道后冒險給汪雅臣的隊伍及時送來了糧食。
最后在護送群眾回家的路上,他們與日軍、特務發生遭遇,日軍軍隊和自衛團加起來約一百人的隊伍再次對汪雅臣的部隊發起圍剿,躲了幾天后,因為天氣實在太過寒冷,不忍看著戰士們凍得瑟瑟發抖,于是汪雅臣給戰士們生火取暖,但恰好是這火光被正在搜捕他們的敵人看到,于是敵人悄悄分為三個方向靠近他們,集中開火。
英雄被斬首
面對突如其來的偷襲汪雅臣并沒有亂了陣腳,他吩咐副軍長帶領大部分人突圍,但突圍過程中不幸中彈犧牲,最后汪雅臣拿起犧牲戰士的機槍一通掃射,最后身中多槍的他失血過多昏死,見抗聯隊伍已經被擊潰,日軍走上前觀察時發現汪雅臣還有生命氣息,并且看著裝束不像普通士兵,于是敵人趕緊將他抬上擔架把他送到賈家溝試圖搶救,但運送過程中血流不止的他已經犧牲了......
之后日軍查清了汪雅臣的身份,于是已經被汪雅臣打敗多次的日軍為了泄憤將他的尸體綁在電線桿示眾,并將汪雅臣將軍的頭顱割下來吊在電線桿三天,之后日軍又將頭顱送到上級邀功。直到1948年,五常縣政府才在日偽法院的看守所發現汪雅臣將軍的遺首,他們為了防止腐爛,還用馬福林浸泡在一個玻璃儀器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